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题组一 真题挑战考点1 冷战1.(2021·青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大国关系的真实写照。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下列哪些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印证了上述言论(A)①美国和苏联 ②美国和日本 ③美国和法国 ④美国和英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2021·西宁)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一演说后来被称为(A)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3.(2024·西宁)1947年,马歇尔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并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就此美国提出了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的计划。材料说明该计划的目的是(D)A.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B.推动和平局面形成C.加快欧洲走向联合 D.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考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2021·西宁)意识到“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后,为加强团结,促进欧洲一体化,欧洲国家在1993年(B)A.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C.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D.开始使用欧元5.(2021·青海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复苏共同的外部因素是什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对国内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外部因素:美国的援助。调整: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福利国家”。考点3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6.(2025·青海)某同学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大单元主题是(D)A.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C.现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D.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7.(2023·西宁)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8.(2022·西宁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90年代非洲最终摆脱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性事件,并列举一例同时期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选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事件: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成就: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题组二 模拟训练1.(2025·黑龙江前进一模)“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A)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提出C.德国柏林墙修建 D.欧洲共同体成立2.(2025·山东历城二模)马歇尔计划帮助加强欧洲的经济力量,在欧洲内部使被打垮的德国重新站起身来,将欧洲西半部紧紧地与美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对抗苏联扩张的最坚强屏障。由此可见,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B)A.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加强对西欧的控制C.促进欧美国家团结 D.推动西欧走向联合3.(2025·广东广州)毛泽东在1960年曾经对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说,“现在的局势我看不是热战破裂,也不是和平共处,而是第三种……”毛泽东所说的“第三种”局势在军事上的表现是(C)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4.(2025·河南)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法、德和解为基础,欧洲煤钢联营的启动及扩大、发展,使欧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局面。据此,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C.欧洲一体化的推进 D.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5.(2024·四川德阳)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之后,持续繁荣了10年。其中1993年增长了3%,1994年增长了4%。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A.“新经济”的推动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欧共体”的成立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6.(2025·安徽无为一模)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日本通过开发半导体技术、采用新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全球相关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这表明日本经济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B)A.恰当的经济政策 B.科技的创新与应用C.稳定的国内环境 D.国际间合作的加强7.(2025·江苏苏州)1961年,德国通过《社会救助法》,1963年,又实施了老年补贴制度。1970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和家庭补贴法》,1975年,英国颁布《儿童补贴法》,以儿童补贴制度代替家庭补贴制度。由此可见,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B)A.向计划经济模式转型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C.妇女摆脱了家庭束缚 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8.(2024·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D)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B.国家干预政策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称霸企图明显9.(2025·安徽滁州三模)冷战中的美苏军备竞赛实际上让苏联掉进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的陷阱,苏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是赔钱赚吆喝,使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美苏军备竞赛时,苏联进行的改革是(C)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10.(2025·湖北)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该公报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这一倡议促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60年成立(会徽如下图)。这体现了亚非国家(D)A.实现民族独立 B.打破两极格局C.实行计划经济 D.加强团结合作11.[情境化](2025·山西榆次二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公众号发文,他们收集了“非洲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资料,据此推断,这期公众号的主题是(D)A.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C.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2.(2025·智慧原创)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什么政策,并阐释美国“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目的”的具体做法。政策:实行冷战政策。做法:在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企图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材料二:在近代史上,欧洲多次发生战乱,两次世界大战也以欧洲为主要战场,所以欧洲很早就有建立欧洲联邦的呼声。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力大减,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摘编自刘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的主要原因。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后果推动欧洲走向合作,以实现和平;战乱频繁,很早就有建立欧洲联邦的呼声;经济发展的需要;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与美苏抗衡。