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半期考试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BCABC ACDBA BDDC
14题:【解析】
【分析】H2CO3 H++,Ka1(H2CO3)=, H++,Ka2(H2CO3)=,图1中和的交点可知,Ka2(H2CO3)=10-10.25,图1中H2CO3和的交点可知,Ka1=10-6.37;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从图1可以看出时,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相同,,A项正确;
从图2可以看出时,该点位于曲线Ⅰ的上方和曲线Ⅱ的下方,不会产生碳酸镁沉淀,但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B项正确;
C.已知溶液显碱性,故时溶液中有额外加入的酸,由于酸的种类未知,酸根阴离子种类不确定,故电荷守恒一定不成立,C项错误;
D.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是,,时,该点位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14分)
(1)2H++2e- = H2↑ 增大 (2)2NaCl+2H2O=2NaOH+Cl2↑+H2↑(条件:通电或者电解)
O2+4e-+2H2O=4OH- 外加电流法 (4)LixC-xe- =xLi++C 14
(每空2分,共16分)
(1)H2C2O4 HC2O4-+H+ (2)
(3)1.02 (4)C (5)) (6)①. 等于 ②. 升高温度 (7)10
(每空2分,共16分)
2.5 500ml容量瓶
①. B ②. 当加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锥形瓶内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③. 92 ④. BC
(3)①. ②. 8
18(每空2分,共12分)
(1)将碳酸锰铜矿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
(2)4H++MnO2+2=2+Mn2++2H2O
(3)+3H2O Fe(OH)3+3H+,碳酸锰消耗H+,水解平衡朝正向移动,促进三价铁水解生成Fe(OH)3
(4)
(5)
(6)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半期考试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BCABC ACDBA BDDC
14题:【解析】
【分析】HCO÷H+HCO3,Ka1HCO3)=
c(HcO)x(H),HcO=H+C
c(H,CO;)
Ka2H2C03)=
Co×cH),图1中Cog和HC0;的交点可知,KHC010,
c(HCO)
图1中H2C03和HC0,的交点可知,Ka1=10-6.37;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从图1可以看出pH=10.25时,碳酸氢根
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相同,K2=101025,,A项正确:
B.从图2可以看出pH=11、g[c(Mg)]=-5时,该点位于曲线I的上方和曲线Ⅱ的下
方,不会产生碳酸镁沉淀,但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B项正确:
C.已知N,CO3溶液显碱性,故pH=6.37时溶液中有额外加入的酸,由于酸的种类未知,
酸根阴离子种类不确定,故电荷守恒c(Na)+c(H)=2c(CO)+c(HCO)+c(OH)
一定不成立,C项错误:
D.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碳微粒是HCO,pH=8,lgc(Mg2+)=-l时,该点位
于曲线Ⅱ的上方,会生成碳酸镁沉淀,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HC03=MgC0,↓+H,0+C0,个,D项正确:
二.填空题
15.(每空2分,共14分)
(1)2H+2e=H2↑增大
(2)2NaC1+2H2O=2NaOH+Cl2↑+H2↑(条件:通电或者电解)
(3)02+4e+2H20=40H
外加电流法
(4)LixC-xe=xLi++C
14
16.(每空2分,共16分)
(1)H2C2O4乡HC2O4+H
(2)CO:+CIO+H2O=HCO;+HCIO
(3)1.02
(4)C
(5))c(Na*)>c(HCO)>c(CO)>c(H,C2O)
(6)①.等于
②.升高温度
(7)10
17.(每空2分,共16分)
(1)2.5
500ml容量瓶
(2)①.B②.当加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锥形瓶内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③.92
④.BC
(3)①.NO3+8e+7H,O=NH3·H,O+9OH
②.8
18(每空2分,共12分)
(1)将碳酸锰铜矿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
(2)4H+MnO2+2Fe2+=2Fe3++Mn2+2H0
(3)Fe3++3H2O乡F(OHD3+3H,碳酸锰消耗H,水解平衡朝正向移动,促进三价铁水解
生成Fe(OH3
(4)6.5≤PH<8
(5)Mn2++HCO;+NH3·H,O=MnCO3↓+NH+H,O
(6)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高二年级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N-14 O 16 Na-23 Mg 24 S 32 Cl-3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果电池 C.燃料燃烧 D.手机充电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物质既属于强电解质,又在水溶液中因为水解成酸性的是( )
A. NaHSO4 B.CH3COOH C.NH4Cl D. CH3COONa
3.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室温下,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 测得CH3COOH溶液的pH=2.1
C. 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D. 将pH=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测得pH<3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上镀银时,银作阳极 B. 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冶炼金属Al
C. 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D.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7.45gNaClO固体溶于配成1L溶液,含有的数目为
B. 1L 0.1mol/L的H2S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0.2NA
C. 常温下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目为
D. 标准状况下,11.2LHF溶于水所得溶液中,F-和HF的总数为0.5NA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无水MgCl2 B.测定溶液 C.配制0.10mol/LNaOH溶液 D.准确量取15.2mL稀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HS水解:HS-+H2O S2-+H3O+
B.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Pb+SO42– + 2e-=PbSO4
C. 加入水中:
D. 电解精炼铜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仅为:Cu- 2e- = Cu2+
8. 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极b表面反应为:O2+4e-+4H+=2H2O
C. 电池工作过程中OH-向b电极迁移
D. 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溶液中:、、、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C. 的溶液中:、、、
D. 水电离的为的溶液中:、、、
10.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浓度溶液①②③④NaOH ⑤,pH由大到小:④>②>③>⑤>①
B. 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约为4.7,则溶液中
C(CH3COOH )> C(Na+)> C(CH3COO-)
C. 分别中和相等、体积相等的两种酸溶液,所需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D. 常温下,c(NH)相同的四种溶液:①NH3·H2O;②NH4HSO4;③(NH4)2CO3;④NH4Cl,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将铜片、铁片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形 成原电池,段时间后,向铁片附近滴加 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Fe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Fe2+
B 用计分别测量同浓度的和溶液的 : 酸性:
C 向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用玻璃棒蘸取NH4Fe(SO4)2溶液滴在干燥的广泛pH试纸上 将试纸显色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发生水解
A. A B. B C. C D. D
12. 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图),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右边电极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B. Na+穿过离子交换膜从右往左移动
