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绵阳南山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开始作答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 0.5mm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
3.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试卷请考生自行保管。
4.请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切勿污损答题卡。
第 I 卷 选择题(48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满分 48 分。
1.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
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
A. 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 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 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 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
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
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说明元代()
A. 实现了对行省的有效监察 B.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隐患 D. 官员素质大大提高
3.1900 年 6 月 21 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
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
11 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 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 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 D. 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4.公元前 427 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
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
据此可知,在古代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5.1777 年卢梭所著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映射出这位一生关注人类幸福的思想家,在晚年极度不幸
和孤独中发现了幸福。书中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同时他也凭着自身散发
的光耀,照亮了无数在世俗社会当中卑污的灵魂。材料反映了卢梭( )
第 1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A. 在传统人文精神外增加了新内容 B. 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 以生动的言语讴歌了自然的人性 D.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6.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
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
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7.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地方管理。以下材料反映的地方管理措施,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①“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②“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③“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8.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到 2010 年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2020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
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
A. 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普及 B. 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C.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D.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9.《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
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
A. 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10.宣统三年(1911 年)度支部上奏试办的财政预算岁入表
(题目见下页)
第 2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项目 经常 临时 项目 经常 临时
田赋 46164709 两 1936636 两 厘捐 43187907 两
盐茶课税 46312355 两 官业收入 46600899 两
洋关税 35139917 两 杂收入 19194101 两 16050648 两
常关税 6991145 两 捐输 5652333 两
8524 两 附加收入
正杂各税 26163842 两 公债 3560000 两
合计 233956655 两
上表能够解释( )
A. 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 B.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明显
C. 传统经济结构正在解体 D. 辛亥革命爆发成为必然
11.1865 年,上海南京路开始使用煤气灯。有人记载煤气灯照明的情形:“铁管遍埋,银花齐吐,当未设
电灯时代,固足以傲不夜城也。”据此可知
A. 工业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 电灯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D. 上海是中国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地区
12.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
型制度模式,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保障项目全面;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制度模式,医疗资金来
源既有企业和个人缴费,也有政府补贴;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制度模式,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
政府仅起到监管作用。这反映了( )
A. 国力决定医疗卫生制度模式 B. 国家福利型制度对人民最有利
C. 医疗卫生制度呈现出多元化 D. 市场主导型制度是最优的模式
13.恩格斯曾指出:“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作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一
一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下列《十二铜表法》中的相关条款最
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B. 夜间在城市举行扰乱治安的集会的,处死刑
C. 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的,处死刑
D.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
14.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
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
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
第 3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A. 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 B. 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 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 D. 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15.在征服亚细亚民族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不想“让马其顿人和希腊人过于居功,自认为是亚细亚的征服
者。与此同时,他有意提高亚细亚的民族精神,决定时不时穿上波斯服装在公共场合露面”。亚历山大的
这一做法( )
A. 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B. 践行了各民族平等的政策
C. 利于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D. 意在推行因地制宜的举措
16.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 200 万到 300 万之间,总的图书流
通增长了将近 50%;每 20 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 19 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A. 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 B. 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 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 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17 分)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
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落实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
阴影而已。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它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
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
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
——据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整理
材料二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
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
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
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
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
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
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
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
第 4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
18.(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银行与近代经济]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商品流速激增,贸易范围扩大,货币需求旺盛,加之白银外流,铜价上涨,
以致货币供给严重不足。咸丰三年(1853 年),清政府颁行上谕推行官票,要求各省开铸大钱,发行宝
钞,但效果不明显,不仅未能解决“钱荒”,反而搅乱了银钱市场。在币制改革的进程中,清朝社会各界
均认识到中央银行建设的重要性。庚子事变使清政府遭受重大打击,被迫于次年进行变革。1904 年,户部
银行开始筹建,第二年正式开业。1908 年,清政府将其增资改组为“大清银行”,同时颁行《大清银行则
例》,由大清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赋予其经理国库之权,法定其“政府的银行”职责。
——摘编自郑成林、钟钦武《晚清中央银行体制的形塑》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在币制与钞券发行、银行与金融管制、外汇管理等诸多方面,制定颁布
了 100 多个法律法规。1927—1936 年,中国新设华资银行达 128 家,绝大部分属于商办银行,但政府银行
——中央、中国、交通和中国农民四家银行在资产和市场业务方面都占据有明显优势。1935 年,南京国民
政府推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
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这一举措既化解了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对中国财政金融的损害,同时推进了政府
银行之间的合作并确立起在金融业的主导地位。——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筹建中央银行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银行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19.(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 40 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 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
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
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 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
心区”。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
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 年已有棉纺厂 99 家,并开通
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 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 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
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 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
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第 5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用 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分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 6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绵阳南山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4 BBAB 5-8 ADDC 9-12 BCAC 13-16 DACA
17.(1)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
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
(2)“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
权。
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
18.(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形势的动荡;金融系统的弊端;清末“新政”的施行;民间掀起创办
近代金融的热潮。
(2)特点:法律规范发展;新设立银行数量多,以商办银行为主;政府银行在业务上占据优势,主导金
融发展。
影响:有利于银行业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导致官僚
资本膨胀。
19.(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
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 7页,共 7 页
{#{QQABLQAEggCoQIJAAQhCAQXgCAMYkACCAKgORAAYsAAAARN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