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一战后二战前的世界、两次大战间的世界)(1919-1939)1914-1918一战结束—1919-1922年重建战后秩序,调整动荡期—1924-1929年相对稳定—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两条道路:强化民主政治(美)法西斯专政(德日))—20世纪30年代二战迫近第一课凡尔赛体系由来——巴黎和会一、召开的背景1、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2、目的:表面上是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谋求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分赃)二、召开1、时、地:1919.1巴黎凡尔赛宫2、参与国:27国协约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3、操纵者:三强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4、各大国的打算:美:推行“十四点原则”,凭借经济实力,扩大世界的影响力称霸世界英:想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并吞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土,扩大巩固大英帝国的版图法:最大限度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重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同时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日:攫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三、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1、焦点问题:对德问题的争夺----争斗(分歧)①法:严厉制裁、肢解德国②英:坚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阻止法称霸欧洲③美: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和肢解德国,帮助振兴德国(因为经济崩溃的德国会无力偿怀美国的战债和投资;法国的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称霸计划。同时防范苏俄)2、重点问题: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勾结(一致)①山东问题的形成: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②勾结:日本施压、英法支持、美国妥协③结果: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代表拒绝签和约山东问题由来与解决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③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④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四、《凡尔赛和约》的签定(对德和约)P261、内容:①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②(本土)疆土问题:重划德国疆界③(海外)殖民地问题:全部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分赃)④军事问题:限制德国军备(兵役制、陆军、空军、海军、非军事区)⑤赔款问题:暂时先偿付200亿金马克,但是就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未达成最后协议悬而未决的两大问题:欧洲安全问题、德国赔款问题(总额、方式)2、评价--(性质、和约的影响)一般性理解(1)性质:它是协约国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德国的一个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十分苛刻的“和约”。(2)在对德问题上,战胜国大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各自的目的,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到了缓解,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开始(初步)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发展。(3)对于德国过分苛刻的压制,引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第二课凡尔赛体系(一)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及其随后签订的处置战败国的对奥保匈土五个条约一起构成。p31国际联盟的成立----维护凡体系的机构。(体系作用范围:欧、非、中东)(二)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在巴黎和会上,以英法为主导,在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三)凡尔赛体系的评价:①实质②进步性:1、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新秩序,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2、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P30地图3、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受到削弱,美、苏、日崛起。或由以欧洲为中心转为向两侧转移。③体系下矛盾决定其不稳定性战胜国之间:由于分赃不均引起新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由于苛刻,引发民族主义、复仇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由于意识形态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国家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由于委任统治,引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四)、凡尔赛体系的演变(或瓦解)1、冲击:如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修约、中国五四运动的拒签、以及大国之间的争斗2、调整:如(赔款问题)道威斯计划和(法国安全问题))洛迦诺公约、山东问题的解决3、瓦解:德国撕毁: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军进入莱茵不设防区、突袭波兰致使二战爆发第三课华盛顿体系的由来——华盛顿会议一、华盛顿体系的由来——华盛顿会议1、召开的背景:1、巴黎和会美国攫取世界霸权计划失败美国外交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2、日本一度独霸中国,扩充亚太地区的实力,美英日利益发生冲突3、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4、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2、会议的几大问题:1、(核心问题)亚太地区问题——签定《四国条约》①时间、国家:②内容:互相尊重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应予以终止。③影响: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太平洋争霸的障碍;英国与日本矛盾激化;对日本双重影响,但是日本第一次获得与欧美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2、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五国条约》①时间、国家:②内容: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③意义: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美国外交胜利:与英海军同等地位,限制日本海军的扩张日本得到美英在海军方面的让步,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暂时缓慢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但不能真正消除矛盾3、中国问题①中国山东问题—《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结果: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仍保留一些特权评价:是对《凡尔赛条约》中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主要修正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少有②《九国公约》1922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评价: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是最大的赢家:1《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2《五国海军条约》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3《九国公约》确认“门户开放”,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4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利益受损: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英国:丧失海军优势。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宰割。(最大受害者)二、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三个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三、评价:1、实质:建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2、影响:1)建立起列强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华盛顿体系”。至此,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完全形成。2)美国是最大胜利者:既取得了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和日美战争埋下华盛顿体系如何一步步被瓦解的:随着日本的局部侵华和37年的全面侵华,美日矛盾的升级,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华盛顿体系瓦解。四、凡-华体系及其评价1、概念: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2、评价:1、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2、作用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不稳定性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第四课国际联盟1、由来: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2、建立过程:巴黎和会讨论—1920.1正式生效(日内瓦)3、盟约所体现的原则:A“维护和平”的原则下,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安全B集体安全原则C对战败殖民地“委任统治”4、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常设秘书处5、成员: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因未能实现称霸目标及孤立主义影响)6、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提出但不参加的原因:A、提出建立国联的原因:①实力增长;②“十四点计划”,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B、拒绝参加国联原因:①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②英法抵制③孤立主义思潮、移民国家C、反映的问题: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世界领导权;国际关系中心仍在欧洲7、国际联盟的活动:㈠国联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⑴在维护和平、制止侵略方面:1925年制止了希腊、保加利亚的冲突;⑵在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㈡留下了许多不光彩的记录:⑴被英法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⑵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放任二战的爆发:①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②“九一八”事变后,没有制裁日本,反而提出列强共管东北;“七七”事变后要求各会员国自行制裁日本,结果无人响应。③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当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造慕尼黑阴谋——达到顶峰。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的威信受到损害,1946年,正式宣布解散。8、对国联的评价:(1)消极:A、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法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提出但不参加、苏德被排除、日意退出B、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2)积极: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和教训。+P3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