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直线倾斜角为( )
A. B. C. D.
2.已知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实数( )
A. B. 1 C. D. 2
3.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实轴长为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4. 若两直线平行,则实数取值集合是( )
A. B. C. D.
5. 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 1 C. D.
6. 已知直线与,过点的直线被截得的线段恰好被点平分,则这三条直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A. B. C. 8 D.
7.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上一点,且轴,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8.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4 C. D. 8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A. 已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若,则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B.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
C. 若,则是锐角
D 若对空间中任意一点,有,则M,A,B,C四点共面
A. 点的轨迹的方程是
B. 直线与点的轨迹相离
过点的直线被点的轨迹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D. 已知点,点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作点的轨迹的两条切线,切点为C,D,则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是
11.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点是椭圆上的动点,点是圆上任意一点.若的最小值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最小值为5 B. 的最大值为5
C. 存在点使得 D. 的最小值为
三 填空题(本题包含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已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内的一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
13. 已知曲线与直线有两个相异的交点,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 历史上最早系统研究圆锥曲线的是古希腊学者梅纳库莫斯,大约100年后,阿波罗尼斯更详尽地研究了圆锥曲线,他的研究涉及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其中一条是:如图(1),从右焦点发出的光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经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左焦点.已知图(2)中,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平分,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且.则当反射光线经过点时,______.
四 解答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77分)
15. 已知的三个顶点是.
(1)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过点,且点A,B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16.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的长为2,且.
求:(1)的长;
(2)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17.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M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1)求动点M的轨迹C;
(2)过点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18.已知圆,直线:.
(1)求证:直线与圆O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记直线与圆交于两点,
①当时,求直线的方程;
②记圆与轴的正半轴交点为,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
19. 在中,,,,分别是上的点,满足且经过的重心,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是的中点,如图所示.
(1)求证:平面;
(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5年秋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B A B D C A C D
二、多选题
AD AC ABD
三、填空题
9
11、【分析】设,首先由圆得到圆心的坐标与半径,即可判断点在椭圆外部,再由,求出,得到,得到椭圆的方程;根据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有界性可判断A;由极化恒等式得可判断B;由知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在椭圆内,可判断C;将转化成求其最小值可判断D.
【详解】椭圆,则,所以,圆的圆心为,半径,
因为,所以,所以点在椭圆外部.
,当且仅当、、三点共线(在、之间)时等号成立,
设,则所以,解得,
所以,∴椭圆
对于A:∵, 设则,,所以,当1或5时,取得最小值5,所以A正确;
对于B:
又,∴,当且仅当在左、右顶点时取最大值5,故B正确;
对于C:∵,∴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在椭圆内,所以不存在点使得,故C不正确;
对于D:因为
,当且仅当、、、四点共线(且、在、之间)时取等号,故D正确.
故选:ABD.
四 解答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77分)
15. 已知的三个顶点是.
(1)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过点,且点A,B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
(2)或
【解析】
【分析】(1)根据垂直关系得出高所在直线斜率,点斜式得出直线方程;
(2)由题意转化为所求直线与AB平行或过AB的中点,分别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因为,所以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2
所以BC边上高所在直线为,即.----------------------5
【小问2详解】
因为点A,B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所以直线与AB平行或过AB的中点,----------------------------------7
①当直线与AB平行,
所以,
所以,即.----------------------------------------------10
②当直线过AB的中点,
所以,
所以,即.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或.-------------------------------------13
16.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的长为2,且.
求:(1)的长;
(2)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分析】:基底法
(1)令,则=-------------------------2
所以=-------------------4,
,故-------------------------7
(2)=,-------------------------------------------9
|=, ,-------------------------------------------11,
=--------------------------------------------------13
----------------------------------------------------------------15-
17. 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M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
求动点M的轨迹C;
过点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解析】:
(1)由题知=,故:----------------------------------------3
化简得:;------------------------------------------------------6
(2)---------------------------------------8
令直线方程为时,
由韦达定理得到:①------------------------------------10
又因为③
由①②③地关于的方程为:---------------------------------12
解之得:,即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15
18.已知圆,直线:.
(1)求证:直线与圆O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记直线与圆交于两点,
①当时,求直线的方程;
②记圆与轴的正半轴交点为,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
【解析】(1)原方程可化为,令
解之得:定点P----------------------------------------------------------------------------------2
,所以定点P在圆内,所以,直线与圆相交--------------------------------4
(2)①由弦长公式得:,即,解之得---------------6
,解之得
带入直线方程得:-------------------------------------------------------------------9
②由题意知,------------------------------------------------------------------------------------10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
不妨取,
则,此时-----------------12
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代入圆的方程可得,
设,则,---------------------------------14
又,
所以
综上,为定值.-----------------------------------------------------------------------------17
19. 在中,,,,分别是上的点,满足且经过的重心,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是的中点,如图所示.
(1)求证:平面;
(2)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存在,或
【解析】
【分析】(1)应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关系,再由性质定理得到线线垂直关系,进而再利用判定定理证明所求证的线面垂直关系;
(2)以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3)假设存在点,使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设,分别求解两平面的法向量,用表示余弦值解方程可得.
【小问1详解】
因为在中,,,且,
所以,,则折叠后,,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所以,
又已知,且都在面内,所以平面;-----4
【小问2详解】
由(1),以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故,
由几何关系可知,,,,
故,,,,,,
,,,---------------------6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
不妨令,则,,.---------------------------------------------8
设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则有,
设为与平面所成角,故,
即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10
【小问3详解】
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设,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有,即,
不妨令,则,,所以,--------------12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有,即,
不妨令,则,,所以,------------------------14
若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
则满足,
化简得,解得或,即或,------------16
故在线段上存在这样的点,使平面与平面成角余弦值为. 此时的长度为或.-----------------------------------------------------------------------------------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