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赏河中下游的某一遗址发现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刀、骨矛等,陶器以轮制的居多,突
出的是黑色薄而光亮的蛋壳胸。该途址厨于)
A.仰韶文化
B.良渚文化
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商鞅变法黍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在加强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方面采取的揩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3.春秋战国时期,英学派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这一学派主张“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
理国家.该学派是(
A.道家
B.微家
C.墨家
D.法家
4.秦朝时规定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
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离出数格书写。这反映出(1
A,以德洽国的思想
B.与民休息的政傻
C.法律至上的理念
D.皇权至上的特征
5.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悬()
A.平定安史之乱
B.“袋书亮盛
C.颁布“推恩令”
D.“与民休息”
6.汉武帝时期、统治政策从无为转向有为,黄老思想失去主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
A.独尊儒术
B.三教合一
C.援佛人儒
D.崇尚理学
7.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两大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的英基之作是()
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8.东晋时期琅哪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
A.民族交融
B.国家分裂
C.政权更迭
D.士族专权
9.《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经济发展时有一段描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那忘饥。造
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北人大量南迁B.大运河的开凿
C.高产作物引进D.曲辕犁的推广
10.北魏学文帝改革中有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单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消除了阶级矛盾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江南开发
11.隋朝大运河作为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商旅往还,船乘不绝”,极大地便利了漕运。这说明大运河的开
通()
A、加强了边器地区治理
B.消滁了南北经济差距
C.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2.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准
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D.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13.某同学在开展“中国古代农学”的探究学习中,查阅了《沤胜之书》《农书》《农政金书》等著祚。该同学
还可查阅的农学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4.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防止地方动乱的措施。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目的的是()
A.扩大科举考试规模
B.地方知州与通判彼此制约
C.转运司掌地方军政
D.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15.元朝统治者利用行省制度,人为造成行省边界犬牙交错的局面,使地方丧失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
一做法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重心南移C.扩大地方权力
D.社会控制放松
16。宋朝时,词由士大夫的尊前开始走向市并,流人寻常的勾栏瓦簿、热闹的酒楼歌信,一跃成为文人士大
夫与市井细民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长途贸易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国内交通的发达
D.小农经济的瓦解
17.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设置内阁,以备顾问.这反映出明朝初年()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