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全民族的抗战 学案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3 全民族的抗战 学案1

资源简介

全民族的抗战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和滔天罪行。(2)通过分析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料,提高阅读和理解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了解国共两党为抗日所做的努力,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2)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培养和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这段历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以免遭外族侵略的历史责任感。(2)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族精神,这是最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中学生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精神。
【学习重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
【学习流程】
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第81-85页)
二、质疑反馈
三、交流展示
(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本侵略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假如你是一位随军记者,请你简单报道一下七七事变的概况。
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
(1)看82页《南京大屠杀中被屠杀的中国军民》图片,请你以一位讲解员的身份讲解一下南京大屠杀的概况。
时间: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这一幕幕惨剧和触目惊心的数据,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思考。
①在了解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以后,你想到了什么?
②今天,有些日本领导人不仅不承认历史,而且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感想?
(二)共赴国难,卫我中华——中国抗争
1、血战台儿庄
时间:
指挥者:
影响:

■当上级命令组织敢死队时,大家踊跃参加;当敢死队津贴几十块银元发到大家手上时,大家把银元都扔了,说:“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这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一幕,它反映了中国将士的什么精神?

2、百团大战
时间:
指挥者:
意义:

■观看《彭德怀在前线指挥》(P83)、《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P84)两幅图。当你目睹八路军取胜的壮观场面时,你心头会涌起一股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留言厅】
今天我们学习了《全民族的抗战》一课,请你留下学习本课的感言。
四、巩固检测
1、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D.引发了全民族的抗战
2、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旅顺大屠杀
D.九一八事变
3、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4、蒋介石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太原会战
D.百团大战
5、你认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流行歌曲的主题应该是

A.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B.追求民主与科学

C.宣传抗日救亡
D.表达伤感怀旧
6、阅读下列材料: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请回答: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对此你有何感想?


【歌谣巧记】
一九三七七月七,宛平城里鏖战激,鲜血染红卢沟桥,中日矛盾更加剧,全国抗战从此起,统一战线终建立。日军发动“八一三”,上海南京大侵犯,烧杀淫掠滔天罪,南京屠杀三十万。历史屈辱牢记心,开创未来要和平。李宗仁,台儿庄,正面战场歼万敌,百团大战彭德怀,主动出击捷报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