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123456个8910答案DADCBC题号11121314答案ABD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注:反应方程式条件不写扣1分,写错、未配平均不得分,未标注↑、不扣分,简答题意思合理即可]15.(15分)(1)⑦(1分)(2)Fe3++3H20△F(OHD3(胶体)+3H+(2分)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2分)(3)2HNO3+Ba(OH)2=Ba(NO3)2+2H0或2HC+Ba(OHD2=BaCl2+2H20(任写一个)(2分)(4)Ba2+2OH+2H+S0=BaS04+2H20(2分)(5)6NA(2分)(6)3:2(2分)(7)(2分)18v16.(14分)1)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使FCl,吸水变质(1分)(2)⑦、⑥接④、⑤接②(2分)(3)2Fe+3C12△2FeC13(2分)(4)A(1分)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铁与空气的氧气发生反应)(2分)》(5)Ca(ClO)2+H,0+C02=CaC03+2HC10(2分)(6)2NaHC03△NaC0+H,0+C02↑(2分)()装置丙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丁中变浑浊(2分)17.(15分)(1)分液漏斗(1分)(2)试纸变蓝(2分)试纸先变红后褪色(2分)(3)2OH-+C12=CI-+C1O-+H0(2分)(4)不能(1分)装置中产生的氯气未干燥(2分)(5)图3(1分)(6)5.5、20℃(2分)浸泡过程中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导致氧化性增强;温度太高,次氯酸分解,消毒效果减弱(2分)18.(14分)(1)碳酸钠溶液(1分)蒸发结晶(2分)(2)2H+C032=H0+C02(2分)OH+H=H0(2分)(3)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溶液,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分)(4)25(1分)20.8(2分)(5)A、D(2分)202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1: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发射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精确控制 B.雷达罩材料的研制C.研制导弹所用的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 D.利用电磁学原理探测目标2.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表面的彩绘体现了当时彩绘工艺和颜料制作工艺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下列对于兵马俑使用颜料的主要成分与其类别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 A B C D颜色 绿色 大红色 棕红色 紫色主要成分 石绿 朱砂(HgS) 赭石 硅酸铜钡 (BaCuSi2O6)类别 碱 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盐A.A B.B C.C D.D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雾霾中的PM2.5(直径≤2.5μm)分散在空气中,部分粒子可形成胶体,但该分散系不稳定易沉降B.用鸡蛋壳膜(半透膜)分离淀粉胶体与NaCl溶液,该过程称为渗析,可证明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C.“钴酞菁”分子(直径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原理;而豆浆冷藏后变稠,是胶体发生了盐析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溶液:B.通入至饱和的溶液:C.滴加酚酞试剂变红的溶液:、C1D.含Fe3+的溶液:、Cl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和“84消毒液”可产生有毒的氯气C.我国成功研制出Zns(OH)8(NO3)2纳米片,该化合物属于酸式盐D.常用复合膨松剂由碳酸盐类、酸性物质和淀粉、脂肪酸等组成6.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制取,反应为 极易溶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A中使用“多孔球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装置B中X溶液为饱和溶液,主要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中的HCIC.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应先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NH3,再打开弹簧夹7.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均为纯净物③根据树状分类法分析,MgSiO3属于正盐④不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一定不是盐⑤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⑥硫酸钡、NH3·H2O、CO2的物质分类依次为: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⑦、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⑧将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长时间加热可得到Fe(OH)3胶体A.1个 B.2个 C.3个 D.4个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为0.5mol·L-1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11NAB.含有4mol原子的NH3,体积为22.4LC.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D.含有1molKHSO4的溶液中,含有个阳离子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A 用熔融NaCl做导电实验 熔融NaCl能导电,说明NaCl是电解质B 将紫红色鲜花置于干燥的中 鲜花褪色,说明有漂白性C 为鉴别和,向两瓶待 测液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HCO3溶液D 向久置的粉末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已变质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①Fe粉投入CuSO4溶液中:②Cu片插入溶液中:③通入石灰乳中:④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⑤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混合:⑥铁锈(主要成分和醋酸反应:⑦钠与溶液反应:A. ②④⑦ B. ①③⑥ C. ④⑤ D. ④⑥11.(鲁科化学一P22改编)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浓氨水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水 ④浓硫酸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饱和碳酸钠溶液A. 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C.、 D.、OH-、、13.如下图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阳光照射不同气体温度变化曲线,其中四个容器均密闭、体积相等(初始温度:25℃,初始压强:101k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四种气体密度相同B.若容器的容积为22.4L,13:00时原子个数等于C.12:30-13:30时间范围内压强最小D. CO2是四种气体中温室效应最显著的1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呼吸面具中的有关反应测定样品中的纯度。已知实验中样品的质量为8.0g,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装置I中a的作用是保持上下压强一致,使液体顺利滴下B.装置皿II中可观察到淡黄色固体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白色固体C.装置II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HCl,此装置省去对实验无影响D.样品中的纯度为97.5%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5分)填空:I.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③CO2④硫酸铝固体⑤稀硝酸 ⑥Ba溶液 ⑦熔融的KCl⑧氢氧化铁胶体 ⑨蔗糖 ⑩液态氯化氢,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⑧的离子方程式为_;将②逐滴滴入⑧中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向一定体积的⑥溶液中逐滴加入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5)标况下,67.2LCH4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与_个水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6)由CO、CO2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17.2g,标准状况下,体积11.2L,则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溶液中含g,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6.(14分)I.实验室制的原理为浓)、,某课外活动小组欲用制备无水,装置如图:②A B C D E已知:①氯化铁粉末容易吸水生成结晶化合物;②常用作吸水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的作用是 。(2)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填仪器接口):①接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B”)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5)工业上还可用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II.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请回答下列问题。(6)NaHCO3是膨松剂必不可少的成分,受热时能使面胚在焙烧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写出受热时Na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如图是某兴趣学习小组设计的验证比NaHCO3热稳定性强的实验装置。能证明比NaHCO3稳定的实验现象是17.(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并研究氯气的性质(广口瓶内的敞口小瓶分别盛有不同实验用品)。实验时,滴入适量浓盐酸后发生反应:。(1)仪器M的名称是 。(2)在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后,需使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注入浓NaOH溶液,此操作的目的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小组通过观察“湿润的有色纸条”和“干燥的有色纸条”褪色情况,探究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你认为能否成功?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5)某学习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下列图像变化最不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 (电导率是表示物质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的一种测量值)。图1图3图4(6)如图所示是用手持技术测定的“84消毒液”的ORP值(数值越大,氧化能力越强)随pH 和温度t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84消毒液”使用时的最佳pH和温度依次是 。使用“84消毒液”时多数需浸泡一段时间消毒且保持较低温度的原因可能是 。18.(14分)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I.粗盐提纯(鲁科化学一P62改编)粗盐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少量以及泥沙等。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粗盐提纯操作流程图:(1)试剂②为 ;操作b为(2)若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试剂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检验溶液C中含有Cl-方法为。II.溶液配制(鲁科化学一P33改编)若由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g·mL-1的浓盐酸配制480mL、0.5mol·L-1稀盐酸。(4)选取量筒的规格为 mL,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mL(5)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 (填字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未洗涤量筒C.稀释时未冷却至室温就把盐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秋中高一化学参考答案.pdf 化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