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 30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
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
C. 加入块状固体 D. 连接仪器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D. 工业上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熔点不同将空气成分进行分离
4.《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荷叶性平,味苦,有清暑化湿的功效。荷叶碱(化学式为 19 21 2)是荷叶药
用价值的主要成分。以下关于荷叶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0 页
A. 荷叶碱属于氧化物
B. 荷叶碱由4种元素组成
C. 荷叶碱由43个原子构成
D. 荷叶碱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 : : = 19:21:1:2
5.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
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
C. 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 = 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6.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 空气成分质量分数 B. 化学变化类型
C.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 原子模型结构
7.下列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氧分子变小,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50 水与50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分子之间有间隔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第 2 页,共 10 页
8.如图是某些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模型,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①是化合反应
B. 以上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 在变化①和②中原子和分子种类都改变了
D. 变化②可能是由于温度或气压变化引起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氢气验纯
B.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 探究水的组成: 中和 中的气体质量比是2:1
D. 利用简易净水器获得纯水
10.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 白磷(着火点40℃)放试管
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 3时打开弹簧夹,并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
第 3 页,共 10 页
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B. 1— 2时间段时两支试管中压强相等
C. 3后,温度再次升高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 3— 4比温度变化更快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5分。
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卷囊符号表示下列粒子或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个氯原子______;氖气______;
(2)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3) 2+中数字2的意义:______;
(4)计算: 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7分。
12.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对水质检测、水的净化进
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水质检测
【查阅资料】
水的检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气味、硬度、肉眼可见物等。检测方法包括看、闻、尝、品、查,更详
细的指标需要通过精密的仪器测定。
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 3浓度计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 1)
第 4 页,共 10 页
【初步检测】
(1)同学们取少量河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自来水的硬度为311.2 / ,说明该河水属于
______。
任务二:水的净化与保护
【自来水的净化】河水转化为自来水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
(2)在自来水净化中,常用明矾作絮凝剂,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
B.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其沉降
【直饮机净水】自来水送到用户过程中仍可能被污染,因此很多公共场所使用直饮机,其工作原理下图。
(3)净水机中, 棉净水原理和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______的原理相似,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所需要的玻
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4)步骤②中用______可去除异味和余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地球上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D.过滤和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均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6分。
13.依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叶的组成成分多,
重要的有茶多酚、咖啡因等。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但如果有失眠、神经
衰弱等情况,喝茶可能会加重其症状。茶多酚为白色固体,味涩,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导
第 5 页,共 10 页
致其含量逐渐减少。关于茶多酚,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三个探究实验:
【探究一】测试不同品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1;
【探究二】测试不同冲泡温度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2;
【探究三】测试不同冲泡次数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红茶1 连续冲泡6次,每
次冲泡时间和实验结果如图3。
(1)写出茶多酚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和一条化学性质:______。
(2)图1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叶种类是______,为了更好地保持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可行的保存茶叶
的方法 ______(写一条)。
(3)泡茶时,冲泡温度和每次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多酚的含量都会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增加茶水中茶多
酚的浓度,请对于“冲茶温度”和“每次冲泡时间”给出冲泡茶时的建议:______。
(4)结合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多选,填序号)。
A.茶是一种保健饮品,适合所有人大量饮用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冲泡温度越高,茶多酚得率越高
C.茶每次冲泡时间变长后,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
D.日常喝茶时,为了防止茶多酚被氧化,要即泡即饮
第 6 页,共 10 页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2分。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开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研究。请结合下列
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______; ______。
(2)与装置 对比, 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3)根据所给的试剂,实验室里选择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
(4)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用 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
.装置气密性不好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 )
(6)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塑
料瓶外壁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3中的 段、 段和
段。
第 7 页,共 10 页
ⅰ.能体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曲线是______。
A. 段
B. 段
C. 段
ⅰ.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2 ; ;
+、 ;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40%
12.硬水。

过滤;玻璃棒。
活性炭;吸附。

13.易溶于水(答案不唯一);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
绿茶;抗衰老(答案不唯一);
冲茶温度为80℃,每次冲泡时间控制在30 ;

14.锥形瓶;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速率;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
; ;
第 9 页,共 10 页
ⅰ、 ;
ⅰ、21%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