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2026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
化学
第一~五单元
注意事项:共2大题,18小题,总分60分,作答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青花瓷是中国的传统名瓷,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青花瓷作为贸易商品出现在世界各地。青花瓷在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取土练泥 B.制坯成型 C.刻画纹样 D.入窑烧制
2.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将废旧电池深埋土壤中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把秸秆直接焚烧处理 D.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氦气可以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空气质量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加入块状固体
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各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电池在长时间、平稳运行的过程中,钴及其他几种能源金属发挥了关键作用。图1为钴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原子的中子数为27 B.钴的元素符号为CO
C.一个钴原子的质量为58.93 D.钴属于金属元素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红磷 河水 B.氯化钠 铜 C.液氧 冰水共存物 D.空气 氧化镁
7.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分子、原子均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C.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8.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的质量/g 16.9 0 2 a
A.a=9.6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丙可能是催化剂 D.每消耗24.5 g乙,生成16.9 g甲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探究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10.图像可以直观表达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等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B.电解水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将足量红磷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4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分别是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和D属于同种元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C为某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6时,则表示该微观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12.(4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和知识。
(1)姜夔曾写到“高花未吐,暗香已远”。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远”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壁画至今色彩依然鲜艳如初。壁画中的绿色来自氯铜矿、石绿、石青等,氯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其中铜元素为+2价,则x=_______________。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的“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___操作。
(4)《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曾青”即硫酸铜溶液,该炼铜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5分)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学习小组自制了如装置F所示家庭简易制氧机。若想监测产生O2的气流速率,需将装置F中的_______________(填“m”或“n”)端导管伸入水面以下。
14.(5分)工业上常用甲和乙制备丙和丁,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种;反应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4)生成物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5.(5分)拒马河是河北省唯一长年不断的河流。暑假期间,小明同学旅游,收集到了一瓶较为浑浊的拒马河的河水,并利用所学知识来获取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得到的液体B略呈淡淡的棕黄色且有异味,加入物质X后,得到无色、无臭的液体C,则物质X为_______________。
(3)通过操作②不仅能降低水的硬度还可以消毒杀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消毒杀菌。
(4)“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过滤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超滤膜等物质。
过滤棉的作用是除去水中_________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水中的Ca2+、Mg2+及重金属离子,经“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是__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16.(5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解水的装置中,电源的a端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由_______________。(填微观粒子名称)构成。
(2)该电解水的装置中,电源的b端为_______________极,将燃着的木条靠近与电源b端相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不相等。
【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加热后,红色粉末变为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天平示数不变 固体粉末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最终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最终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
实验结论 猜想1成立 猜想2成立 猜想1成立
【评价分析】三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猜想1正确。
【交流讨论】实验2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反思】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设计实验4:将蒸馏水加到酒精中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他同学认为该设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分)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消耗1 kg氢气平均可行驶150 km。请回答:
(1)行驶600 km的里程,理论上需要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kg。
(2)这些氢气燃烧产生水的质量是多少?(要求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