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学期 11 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 CO2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 NaOH
C.《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钢”
D.白磷在 260℃时转化为红磷
2.KClO3与浓盐酸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之一:KClO3+6HCl=KCl+3Cl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氧化性:KClO3>Cl2
B. HCl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
C.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5:1
D.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情况为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径为 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该分子直径比 Na+的直径大
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 Fe(OH)3胶体中的 FeCl3
D.实验室制 Fe(OH)3胶体的原理是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 分类标准
A C60、金刚石、石墨 同素异形体
B SO2、CO 酸性氧化物
C 纯碱、烧碱、熟石灰碱
D KNO3、氨气、盐酸 电解质
第 1页,共 10页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H2SO4溶液(足量)与 K2CO3溶液;HNO3溶液(足量)与 Na2CO3溶液
B. CH3COOH溶液与 KOH溶液;HCl溶液与 NaOH溶液
C. BaCl2溶液与 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 CuSO4溶液
D. H2SO4溶液与 NaOH溶液;H2SO4溶液与 Ba(OH)2溶液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故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不能导电
A.仅①④ B.仅①④⑤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
7.甲物质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甲一定不属于( )
A.酸 B.盐 C.金属单质 D.氧化物
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 Cu与 AgNO3溶液反应:Cu+2Ag+=Cu2++2Ag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 =BaSO4↓+H2O
D.向碳酸钙中加入足量盐酸: +2H+=CO2↑+H2O
9.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混合 B. NH4Cl溶液与 Ca(OH)2溶液混合
C. HNO3溶液与 KOH溶液混合 D. NaHCO3溶液与 HCl溶液混合
10.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Na+、Cu2+、Cl-、
B.酸性溶液: 、Fe3+、 、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 、
D.碱性溶液:K+、Al3+、 、
第 2页,共 10页
11.已知 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Cl->Fe2+>I- B. Fe2+>I->Cl- C. I->Fe2+>Cl- D. Fe2+>Cl->I-
1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L0.5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等于 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2含有 1.8NA个电子
C. H2O的摩尔质量为 18g
D.常温常压下,2.1gO2和 2.7g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3NA
1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 Ⅱ中的白色沉淀为 CuCl2
C. 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2H++Zn=Zn2++H2↑
D. 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14.下列各组中反应Ⅰ和反应Ⅱ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Ⅰ 反应Ⅱ
A Cu(OH)2与稀盐酸 NaOH与稀硫酸
B BaCl2溶液与 Na2SO4溶液 Ba(OH)2溶液与 K2SO4溶液
C 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NaHCO3与稀盐酸
D CaCO3与稀硝酸 CaCO3与稀醋酸
A. A B. B C. C D. D
15.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SO3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第 3页,共 10页
A.分子数目之比为 1:1 B.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2:3
C.质量之比为 1:1 D.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1:1
16.已知 1.505×1023个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8g,则 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16g B. 32g C. 64g mol-1 D. 32g mol-1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7.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作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
已知:①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②常温下 ClO2为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1”中发生反应□NaClO3+□SO2=□Na2SO4+□ClO2,配平该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
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
(2)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中 H2O2作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操作 X”宜采用______(填“蒸发结晶”或“低温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酸性条件下,NaClO2吸收剂可有效氧化 NO,该氧化吸收法是常见的消除氮氧化物尾气的方法之一,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对NO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高于60℃后,NO去除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第 4页,共 10页
18.Ⅰ.X、Y、Z三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 Ba2+、Cu2+、Ag+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 Cl-、 、
中的某一种。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各取少量三种盐,分别溶于盛有 5mL蒸馏水的三支试管中,只有 X溶液呈蓝色。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 2mL稀盐酸,发现 Y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Z溶液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推测,X、Z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
(2)盛有 Y溶液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Ⅱ.海水资源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步骤如下:
(3)“操作 1”与“操作 2”相同,下列选项中与“操作 1”相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第 5页,共 10页
D.
(4)沉淀 2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不考虑MgCO3)。
(5)工业上“沉镁”时加入试剂M的化学式为______。
(6)最后一步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方法是电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最终制得 36tMg,
则理论上需消耗MgCl2的质量为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9.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两份体积相同的营养液,其中各离子物质的量均相同,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第一份 0.3mol 0.2mol 0.1mol 0
第二份 amol bmol 0 0.1mol
则 a为______,b为______。
(2)某 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则 Fe2+与 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M(NO3)2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M(NO3)2 2MO+4NO2↑+O2↑,加热 29.6gM(NO3)2
使其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共收集到 11.2L的气体,那么M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mol。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Ba2+、Mg2+、Cu2+、Na+、Cl-、 、OH-、 和 中的几种,且
所含的各离子浓度相等,从其中取两份各 100mL,进行如下实验:
(4)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5)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 H2O),出现白色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另取一份溶液,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取反应后的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 2.87g白色沉淀生成。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
离子有______。各离子浓度是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 36.5%、密度为 1.19g/cm3的浓盐酸配制成
250mL0.1mol/L的稀盐酸。如图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有______、______。
第 6页,共 10页
(2)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图中警示标识中的______(填序号)。
A. B. C. D.
(3)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一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图中相应仪器的序号)。
(4)根据计算,本实验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本实验应使用的量筒
______(填选项)。
A.10mL B.100mL C.250mL D.500mL
(5)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 HCl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 1~2cm
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 1~2cm处,用
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容量瓶底部,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6)下列操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第 7页,共 10页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量取盐酸时仰视
G.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H.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第 8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2NaClO3+SO2=2ClO2+Na2SO4;213:64;
Na2SO4;
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还原剂;
低温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NaClO2受热易分解
18.【答案】CuSO4、BaCl2;
Ag++Cl-=AgCl↓;
A;
BaCO3、CaCO3;
Ca(OH)2;
;1.425×108g
第 9页,共 10页
19.【答案】0.1;0.3;
1:1;
24;
Cu2+;
Mg2++2NH3 H2O =Mg(OH)2↓+2 ;
Mg2+、Na+、Cl-、 ;0.2 mol/L
20.【答案】容量瓶规格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
D;
C;
2.1;A;
AE;
DFG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