C. 阴极电极反应:
D. 理论上每消耗,阳极室溶液减少106.5g
13. 室温下,用pH计测定强碱滴定混酸过程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所用NaOH、HCl和CH3COOH溶液的浓度均相等,且混酸的体积为2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 M点,
C. P点,
D. Q点,
14.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体系中可能的产物。已知:ⅰ.图1中曲线表示: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ⅱ.图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1可知,碳酸的
B. 由图2可知初始状态时,有沉淀生成
C. 图时溶液中一定有:
D. 由图1和图2可知,初始状态,发生反应: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 (14分)电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请根据电化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电极Ag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pH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基本不变”)。
(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钢铁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电解原理保护钢铁的方法为________。
(4)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孙永明教授课题组利用一种“蓝”石墨电极(基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极速充电和长循环寿命,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放电时,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理论上两电极的质量变化差为___________g。
16.(16分) 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溶液酸碱性有重要意义。
I.已知:在25℃,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有下表。
弱电解质 H2SO3 H2CO3 HClO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a1=1.54×10-2,Ka2=1.02×10-7 Ka1=4.2×10-7,Ka2=5.6×10-11 Ka=4.7×10-8 Kb=1.8×10-5
(1)写出H2C2O4的一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SO2通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 L-1时,溶液中的_______。
(4)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
A. B. C. D.
(5)溶液中、、、四种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Ⅱ.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6)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2的某M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______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若使B点向C点移动,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7)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mol/L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________。
17.(16分) 硫代硫酸钠(Na2S2O3 5H2O)是重要的硫代硫酸盐,Na2S2O3是实验室定量分析中的重要还原剂。为测定榨菜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忽略硝酸根离子的干扰),取2kg榨菜榨汁,收集榨出的液体,加入提取剂,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体积为1L,取100mL稀释后的滤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的混合液反应,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02mol/L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1)若配制480mL0.02mol/L的Na2S2O3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晶体。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2)①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Na2S2O3溶液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填字母)。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榨菜榨汁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为________(已知:2NO2-+4H++2I- = 2NO+I2+2H2O,)。
④下列操作引起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B.配制Na2S2O3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碱式滴定管未润洗
D.碱式滴定管开始正确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
(3)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图4),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KNO3溶液制氨。工作时,H2O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H+和OH-,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
①写出电极a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NH3·H2O,双极膜处有_______molH2O解离。
18. (12分)以碳酸锰铜矿(主要成分为MnCO3、CuCO3,还含有Fe2O3、Fe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以下四种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离子
注: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可视为沉淀完全。
(1)为了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MnO2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加入MnCO3“沉铁”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进行文字阐述)。
(4)“沉铜”时,若滤液中,向其中缓慢通入氨气,为了使铜离子完全沉淀而又避免生成Mn(OH)2,应控制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
(5)“沉锰”得到Mn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MnSO4溶液得到MnSO4·H2O的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高二年级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N-14016Na-23Mg24S32C-35.5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T
A.风力发电
B水果电池
C燃料燃烧
D.手机充电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既属于强电解质,又在水溶液中因为水解成酸性的是()
A.NaHSO4
B.CHCOOH
C.NH4CI
D.CH:COONa
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室温下,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CH;COOH是弱电解质
的是()
A.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2.1
C.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D.将pH=1的CH3COOH溶液稀释1O0倍,测得pH<3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上镀银时,银作阳极
B.用电解熔融AIC13的方法冶炼金属A]
C.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D.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7.45gNaC10固体溶于配成1L溶液,含有C1O的数目为0.1NA
第1页/共8页
B.1L0.1mol/L的H2S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C.常温下1LpH=I3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l03N
D.标准状况下,11.2LHF溶于水所得溶液中,F和HF的总数为0.5NA
6.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干燥
MgCl2·6H,0
的HCI
pH试纸

