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2025-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2025-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班)(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连江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 测试
高二 历史 试卷
完卷时间: 70 分钟  满分:100分
1.陶寺遗址在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据此有专家认为,当时(  )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社会开始产生贫富差别
C.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D.传统农耕经济相对发达
2.秦朝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命令叫“制”或“诏”,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大印叫“玺”,皇帝的服饰、宫殿、宗庙、陵寝等也都有相关规定,只许皇帝专用,禁止他人使用,违者罪在不赦。这反映了(  )
A.帝位世袭继承 B.皇帝极端残暴 C.皇权的神秘性 D.帝位的独尊性
3.汉武帝时期,政府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收回并禁止诸侯国铸钱。这些措施有利于(  )
A.推动社会转型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人崛起 D.形成藩镇割据
4.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唐太宗赞叹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租庸调制
5.三国时期的曹丕将文学推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文章具有不可磨灭的品格。这一时期涌现的文学成就有(  )
A.汉赋和乐府诗 B.建安文学 C.散曲和杂剧 D.白话小说
6.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20万户以上的大州,北方仅有11处,南方则达44处。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民间贸易相当活跃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7.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比较稳定的统治。当时负责管辖琉球(今台湾)的机构是(  )
A.北庭都元帅府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河南江北行省
8.《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出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  )
A.因俗而治 B.一套制度、两套称谓
C.四等人制 D.差别对待、重南抑北
9.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其中,李时珍的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0.明朝后期起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西台漫记》中“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小户)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描述的新现象是(  )
A.各地域性商帮的兴起 B.工商业市镇高度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弃 D.雇佣劳动关系已出现
11.他虽为武将,但文化修养较高,能作诗文。在抗倭斗争中,他率领军队,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其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他”是(  )
A.霍去病 B.戚继光 C.俞大献 D.郑成功
12.图所示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内部情景。下列表述,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初衷最为吻合的是(  )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3.1895年7月,在俄国的胁迫下,清政府向俄法银行团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这一借款主要用于(  )
A.对日赔款 B.发展洋务 C.支持变法 D.镇压革命
1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暂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是,实为下策。”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 B.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C.满清政府的妥协退让 D.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在全国爆发
15.有历史学家指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这是强调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使民主共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破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16.表1所列为1915年9月到1917年8月间《新青年》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篇名。
时间 篇名 刊号
1915年9月 《敬告青年》 创刊号(《青年杂志》)
1915年9月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创刊号(《青年杂志》)
1916年2月 《吾人最后之觉悟》 第1卷第6号
1917年1月 《文学改良刍议》 第2卷第5号
1917年8月 《复辟与尊孔》 第3卷第6号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以自由和民主为旗帜 B.肇端于《新青年》的创刊
C.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 D.实质上就是一场文学改良
1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使人民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这有力地推动了(  )
A.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出现 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这一历史事件体现的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19.1921年的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采用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据材料推测,此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0.口号往往可以反映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核心诉求,下列与国民革命运动有关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1.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体现了(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国共合作的形成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2.在中央苏区发行的教材中,课文《红军好》写道:“红军好,红军好,当红军最荣耀,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踊跃参加红军去,反动政府快打倒。看明朝,红旗到处飘。”这些内容有利于(  )
A.宣传革命思想 B.传播共和理念 C.实现民族独立 D.进行抗战动员
23.1931年,中共商光边区没收地主豪绅和部分富农的土地,平分给农民并颁发土地证。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减租减息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4.历史小组举办专题展览搜集到以下照片。若为该专题展览命名,正确的是(  )
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日军英勇作战 自宛平城奔赴前线的29军官兵 活跃于华北地区威震日寇的回民支队 抗战中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湎公路
A.少数民族同胞的抗战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D.东北人民的抗战
25.图1是根据教材某章节整理的笔记。该章节的主题应是(  )
军事上: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细菌战 经济上:“以战养战”,经济掠夺 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A.英法联军的劫掠 B.列强的瓜分狂潮
C.八国联军的侵略 D.日军的侵华暴行
26.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  )
A.全面抗战开始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联合政府成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7.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主动对日作战,中国军队取得了自抗战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忻口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长沙会战
