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A.增加了文化认同意识B.体现出华夷一体理念C.削弱了周王室的实力D.标志华夏民族意识开始出现高一历史试题4、如图所示为出土于春秋晚期的牺尊,牛首的形象相当写实,双目炯炯有神,在牛鼻子上设有(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个套环。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A.铁器得到普遍的使用B.耕牛可能被用于农业生产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C.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D.礼乐制度在贵族中很盛行试卷上无效。5、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第I卷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井田制度逐渐完善B.国家组织能力凸显项符合题目要求。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铁制生产工具普及1、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6、有学者评论战国某思想家:“其学说侧重于冷酷的权力运作,试图通过严密的法规和有效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奖惩机制,建立一个高度集权且富强的国家。”该思想家是()A.仰韶遗址B.河姆渡遗址C.龙山遗址D.红山遗址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2、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的墓葬有棺有椁,随葬品有精美的玉器、陶器等;而有7、秦朝完成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鳙,金的墓葬则十分简陋,仅能容身,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人十二”“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以吏为师,以法为教”。A.氏族成员平等关系牢固B.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C.阶级阶层分化日益明显D.手工业与农业已分离A.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B.奠定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3、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战国时期,楚国曾明确宜称“楚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潜在隐患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8、一月古时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赢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