湖南省安化县思源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安化县思源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代表为佛教、种姓制度,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为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代表为金字塔、象形文字。可以为上述内容提炼的主题是( )
海洋文明,兼收并蓄 B.大河文明,多元发展
C.欧洲文化,继承创新 D.亚洲文化,辉煌灿烂
2.《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条款,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债务、继承、审判、奴隶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材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影响深远 B.内容全面 C.传播广泛 D.君主专制
3.“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这一“宝贵文学遗产”是( )
A.《摩诃婆罗多》 B.《掷铁饼者》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5.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戈登评论的对象可能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 D.明治维新的影响
6.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沃土之上,其产生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的突出特点是( )
A.影响深远 B.独树一帜 C.兼收并蓄 D.源远流长
7.13世纪的庄园法庭记录到: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等。由此可以得出庄园法庭( )
A.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B.佃户有出席的义务
C.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D.直接接受君主的管理
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与其相关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君主立宪制 C.分封制 D.封君封臣制
9.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出现如下关键词:天堂、《圣经)、忍受苦难、巴勒斯坦地区、罗马国教。他学习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0.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他们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这一改革使日本( )
A.形成了天皇制度 B.确立了幕府统治
C.成为封建制国家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1.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说明阿拉伯人( )
A.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C.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贸 D.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12. 欧洲中世纪晚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佣工人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这表明西欧( )
A. 领主是这种生产关系的实际剥削者 B. 雇佣关系和租赁关系的出现
C. 垦殖运动促使租地农场的产生 D. 市民阶层获得了新的政治权利
13.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拿破仑、克伦威尔、华盛顿这些历史人物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 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C.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D. 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14. “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庄园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 )
A.中世纪西欧城市 B.中世纪拜占庭帝国
C.中世纪阿拉伯帝国 D.中世纪欧洲庄园
15.巴士底狱是一座城堡式的老监狱,守卫薄弱。但是在画家的笔下,它被描绘为一座强大的堡垒,平民和站到人民一边的军队,不顾艰险,对它进行围攻。画家这一艺术化的处理意在突出攻占巴士底狱( )
A.宣告了新制度框架的确立 B.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具有反殖民统治的伟大意义 D.拉开了民族独立战争的序幕
16.2023年10月16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国家主席的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 B. 第一国际的创立 C.《资本论》的发表 D.《共产党宜言》的发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一位美国党政学家不无夸大地写道“拿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力以及对其他国军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来说,英国政府是世界上阁所来闻的最出色的一个”。 ——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 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抵制和反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摘编自高永中《始终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并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 中 的 “ 革命 ”具体指 的是什 么 (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 美 国 的 民主 实践 “新”在何处。(4分)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2分)
18.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世界是孤立的,在这之后,世界被紧紧地连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由于制糖工艺的不足,欧洲人对糖分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于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深受欧洲贵族的青睐。菠萝凭借着南美洲超长的日晒,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甜味,品尝过的人甚至将菠萝夸赞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同时,由于储存不便且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被称为“国王的水果”。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人)
1490年 18.3 18.3 2.4 5.45亿
1570年 19.2 13.1 1.6 7.28亿
16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852年 24.9 7.4 9.0 18.12亿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材料三: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非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 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 万至2000 万人之间, 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中国有了番薯、土豆等高产且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从明朝开始的“大交换”使中国人口由0.8亿左右到鸦片战争前4亿左右,人口的变化还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而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逆转。
(1)欧洲人能品尝到“国王的水果”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分)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体现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
(2)材料二中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原因。(2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 4 分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图一:鸦片战争 图二: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图
(1)据材料一分析,“光荣革命”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2分)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和英国分别有什么重大影响?(6分)
(4)综上材料,我们可以汲取到英国崛起的哪些智慧?(2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时间 事件 核心思想
14-15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A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B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写出A和B代表的内容(2分)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试论结合,论述充分,条理清范,不少于120字)(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