28.1940年3月,中共中央明确规定:在抗日民主政权工作人员构成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1/3。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团结抗日力量 B.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
C.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D.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9.历史地图中蕴含丰富的信息。图反映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0.表数据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
表 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任务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31.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初步成果”有(  )
A.基本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D.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2.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初步成果”有(  )
A.基本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D.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3.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国旗方阵和国徽方阵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A.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B.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其中,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5.古代雅典戏剧的演员往往由公民扮演,表演者在剧场向观众展示民众法庭的审判、公民大会上的演说等内容,观看演出因可以领取津贴而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表明(  )
A.公民权利与经济利益不可分 B.法律至上已成为民众共识
C.公民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凝练 D.古代雅典实现了民主自由
36.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宣称:“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指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商业空前繁荣 B.农耕技术发达 C.文化广泛传播 D.社会陷入危机
37.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使希腊文化从巴尔干直接深入西亚和印度,甚至影响到中国。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
A.推动了经济发展 B.破坏了东方文明
C.扩展了世界贸易 D.促进了文化交流
38.13世纪意大利城市出现了初期的银行家,他们主要为自己的商业贸易活动服务,同时吸纳闲散资金、贷款给工商实业或消费主体。该现象反映了(  )
A.庄园经济形成 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C.商品经济发展 D.农民经济负担加重
39.“他们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他们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们的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曾影响着西方文学……”,材料中的“他们”是(  )
A.希腊人 B.波斯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40.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形成的几个帝国的疆土是如此空前的辽阔,这使得欧亚大陆各地区的直接联系和相互影响成为可能。”作者旨在说明,中世纪几大帝国的出现有利于(  )
A.职业军队的建立 B.税收系统的完善
C.区域文明的交流 D.文艺复兴的扩展
41.图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新兴大西洋贸易中的(  )
A.丝绸之路 B.“三角贸易”
C.全球物种大交换 D.马尼拉大帆船航线
4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灾难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瓦解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紧密联系
43.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共同控制埃及。1882年,英国单独占领埃及,实际上将其变成了殖民地。法国政府多次提出强烈反对,要求英国退出。这表明当时(  )
A.非洲已经被瓜分完毕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已形成
C.华盛顿体系遭到冲击 D.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冲突加剧
44.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体现的思想是(  )
A.天赋人权 B.君主立宪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45.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13个殖民地区成立了以大陆会议为形式的松散的中央政府。在这种体制下,大陆会议没有征税权,同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行政和司法机构,国会只能依靠各个州的地方政府来实施其制定的法律。鉴于这种状况,美国(  )
A.内战爆发 B.颁布《独立宣言》
C.废除奴隶制 D.颁布1787年宪法
46.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宣布农奴取得人身自由,且可以赎买一份份地。农民获得份地时,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这些举措(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彻底解放了农奴
47.1801—1871年间,英国以纺织业为主的城市人口增长了299%,纺织以外的其他制造业城市人口增长了186%。英国最大的城市伦敦也进一步膨胀,到1841年已达到200万人口。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已占英国总人口的52%。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
A.福利制度的完善 B.垄断组织形成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环境污染严重
48.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 B.空想社会主义理念的初步实践
C.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
49.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针对新的实际进行的巨大的理论改造和划时代的理论创新。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A.空想的理论 B.保守的理论 C.开放的理论 D.落后的理论
50.图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对拉丁美洲地区实行一种强势的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是(  )
A.门罗主义 B.“大棒政策” C.“金元外交” D.“门户开放”
51.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的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近殖民地的人数生活在半殖民,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大型垄断组织出现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5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卡德纳斯在改革过程中成立了由墨西哥人自己管理和开采的“墨西哥石油公司”。此项举措给墨西哥带来的影响是(  )
A.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B.实现民族完全独立
C.最终实现经济自主 D.彻底摆脱殖民控制
53.表2中这些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表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部分)
领导力量 代表国家 斗争方式
无产阶级 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小资产阶级 尼加拉瓜 抗美游击战争
爱国封建贵族 埃塞俄比亚 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战争
爱国部落酋长 摩洛哥 里夫部落反对西班牙和法国的独立战争
A.无产阶级领导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反对外来侵略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5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论述道:“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这次革命(  )
A.体现了无产阶级性质 B.推翻了沙皇专制
C.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了临时政府
55.表1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情况表(单位%)。由此可知(  )
