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线织布 B. 芦苇编席 C. 楠木制舟 D. 五谷酿酒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液氧 B. 洁净的海水 C. 冰水混合物 D. 二氧化锰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横 B. 平 C. 竖 D. 直
4.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适合张贴在学校水龙头旁的标识是( )
A. B. C. D.
5.蒸汽机利用水蒸气推动活塞或涡轮做功。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水分子的质量 B. 水分子的种类 C. 水分子的大小 D. 水分子的间隔
6.用量筒量取溶液,先仰视得到的读数为15 ,倒出部分溶液后,再俯视得到的读数为9 ,则倒出的
实际液体体积应该( )
A. 小于6 B. 大于6 C. 等于6 D. 无法确定
7.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2 + 2 2 + 2 2。 的化学式为( )
A. 2 B. C. 2 3 D. 2
8.下列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
第 1 页,共 8 页
A. 冷却溅落的熔化物,防止瓶底炸裂 B. 读出消耗氧气的体积
C. 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收集的气体更纯 D. 吸收热量,使装置冷却
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观念: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科学思维: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 科学探究与实践: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推测白烟的成分为石蜡固体小颗粒
D. 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防失火
10.小艾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实验装置
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曲线2表示瓶内 2浓度的变化
B. 当燃烧时间到达 时,蜡烛熄灭
C. 当氧气浓度降到一定程度时,蜡烛熄灭
D. 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 2、5% 2和80% 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二、非选择题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利用下面给出的元素周期表(节选)的信息回答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为 ______。
(2)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 ______。
(3)由1号元素与8号元素的原子构成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
第 2 页,共 8 页
(4)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其属于 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6号与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上利用 2与 2反应生成甲醇:
,既降低了 2的含量,又生成了高价值液体燃料,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______。
12.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请按要求选择下列仪器填空。
(1)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
(2)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填名称)。
(3)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填名称)。
1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Ⅰ.水的组成: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实验中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图1。
(1)写出水电解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图1中表示氧气的是 ______(填“ ”或“ ”)。
Ⅱ.水的净化: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
如图2所示。
第 3 页,共 8 页
(3)操作③的名称是 ______。
(4)向液体 中加入 ______,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5)如果小明用图3装置过滤浑浊的河水,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
14.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了 2 4的有关反应,反应前后物质分子种类变化的
微观示意图如下。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2)该反应所属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3)反应中涉及的单质有 ______(填化学式)。
(4)从上图中可直接获得的信息包括:______发生改变,______没有改变。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中仪器 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 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______。
16.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 )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它
的制备原理是氯气( 2)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
性,在水中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能够破坏病原体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起到消毒作用。
84消毒液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它可用于家具、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也可用于消毒手术器
第 4 页,共 8 页
械、餐具等。此外,它还具有漂白作用,可用于白色衣物的漂白,84消毒液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
地方,远离火源和儿童。
(1)84消毒液的消毒作用是利用它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文中涉及的三种含氯物质:次氯酸钠、氯气、氯化钠,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
______(填化学式)。
(3)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次氯酸钠中钠与氧的质量比为______。
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下列场景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 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
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用 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溶于水), 实验
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3)丙同学用图 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
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Ⅱ.下图1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改进实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电阻丝通电后铜丝会发热,热量传递到燃
烧匙,引燃红磷(红磷完全燃烧)。在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4) 1时刻红磷开始燃烧, 1 2时间内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第 5 页,共 8 页
(5) 1 2时间内,固体质量增加,是否满足质量守恒定律?______. (填“是”或“否”);参加反应的红
磷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Ⅲ.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甲烷可以作为航天器的燃料,核心优势在于它的清洁性,其燃烧仅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
(6)已知1.6 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 二氧化碳和3.6 水,结合数据分析说明甲烷中是否含有氧元
素。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2 ;
2 ;
14.01;非金属;
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每1个二氧化碳分子
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1个甲醇分子和1个水分子(答案不唯一)
12.胶头滴管;
试管夹;

酒精灯
13. 。

蒸馏。
活性炭。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14. 。
分解反应。
第 7 页,共 8 页
2、 2。
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15.分液漏斗;
;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端,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16.化学;
、 2、 ;
74.5;
23:16
1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左边质量减小;
该反应无气体参与或生成;
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散逸到了空气中,且散逸到空气中的白烟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
是;31:40;
不含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