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化学试卷 2025.1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Mg-24 Ca-40 Fe-56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8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放热且熵增加的反应,易自发进行B.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气态>液态>固态C.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可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D.凡是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2.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 A B C D反应 装置 或图像实验现 象或图 像信息 温度计的 水银柱不 断上升 反应物总能 量大于反应 产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 甲处液面低 于乙处液面 反应开始后,针筒 活塞向右移动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④4.燃烧热是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1。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相应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s)+O2(g)===CO(g) ΔH=-110.5 kJ·mol-1B.C(s)+O2(g)===CO2(g) ΔH=-393.5 kJ·mol-1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D.CH3OH(g)+O2(g)===CO2(g)+2H2(g) ΔH=-193.0 kJ·mol-1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C.a管溶液的pH增大,b管溶液的pH减小D.a、b两管中发生相同的电极反应:Fe-2e-===Fe2+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D.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发生改变7.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反应①:H2(g)+2ICl(g) = HCl(g)+HI(g)+ICl(g)反应②:HCl(g)+HI(g)+ICl(g) = I2(g)+2HCl(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B.总反应的活化能为(E1-E3) kJ·mol-1C.H2(g)+2ICl(g) =I2(g)+2HCl(g) ΔH=-218 kJ·mol-1D.反应①的ΔH=E1-E2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唾液可以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B.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产生气泡C.CO中毒的病人进入高压氧舱中接受治疗D.氯水中加入粉末以提高氯水中的浓度9.天然气报警器可及时检测到空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当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传感器随之产生电信号并联动报警,图1是成品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可以在固体电解质中移动。当报警器触发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中的多孔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B.在电解质中向电极移动,电流方向由电极经导线流向电极C.当电路中有电子转移时,则电极a有甲烷参与反应D.多孔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10.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 20mL3mol/L的X溶液 B. 20℃ 30mL2mol/L的X溶液C. 20℃ 20mL4mol/L的X溶液 D. 10℃ 10mL2mol/L的X溶液11.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2O是正极,Zn是负极 B.Zn是正极,Ag2O是负极C.工作时,电池负极区溶液pH增大D.工作时,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向Zn极12.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 C.25% D.5%13.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电子从右侧B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A电极B.当有2.24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4NA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14. 反应 CO(g)+2H2(g)CH3OH(g) ΔH<0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 下列所画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 B. C. D.1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s-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16. 某容器中只发生反应:aX(g) + bY(g) cZ(g)。由下列图像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相同温度下,分别向体积不等的A、B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molX和1molY,tmin后X的转化率如图甲所示。若B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A中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反应相同时间,X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则该反应的△H<0C. 其他条件相同,改变起始时X的物质的量,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丙所示。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CD. 其他条件相同,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a+b17.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A(g)和1 mol B(g)发生反应:A(g) + B(g) C(g) + D(g),测得相同时间内A(g)的转化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常数增大B.增大压强,A(g)的转化率增大C.实际生产时反应温度应控制在之间D.d点时延长反应时间,C(g)的产率增加18.在一个绝热的密闭反应容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 ΔH1<0 X(g)+3Y(g)2Z(g) ΔH2>0进行相关操作并达到平衡时(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的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19.(9分)已知:①H2O(g)=H2(g)+O2(g) ΔH = +241.8kJ/mol②C(s)+O2(g)=CO(g) ΔH = -110.5kJ/mol③C(s)+O2(g)=CO2(g) ΔH = -393.5kJ/mol请填写下列空白。(1) 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2) 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填序号)。(3) 10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 kJ。(4) 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 已知:H2(g)+Cl2(g)=2HCl(g) ΔH=-184.6kJ/mol,则HCl(g)=H2(g)+Cl2(g)的ΔH= 。(6) 平衡常数为K,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 。(增大或减小)20.(14分)化学与能源、材料、化工等领域紧密联系,应用广泛。(1) 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H2、Cl2等,装置如图。①极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室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②膜为离子交换膜,其中阳离子交换膜是 (填“K膜”、“L膜”、或“M膜”)③极上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的O2,理论上阳极室减少 mol Ca2+。(2) 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下(左)图所示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产生Fe(OH)3沉淀,正极电极反应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 (填“左”或“右”)移动;③上(右)图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21.(10分)资源化利用CO2,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获得燃料或重要的化工产品。(1) 聚合离子液体是目前广泛研究的CO2吸附剂。结合下图分析聚合离子液体吸附CO2的有利条件是 。(2) 生产尿素:工业上以CO2、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分为二步进行:第一步:2NH3(g) + CO2(g) H2NCOONH4(s) △H = - 159.5 kJ·mol-1第二步:H2NCOONH4(s) CO(NH2)2(s) + H2O(g) △H = +116.5 kJ·mol-1① 写出上述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 NH3和1mol CO2,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反应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 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 min时到达平衡。(3) 合成乙酸:中国科学家首次以CH3OH、CO2和H2为原料高效合成乙酸,其反应路径如下图所示:① 原料中的CH3OH可通过电解法由CO2制取,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写出生成CH3OH的电极反应式 。② 根据图示,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10分)CO与反应可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为CO(g) + 2H2(g) CH3OH(g)。回答下列问题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5mol CO和1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1) 图中压强 (填“>”或“<”,下同)。温度为,压强时,D点反应速率: 。(2) 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3) A点的正反应速率 (填“>”或“<”)C点的逆反应速率。(4) 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5) 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容积为 5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为 L。(6) C点时,若再充入5mol的,保持恒温恒压再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14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 + 2Ag+ = Fe2 ++ 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 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① 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② 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①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ⅱ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ⅲ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0min时变浅。(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② 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假设d:根据 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③ 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 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 ,操作现象是。(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2025.11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8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D D A B C C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 B A B C A B题号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B D C C A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19.(9分)(1) ①(2) ③(3) 1209.0 (2分)(4) CO(g)+O2(g)=CO2(g) ΔH=-283.0kJ/mol (2分)(5) +92.3 kJ mol-1 (2分)(6) 增大20.(14分)(1)①负极CH4 + 4O2— —8e— == CO2 + 2H2O (2分)2H2O + 2e—= H2↑ + 2OH— (2分)②K 膜 M膜 (2分)③0.2 (2分)(2)①FeO42—+ 4H2O + 3e— == Fe(OH)3 + 5 OH— (2分)②右③电压稳定,放电时间长(2分)21.(10分)(1) 25℃,10ml·min-1(或低温,低流速) (2分)(2) 2NH3(g) + CO2(g) CO(NH2)2(s) + H2O(g) △H= -43kJ·mol-1 (2分)二55(3) CO2+6e-+6H+ = CH3OH+H2O; (2分)CO2+H2+CH3OH CH3COOH+H2O (2分)22.(10分)(1) < <(2) (2分)(3) <(4) bd (2分)(5) 1 (2分)(6) 不变23.(15分)(1) ①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酸化,固体未完全溶解。②Fe2+ (1分)(2) Fe+2Fe3+=3Fe2+②4Fe2++O2+4H+=Fe3++2H2O 白色沉淀 (1分)③NaNO3 (1分)FeCl2/FeCl3 (或FeSO4/Fe2(SO4)3) 按图连接好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3) i→ii Ag+ + Fe2+ = Ag + Fe3+,反应生成Fe3+的使Fe3+增加,红色变深,(1分)ii→iii 空气中氧气氧化SCN﹣,红色变浅。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参考答案2025.11定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