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铜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治理。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
A.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C. 滥砍乱伐森林树木 D. 随意开采矿产资源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加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 D. 量取液体读数
3.林林在冲泡铜仁抹茶时,能闻到抹茶特有的清香。下列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 抹茶中的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抹茶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分子和抹茶中的分子是同一种分子 D. 温度越高,抹茶中的分子间隔越大
4.DeepSeek技术团队在研发新一代计算机处理器时,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以提升芯片性能。GaN的物质类别是(  )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C. 红磷能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所以发生化合反应时一定有氧气参加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观察体积变化
B 验证蜡烛中含碳元素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
C 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装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D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燃烧,分析推理
A. A B. B C. C D. D
7.为探究不同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兴趣小组同学取负载不同物质的等量催化剂的固体小球各30粒放入如图1所示的四套装置里,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5%过氧化氢溶液20mL,测得200s内压强数据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B. 上述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是Fe2O3
C. 橡胶塞被冲出导致a、b瓶在60秒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到常压
D. 前50秒内,b、c、d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是因为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加快了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8.化学在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和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化学与生活。可以在包装袋中充入______以防腐。
(2)化学与健康。2025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______(选填“原子”、“单质”或“元素”)。
(3)化学与科技发展。我国“嫦娥”探月工程中,探测器的隔热材料需具备的性能______;月壤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利用其中某些成分将CO2、H2O转化为H2、CH4、O2等,可以为人类在月球上解决的问题有______。
9.近日,我国科学家团队在《科学》发表“原子抽提”技术论文。通过在铜-铂纳米颗粒中引入锡原子,利用几何效应和强相互作用,将嵌入铜体相的铂原子抽提至表面,形成稳定Pt-Sn结构,铂分散度达93%-97%,用量减少90%仍优于商业催化剂。该技术在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实现铂利用率近100%,破解行业成本与资源依赖瓶颈,为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1)丙烷分子和丙烯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
(2)丙烷(C3H8)在铂催化和低压高温下可转化为丙烯(C3H6)并产生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3)传统催化剂中,大量铂原子被包裹在颗粒内部。“原子抽提”技术的核心是改变了铂原子的______(填“种类”或“分布”),极大地提高了原子利用率;铂原子在反应后______不变;该技术说明微观粒子的特性______(答一点)。
(4)从资源利用角度分析,该技术的优势有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0.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______。
(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______。
(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
(5)同学们用如图2所示实验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的过程。将大试管浸入液氮3分钟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到木条熄灭;1分钟后再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比较实验现象,发现两支木条燃烧情况不同,其原因是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1.水是生命之源,广泛应用于生活、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开展了“生命之源——水”主题探究。
(1)探水:甲、乙两组同学用图1装置对水的组成进行了探究。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电解水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______,理论依据是______。
(2)净水:①甲组同学制作的净水器如图2所示。其中“超滤膜”可除去难溶性杂质,其工作原理与______(填操作名称)操作类似。椰壳活性炭可以消除异味、色素,利用的性质是______。
②海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乙组同学利用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净化,原理如图3所示,其中能通过的微观粒子是______,净化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海水中的钠离子是钠原子______电子形成的(填“得到”或“失去”)。
(3)用水: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但作用各不相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4)节水: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2.空气质量检测一般通过检测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价空气质量。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与使用实践活动。
活动一:认识质量指数
(1)如图1是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______。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2)如图2是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你认为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应该在哪些地点集中布设?______。
同学们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如表:
二氧化硫/μg 臭氧/μg 一氧化碳/μg
22.0 158.0 3.26
(3)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气态污染物是______。
活动三:进行实践
同学们调研发现附近有一家工厂长期采用燃煤的方式获得能量,于是猜测该废气中可能含有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煤燃烧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也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猜想一:废气中不含二氧化硫;猜想二:______。
(5)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
(6)作为学生,我们能在生活中为保护空气做的事情有______(答一点)。
13.同学们在学习空气成分后,用图1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发现结果远低于21%。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了实验。
(1)请补全图2中的思维模型______。
任务一:改进实验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的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和燃烧需要的最低含氧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物质名称 燃烧最低温度 燃烧最低含氧量
红磷 240℃ 8.8%
白磷 40℃ 3.2%
(2)同学们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用白磷按照图3进行实验改进。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推到5mL处,观察到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好;白磷燃烧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点燃白磷可以看到______;选择白磷的原因有______。
任务二:深度优化
从模型中“消耗氧气”的方法入手还可以将该实验精准化。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了解到铁生锈也可以消耗氧气。于是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向烧瓶中滴入2-3滴氯化铵溶液以加快反应,转动烧瓶使氯化铵溶液充分润湿三颈烧瓶内壁,然后取10克刚开封的“暖宝宝”贴中内芯成分放入三颈烧瓶中,振荡使其充分沾附在烧瓶内壁上,打开数据采集器,采集信息。图5是测得的压强和氧气浓度图像。
(3)0~20秒,压强增大的原因______。
(4)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表2,计算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表2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三颈烧瓶内空气 量筒内蒸馏水 量筒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2mL
(5)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对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的新认识是______。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氮气;
元素;
耐高温(或隔热性好);提供氧气和燃料
9.【答案】分子构成不同;
丙烷丙烯+氢气或C3H8C3H6+H2;
分布;质量和化学性质;微观粒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答案不唯一);
提高了铂的利用率,破解行业成本与资源依赖瓶颈
10.【答案】铁架台;
或;分解反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BC;
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沸点低先汽化,氮气不助燃,使木条熄灭;后续氧气汽化,氧气具有助燃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1.【答案】1:2;或H2OH2+O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①过滤;吸附性;②混合物;水分子;物理;失去。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B
12.【答案】轻度污染。
工厂附近(答案不唯一)。
二氧化氮(答案不唯一)。
废气中含二氧化硫。
收集一瓶废气,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含有二氧化硫,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没有二氧化硫。
绿色出行(答案不唯一)
13.【答案】密封。
松开手后,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产生大量的白烟;白磷燃烧所需最低含氧量更低,能将氧气消耗得更彻底。
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20.5%。
氧气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物质才会燃烧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