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市金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开封市金明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金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CBBD
6-10 BDABD
11-15 ADDCB
16-20 DCBDC
二、材料题
21.
(1)政治制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经济结构:工商业发达。(2分)
(2)原因:统治者的重视;人才的推动;人民的努力和多元文化的融合等。(2分)《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1分)
(3)作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分) 指南针: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1分)
22.
(1)教会垄断思想,迫害持有异端思想和科学观念的人。(1分)
(2)文艺复兴;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2分)
(3)《人权宣言》;启蒙运动。(2分)
(4)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1分)
23.
(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探寻新航路)(1分);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1分)
(2)事件:三角贸易。(1分)
影响:(1分)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对欧洲: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美洲: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共同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
(1)通过立法的形式限制王权;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在发展中不断完善。(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美国独立战争。(1分)通过1787年美国宪法实行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1分)
(3)意义:政治上反映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经济上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2分)
(4)趋势: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1分,符合题意即可)
25.
(1)原因: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1分)发明:蒸汽机车。(1分)
(2)问题:无产阶级备受压迫,工人不断爆发起义;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2分)
(3)经验: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障社会公平;经济发展需注重技术创新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金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11月月考历史试卷)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某学者说: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文明等,都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文明在形成过程中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它们也各自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化特征。由此可知( )
A.所有文明的起源最初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B.文明的多样性是由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的
C.文明的发展既具有共同性也展现出多样性 D.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完全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古希腊政治特点 B.古巴比伦法制传统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埃及王权至高无上
3.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建立了众多新城,这些新城不仅为希腊移民进入东方提供了便捷通道,还成为了希腊化王国间贸易的重要场所,并肩负着传播希腊文化的使命。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显著加强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商贸合作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与人员的交流
C.成功建立了疆域辽阔、文化多元的帝国 D.主要是为了掠夺东方世界的财富和资源
4.《十二铜表法》囊括了家庭、财产、刑事和民事诉讼等多个领域,还确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司法程序,包括诉讼的发起、证据的提交、审判的过程等。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体系较为完整和系统 C.保证了法律的公正 D.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5.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扩大城邦公民权利 B.展现古罗马的哲学成就
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
6.由下框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罗马文明( )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灿烂起点 古希腊罗马史学是西方文明的根本经典 古希腊罗马戏剧打上了民族精神的印记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渊源
A.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B.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C.都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D.都具有扩张性
7.“封臣每年都要为封君服兵役,自备兵甲粮草,或跟随其从事征战……在12世纪一般为每年服役40天。超过40天之外的服役,则由封君提供一定的报酬。”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
A.维护封臣的社会荣誉 B.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
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
8.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9.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了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的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C.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市民政治权利在王权的保护下得以扩大
10.《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收录了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其理由是他( )
A.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称雄欧洲 B.编制了儒略历,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C.组织建造引水道工程,造福民众 D.组织编撰法典,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11.天皇要群臣盟誓,树立“天覆地载,帝道唯一”的思想;建立中央机构,将原先氏族贵族统辖的大小诸国改为地方,地方长官由中央统一调度。从而促使日本( )
A.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开始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
C.社会的主要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D.奠定了大化改新的政治基础
12.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 ”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3.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 B.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的真相
C.立场差异造成认识不同 D.史料的拓展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14.革命前的英国,实际上所有的议员都是有产者,倘若国王滥用权力,横征暴敛得逞,那他们的财富就朝不保夕。因此,议员进行反抗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这表明英国议员与国王斗争的出发点是( )
A.推翻国王统治 B.提高政治地位 C.维护经济利益 D.完善议会制度
15.下图展示了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图中的F 代表革命发展的动力,F 是制约革命发展的阻力。对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F 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a处是来克星顿的枪声
C.F 是英国封建统治的影响
D.c处是《独立宣言》发表
16.某学者在其书中说,拿破仑对征服和占领地区改造时,仿照的是其为法国制定的方案,这也是从法国大革命派生出来的。这一内容所在章节标题应该是( )
A.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B.1799 年政变;波拿巴 C.拿破仑帝国的组成 D.拿破仑和革命的传播
17.某九年级历史研究小组为了深化对历史时期转变的理解,开展了一项历史图片解析活动。下面这组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封建制度在欧洲的持续影响 B.欧洲历史重大转折点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走向现代
18.1700-1709年,英国只有31项专利申请被批准;1800—1809年,英国有不少于924项专利申请获得成功。这一变化( )
A.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矛盾的解决 D.催生了手工工场的出现
19.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射豆子的方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大学的兴起 B.工人运动的需要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20.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该纲领的某些内容已经显得过时。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得到了《共产党宣言》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为第一国际的筹备和成立工作奠定了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D.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古代唯有古希腊文明(以雅典城邦为代表)在经济上进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形成了发达的工商业文明……形成古布腊文明独具工商业特点的重要原因是空间因素,即由古希腊所处的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管建宏《浅议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形成的影响》
材料二: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有同学在学习了阿拉伯帝国后做了以下总结: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方面归纳“古希腊文明”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从文学或医学的方面列举一例阿拉伯人的成就。(1分)
(3)据材料三,写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起到的作用。(1分)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 (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在很长时间里,当人们说到“中世纪”,几乎与黑暗时代是画等号的。之所以说它黑暗,是因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宗教信仰的时代,教会垄断思想,对持有异端思想和科学观念的人进行迫害,确实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
——摘编自俞金尧《“中世纪”:一个需要解构的概念》
材料二:“运动”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概括为何有人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时代 (1分)
(2)据材料二,“运动”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举一例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2分)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哪部文献?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场运动有关 (2分)
(4)结合以上探究,指出两场运动对欧洲近代历史产生的共同作用。(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西红柿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引发世界各地物种交流的历史事件。(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事件对世界的影响。(1分)
(2)阅读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事件的影响。(2分)
(3)通过以上探究,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之后,英国选择了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即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标志着现代民法的开端,它以罗马法为蓝本,巧妙地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能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 ——《民法的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的政体有什么特点 (2分)
(2)材料二中美国的建立与哪一场战争有关?美国是如何实现“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2分)
(3)据材料三,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别说明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意义。(2分)
(4)上述各国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体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年-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欧洲工人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寻找发展的方向。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三: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编自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1分)这一时期,英国的哪一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分)
(2)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当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分)
(3)综上所述,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