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 1952年 1958年 1966年 1970年 1976年产值 173 320 1 026 1 969 5 544——摘编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经济出现怎样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现象: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高速发展。原因:高度重视科技;大力发展教育;美国的扶持;大量军需订单收入;有利的外部环境;适当的经济政策。专题三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题组一 真题挑战考点1 冷战1.(2021·青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大国关系的真实写照。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下列哪些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印证了上述言论( )①美国和苏联 ②美国和日本 ③美国和法国 ④美国和英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2021·西宁)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一演说后来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3.(2024·西宁)1947年,马歇尔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并使‘自由制度’得以存续”,就此美国提出了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的计划。材料说明该计划的目的是( )A.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B.推动和平局面形成C.加快欧洲走向联合 D.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考点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2021·西宁)意识到“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后,为加强团结,促进欧洲一体化,欧洲国家在1993年( )A.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C.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D.开始使用欧元5.(2021·青海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复苏共同的外部因素是什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对国内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点3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6.(2025·青海)某同学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大单元主题是( )A.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C.现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D.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7.(2023·西宁)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非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相继获得独立;在拉丁美洲,古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B.美国霸权主义彻底消亡C.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没落 D.世界政治格局完全稳定8.(2022·西宁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20世纪90年代非洲最终摆脱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性事件,并列举一例同时期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选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题组二 模拟训练1.(2025·黑龙江前进一模)“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提出C.德国柏林墙修建 D.欧洲共同体成立2.(2025·山东历城二模)马歇尔计划帮助加强欧洲的经济力量,在欧洲内部使被打垮的德国重新站起身来,将欧洲西半部紧紧地与美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对抗苏联扩张的最坚强屏障。由此可见,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加强对西欧的控制C.促进欧美国家团结 D.推动西欧走向联合3.(2025·广东广州)毛泽东在1960年曾经对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说,“现在的局势我看不是热战破裂,也不是和平共处,而是第三种……”毛泽东所说的“第三种”局势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4.(2025·河南)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法、德和解为基础,欧洲煤钢联营的启动及扩大、发展,使欧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局面。据此,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C.欧洲一体化的推进 D.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5.(2024·四川德阳)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之后,持续繁荣了10年。其中1993年增长了3%,1994年增长了4%。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的推动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欧共体”的成立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6.(2025·安徽无为一模)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日本通过开发半导体技术、采用新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全球相关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这表明日本经济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 )A.恰当的经济政策 B.科技的创新与应用C.稳定的国内环境 D.国际间合作的加强7.(2025·江苏苏州)1961年,德国通过《社会救助法》,1963年,又实施了老年补贴制度。1970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和家庭补贴法》,1975年,英国颁布《儿童补贴法》,以儿童补贴制度代替家庭补贴制度。由此可见,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 )A.向计划经济模式转型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C.妇女摆脱了家庭束缚 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8.(2024·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 )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B.国家干预政策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称霸企图明显9.(2025·安徽滁州三模)冷战中的美苏军备竞赛实际上让苏联掉进了美国和西欧国家的陷阱,苏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是赔钱赚吆喝,使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美苏军备竞赛时,苏联进行的改革是( )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10.(2025·湖北)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该公报建议在“有关石油的问题”上实行“共同政策”,这一倡议促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60年成立(会徽如下图)。这体现了亚非国家( )A.实现民族独立 B.打破两极格局C.实行计划经济 D.加强团结合作11.[情境化](2025·山西榆次二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公众号发文,他们收集了“非洲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资料,据此推断,这期公众号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C.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2.(2025·智慧原创)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什么政策,并阐释美国“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目的”的具体做法。材料二:在近代史上,欧洲多次发生战乱,两次世界大战也以欧洲为主要战场,所以欧洲很早就有建立欧洲联邦的呼声。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力大减,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恢复昔日的辉煌,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摘编自刘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走上了区域合作的道路”的主要原因。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 1952年 1958年 1966年 1970年 1976年产值 173 320 1 026 1 969 5 544——摘编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经济出现怎样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三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 学生版.docx 专题三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