表1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A.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 B.经济发展问题积重难返
C.改善了国民生活水平 D.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56.为应对表2中70年代出现的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是(  )
表2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部分)
国家 失业水平(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年均复合增长率)
1950—1973年 1973—1983年 1950—1973年 1973—1983年
美国 4.6 7.4 2.7 8.2
英国 2.8 7.0 4.6 13.5
联邦德国 2.5 4.1 2.7 4.9
法国 2.0 5.7 5.0 11.2
A.大力加强宏观调控 B.全面恢复自由放任
C.大幅增加福利开支 D.适当减少国家干预
57.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
A.改变了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 D.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
58.为应对表2中70年代出现的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是(  )
表2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部分)
国家 失业水平(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年均复合增长率)
1950—1973年 1973—1983年 1950—1973年 1973—1983年
美国 4.6 7.4 2.7 8.2
英国 2.8 7.0 4.6 13.5
联邦德国 2.5 4.1 2.7 4.9
法国 2.0 5.7 5.0 11.2
A.大力加强宏观调控 B.全面恢复自由放任
C.大幅增加福利开支 D.适当减少国家干预
59.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
A.改变了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 D.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
60.从古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发展到现代“家中手机浏览,看中点击下单”,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
A.航天技术发展 B.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C.内燃机的应用 D.网络信息技术进步
二、材料题(共40分)
6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并创立儒家学派。晚年,他在鲁国整理一些文化典籍,其中包含《诗》《书》《礼》《易》《春秋》,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孔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核心。(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整理文化典籍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历史地位。(4分)
6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材料二
长征途中,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在这危急关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中旬,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新道路。(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并简要评价这次会议。(8分)
6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表2 1917—1942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简表(部分)
地区 国家 时间 概况
亚洲 印度 1920—1942年 印度国大党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迫使英印当局做出部分让步。1942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潮。
非洲 埃及 1917—1922年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等特权。
拉丁美洲 墨西哥 1917年 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据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列举20世纪上半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斗争方式。(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上半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6分)
6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表5 14—20世纪世界历史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文艺复兴
1789—1794年 法国大革命
16世纪 宗教改革
1804—1826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871年 巴黎公社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注:表中事件按主题分类,可分为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等主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编制
材料二
从古希腊文化中孕育出的理性精神,在思想解放的极大推动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这种理性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作用,人们从自然力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从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思潮的张扬到科学的大发展都充分证明:思想解放促进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刘相、刘德军等《人类思想解放史论》
(1)根据材料一,任选1个主题,写出相对应的2个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简要论述。(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B A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B C D A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C D D A A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D C C A C C D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B D D D A C D C B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A C A B D C D C D
二、材料题(共40分)
61.【答案】(1)春秋时期;“仁”。(4分)
(2)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流传;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2分)
(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4分)
62.(10分)
(1)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
(2)名称:遵义会议。(2分)
评价: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分)
63.【答案】(1)非暴力不合作;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民主改革。(4分)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传播了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6分)
64.【答案】(1)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2)观点: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艺复兴中重新兴起的人文主义,颂扬人性,反对神性,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建立新文化的诉求。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进一步提出因信称义,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给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理性人文主义在近代自然科学思潮中推动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并带动了在政治、社会、思想领域深入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统治的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战斗旗帜,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等理念勾勒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综上所述,古希腊文化孕育的理性精神,推动了中古以后西欧的社会转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