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文化教育革新 学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2 文化教育革新 学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时序数:
日期:
分数:
课题:
文化教育革新
学习目标:1.了解晚清文化教育革新的背景、概况、目的;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理解它们的特色和影响;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能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3.能感受到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早期的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它们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难点】感受晚清文化教育事业的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自主先学一、文化教育革新的背景:清朝后期,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政治上尝试
制,经济上发展
。二、文化教育革新的概况:清末,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深刻变革?


等。1.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看书105页阅读卡及上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
后,近代西学广泛传播。(2)《博物新编》、《重学》、《植物学》、《代微积拾级》等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
)(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

)(3)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西学传播有何影响:(
)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1)近代报刊业的蓬勃发展:(看书105页最后一段到106页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何时出现了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为什么此时会出现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申报》是何时何地由谁创办的?(


)从106页的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
)《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申报》的地位及影响:
。(2)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看书106页最后三段及图8-31,以及补充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何时国人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
)下列资料中的“商务”是指

年,
(谁)等在
创办。从下列两则资料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补充资料:1936年,全国共印行出版物9438种,商务即有4938种,占了52%。同期中华为1548种,世界为231种。就出版业而言,以私营企业而臻此境界,求之古今中外,似都罕有其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北大的影响能达庙堂之高,而商务的影响则可届江湖之远。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3.废科举、兴学堂——教育制度改革(阅读P106末段—P107末段,完成下列任务)(1)
期间,
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
,广设学堂。(2)
年创办的
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3)1904年,清政府颁布《
》,下令在全国推行
,标志着中国
的确立。此后,
大量涌现。(4)
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
了,大大促进了
的发展。看107的资料1、2,说说: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A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化教育革新的目的:
课后提升:基础巩固(A阶)1.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提倡科学和八股取士
③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发展
④新式学堂大量涌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3.
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之称的报刊是


A.《万国公报》
B.《申报》
C.《格致新报》
D.《译书公会报》4.每年,全国各地都有莘莘学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追要溯源,北大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翰林院
D.
京师馆拓展提高(B阶)5.结合书107上面的材料和以下补充资料,回答问题: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儿童七岁入学,……从课程设置来看,经学课时最多。(1)这一章程的颁布对近代中国教育有何意义?(2)从课程设置来看,这一章程还存在哪些弊端?(3)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上中学,你会从哪个方面培养自己?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