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下列关于图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禄劝分校(禄劝动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能量1mol L(g)+1mol H.(g)化学试卷放出12kJ放出17kJ2 mol HI(g)s—代表固体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g一代表气体1mol L(s)+1mol H.(g)吸收5kJ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图1A.1molL2(g)变为1mol2(s)时需要放出17kJ的能量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B.1molL2(s)与1molH2(g)化合生成2 mol HI(g)时,需要吸收5kJ的能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一16Na一23C.2molH(g)分解生成1molL2(g)与1molH2(g)时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D.I,(g)与H,(g)生成HⅡ(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第I卷(选择题,共42分)4.反应2S0,(g)+02(g)一2S0,(g)△H<0,下列措施既能加快速率又能提高S03的平注意事项:衡产量的是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将S0,液化移出④加入催化剂⑤恒容充入空气题卡上填写清楚。A.①④B.②③⑤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C.②⑤D.②④⑤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采用高压的条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许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H2、【2、HⅢ平衡时的混合气体,缩小容器的体积,颜色变深A.西周时期发明的“酒曲”催化酿酒工艺,是利用了“酒曲”使平衡正向移动的6.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原理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燃豆萁”是放热反应A.澄清透明溶液:K、Na、SO、MnO4C.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与降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B.由水电离出c(H)为1.0×10-2mol·L的溶液:NO、Fe2+、NH、CID.家庭中常用食醋除水垢,水垢中含有的难溶物CaCO3是强电解质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H、Fe3+、[AI(OH)4]、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K.=1x10molL的溶液中:NE、Na、HCO,、N0A.将0.1mol/L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该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c(H')B.S(g)+02(g)=S02(g)△H1、S(s)+02(g)=S02(g)△H2,则△H1<△H7.盐类的水解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C.2S02(g)+02(g)一→2S0,(g)△H<0,则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A.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数降低,产物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平衡逆移B.明矾净水D.在稀溶液中:H(aq)+0H(aq)一H,0(1)△H=-57.3k·mol',若将1L浓度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均为0.1mol·L的CH,C00H和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JD.在空气中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无法得到氯化镁固体高二化学LQM·第1页(共10页)高二化学LQM·第2页(共10页)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禄劝分校(禄劝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肿考试化学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3567答案ABDC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CDBDDA【解析】1.“酒曲”催化酿酒工艺,“酒曲”是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A错误。燃烧是放热反应,B正确。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消耗氧气,降低食品氧化变质速率,显著延长富脂食品的储存时间,C正确。CaCO3是强电解质,D正确。故选A。2.盐酸溶液加水稀释,cH等离子浓度减小,但c(OH)增大,A错误。硫由固体变成气体,需要吸热,S(g)+O2(g)—SO2(g)△H1、S(s)+O,(g)—S0,(g)△H2,则△H1<△H2,B正确。升高温度提高体系中所有物质的活化分子百分数,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醋酸为弱酸,电离时需要吸热,在稀溶液中:H*(aq)+OH(aq)一HO)△H=-57.3kJ.mol',若将1L浓度均为0.lmol.L的CH,COOH和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少于5.73kJ,D错误。故答案为B。8.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吸热反应。第②步、第③步反应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A正确。由图可知,第③步反应为HHH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和水合氢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HHHH+H,O→HOH+H,0,B正确。由题意可知,乙烯在酸催化HHH高二化学LQM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产物及中间体中均无新非极性键形成,C错误。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是反应的决速步,由图可知,三步反应中,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为总反应的决速反应,D正确。故选C。10.缓慢倒入,导致部分热量散失,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在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溶液为中性,可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正确。图中两试管温度不同,一支试管未使用催化剂、一支试管使用FCl3作催化剂,存在温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无法通过观察气泡速率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pH试纸不可直接伸入待测液中,D错误。故选B。11.等浓度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的氢气多,说明H的浓度更大,HA酸性强于HB,不能说明HA是强酸,A错误。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扩大到原来的2倍,平衡时A的浓度为0.3ol/L,说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B错误。取一定浓度的CuC2溶液,升高温度,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为吸热反应,△H>0,D正确。12.该反应放热,当温度逐渐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则氨气平衡转化率降低,同时该反应是一个正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气的平衡转化率,结合图可知X代表压强,Y代表温度,且Y1△H=E(正)-E(逆),则-86.98kJ/mol=92.02kJ/mol-E(逆),解得Ea(逆)=179kJ/mol,A正确。X代表压强,B正确。Y代表温度,且Y1温度相等,则K。=K。,Y1时氨气的转化率更高,则平衡常数增大,可知a、b、c三点中,平衡常数由大到小排序为K>K=K。,C正确。a、b两点压强相等,温度:a>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高,则v(a)>v(b),a、c两点温度相等,压强:c>a,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高,则v(c>y=(a),在a、b、c三点中,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v(c)>v(a)>vE(b),D错误。答案选D。13.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其电导率越大。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离子浓度:c(盐酸)>C(醋酸),所以电导率:盐酸>醋酸,根据图知,②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A错误。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应该选取酚酞作指示剂,B错误。c点溶质为氯化钠、b点溶质为相同浓度的NaOH和醋酸钠,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弱的离子促进水电离,c点不影响水电离、b点抑制水电离,则水电离程度:c>b,C正确。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十c(OH)=cH+cNa,D错误。故选:C。高二化学LQM参考答案·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昆明市外国云南省昆明市语学校禄劝分校(禄劝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禄劝分校(禄劝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