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两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两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两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地表空气基本一致,其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下列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符号,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是( )
A. B. 2 C. 2 D.
4.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消毒。下列酒精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易挥发 B. 能燃烧 C. 能与水互溶 D. 通常为液态
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引燃酒精灯
C. 过滤 D. 取少量液体
6.下列做法符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B.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 鼓励乘私家车出行 D. 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D.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第 1 页,共 8 页
8.我国的动力锂电池技术持续引领全球发展。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表示核内有3个中子
D.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9.“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含有香芹酮( 10 14 )。下列有关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微观上看:香芹酮中含有25个原子
B. 从宏观上看:香芹酮由10个碳元素、14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 从分类上看:香芹酮属于化合物
D. 从质量上看:香芹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1
10.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
B. ②中瓶内的水可以起到降温和吸收白烟的作用
C.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 2
D. 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 刻度线处
二、非选择题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Ⅰ.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
(1)实验仪器: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
第 2 页,共 8 页
(2)实验原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步骤:若用 装置制取气体,则______(填“固体”或“液体”)试剂从长颈漏斗加入。
(4)气体验满:利用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______(填“ ”或“ ”)端导管
口。
(5)注意事项:用 装置收集氧气的时机是观察到导管口______。
(6)性质实验:木炭点燃伸入氧气中,继续燃烧,能说明产物有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
Ⅱ.某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甲实验中,加热铜粉,观察到铜粉由红色变成______色;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
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______作用;实验时若铜粉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
有”)影响。
(8)乙实验中天平示数始终不变,但是同学们一致认为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
(9)丙实验后,称量发现陶土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小于反应前镁条质量,其主要原因是参与反应的气体质
量______(填“>”或“=”或“<”)逸散到空气中的固体质量。
12.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助力考古研究
(1)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 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______(填“改变”或
“不变”)。
(2)为保护文物,考古实验室的保湿箱中会填充氮气,该氮气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的,分离过程属
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考古工作者在修复文物时,常用活性炭除去文物表面的有害气体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
性。
Ⅱ.化学助力航天航空
(4)火箭的动力来源(以液氧液氢为例):主要利用液氢燃烧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5)航天食品:为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需要补钙,这里“钙”指的是______(填“原子”、“元素”或
“物质”)。如图是某品牌补钙剂,若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可补充______ 钙元素。
第 3 页,共 8 页
碳酸钙 3片
【成分】碳酸钙( 3)、维生素 3
【规格】每片1 ,碳酸钙含量75%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后咽下。
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儿童酌量
(6)舱内气体转换: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和氢气混合反应,生成甲烷( 4)和水而除去,其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该反应中一共有______种分子。
②乙图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
③该系统中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原因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不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二氧化氯( 2)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受热易分解生成氯气( 2)和氧气,易溶于
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空气及物表等领域的杀菌消毒。
目前,将二氧化氯缓释技术与家电产品结合的消毒工艺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针对以二氧化氯为有
效成分的杀菌消毒剂开展下列研究:取等量的某种二氧化氯缓释颗粒,分别置于20℃及50℃的18 封闭容
器内(模拟洗衣机内筒),测定不同温度下缓释颗粒释放二氧化氯浓度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常温下,将
1 含细菌种类及数目相同的溶液分别置于18 封闭容器中,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进行杀菌实验,结果
如表1所示。上述实验结果为二氧化氯在家电产品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表:常温下不同浓度二氧化氢的杀菌效果表
第 4 页,共 8 页
实验 二氧化氯浓度 杀菌时长 杀菌效果
Ⅰ 0 / 3 72 无
Ⅱ 0.3 / 3 7 良
Ⅲ 0.3 / 3 72 优
Ⅳ 4.0 / 3 — —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二氧化氯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已知其中氧元素为 2价,则氯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写出二氧化氯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4)缓释颗粒释放二氧化氯过程中二氧化氯分子的间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推测曲线
对应的温度是50℃,用微粒观点解释为:温度越高,______。
(5)依据表1分析:
①进行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
②依据实验Ⅱ、Ⅲ获得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
③该组实验可证明常温下二氧化氯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则实验Ⅳ中杀菌时长及效果是______。
14.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水的组成,他们对水的组成展开探究。
【探究活动一:验证水的组成】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
(1)实验原理: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
反应。
(2)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
长颈漏斗内液面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当管 中产生10 气体时,管
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大约是______ 。
(3)实验结论:水由______组成。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为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出以下六组数据。
以收集到20 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 5 页,共 8 页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氢氧化钠溶液
15 15 30 45
的温度/℃
外加电压/ 6 9 12 6 6
时间/ 54.6 23.4 15.0 46.2 35.4
(4)实验①②③可探究______对电解水快慢的影响,表中“ ”=______。
(5)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对电解水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7)除了上述因素,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还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证明:______(
写出具体操作及所需记录的数据)。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锥形瓶。

4 → 2 4 + 2 + 2; 。
液体。

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平衡装置内外压强;没有。
酒精和蒸馏水混合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12.改变;
物理;
吸附;
放热;
元素;0.6;
①4;
② 2;
③化学性质
第 7 页,共 8 页
13.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答案不唯一)。
氧化物;+4。

2 → 2 + 2。
变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二氧化氯释放得越快。
①作对照实验,验证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
②当二氧化氯浓度均为0.3 / 3时,杀菌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③7 、优
通电
14. 2 → 2 + 2;分解。
上升;20。
氢元素和氧元素。
外加电压;15。
①④⑤。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加电压越大,水的电解速率越快。
15℃时,外加电压为6 条件下,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测收集到20 氢气所需的
时间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