>→处理
尾气
无水CaC2
H,S溶液
e….NaOH(s)
8
C.配制
D.准确量取15.2mL
A.制备无水MgCl2
B.测定溶液pH
0.10mol/LNaOH溶液
稀NaOH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水解:HS+H2O≥S2+H3O
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Pb+SO42+2e=PbSO4
C.TiCl4加入水中:TiCl4+(x+2)H,0=TiO2·xH,O↓+4HC1
D.电解精炼铜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仅为:Cu-2e=Cu2
8.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驱动汽车
@D以
H2→N
电极
电极
剩余H2←
→剩余O2
KOH溶液
A.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极b表面反应为:02+4e+4H=2H20
C.电池工作过程中OH向b电极迁移
D.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第2页/共8页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回回
高二年级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化学答题卡
(5)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6)
(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7)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铜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先效拼分校图降态资锦器:弃兰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7.(每空2分,共16分)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单选题
(1)
g
1 [A][B][C][D]
6 [A][B][C][D]
11[A][B][C][D]
2[A][BJ[C][D]
T[A][B][C][D]
I2[A][B][C][D]
(2)①
(填字母)。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J[B][C][D]
5[A][B][C][D]
10[A][B][C][D]

解答题

mg/Kg

(填字母)。
15.(每空2分,共14分)
(3)①
(1)
(填“增大”或“减小”或“基本不变)。

mol
(2)
3)
18.(每空2分,共12分)
(1)
(写两点)。
(4)①

(2)
16.(每空2分,共16分)
(3)
(1)
(4)
(5
(2)
(6)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