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乐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时长:75分钟 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铝、纯碱、盐酸 B.红磷、熟石灰、水
C.石墨、稀硫酸、胆矾 D.石灰水、干冰、空气
3.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B.CO
4.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石墨 B.固体KNO3 C.熔融NaCl D.稀硫酸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铁丝制取氢气:
B.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稀硫酸:
C.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
D.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6.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Fe3+、K+、、 B.Ag+、Na+、Cl-、
C. 、A13+、SO42-、 D.、NH4+、、HCO3-
7.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还原剂的是- ( )
A. B.
C. D.
8.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9.下列关于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
B.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
C.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
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10.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试验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
铂丝的清洗和灼烧 观察钾的焰色试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火焰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
B.钾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
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
11.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I)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FeC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13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I、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试验,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A.KCI、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 MgSO4、NaCl
14.将等浓度的H2SO4、溶液,分别滴入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其电导率(导电能力)
与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t→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d点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c点导电能力相同,所以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D.a、b两点均沉淀完全,所以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滴入溶液的体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①固体氢氧化钡 ②石墨碳棒 ③纯醋酸 ④液态氯化氢 ⑤硫酸氢钾固体 ⑥熔融氯化钠
⑦蔗糖 ⑧碳酸钠粉末。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
(3)写出①④⑥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


⑧ 。
16.现有一定量含有O杂质的试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试剂只有CaCO3固体、盐酸、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应选用 ,理由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试样的纯度为 。
17.A、B、C、D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mL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
②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D→:
⑧C+HCI→气体:
18.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
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氧化成MnO2(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 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 物质a 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前 通入Cl2后
I 水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 5%NaOH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 40%NaOH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 。
(2)通入Cl2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 。
(4)根据资料ii,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 ,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 (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 。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