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年秋季高二第三次(期中)联考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BABD,DCBCD1.C【解析】LiFePO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不符合题意;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如镁、硅、铜等)熔合而成的金属材料,B项不符合题意;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Plastic,.CFRP)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材料,它由高强度的碳纤维作为增强体,以树脂(如环氧树脂)作为基体复合而成,C项符合题意;高纯铜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项不符合题意。2.B【解析】用盐酸和NaOH溶液探究中和滴定的实验中,用不到加热操作或温度较高的仪器,B项符合题意。3.A【解析】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2生成亚硫酸,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因此不会褪色,A项错误。4.B【解析】未给出溶液的具体体积,无法计算NH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1.8g15NH3(0.1ol)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B项正确;常温下,pH=12的C(OH)2溶液中c(OH)=0.01mol·L1,500mLpH=12的C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005NA,C项错误;一定条件下,1olN2与足量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6NA,D项错误。5.D【解析】升高温度会使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项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增大压强不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项错误;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从而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但是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C项错误;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2,会使H2的浓度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会向消耗H2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I2(g)的浓度减小,因此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项正确。6.C【解析】放电时,二氧化铅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放电时,H十向正极方向移动,B项正确;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一2e十SO一PbSO4,C项错误;充电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正确。7.D【解析】向N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酷酸溶液,无气泡产生:CH COOH+CO=CH3COO十HCO5,D项错误。8.B【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丙烷的相对能量低于生成物丙烯和氢气的相对能量,丙烷脱氢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催化剂1的决速步活化能(1.35eV)低于催化剂2的决速步活化能(2.20eV),活化能越低催化效果越好,故催化剂1比催化剂2催化效果好,B项错误:决速步是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大的步骤,使用催化剂1的历程中,各步活化能分别为:第一步(TS1)反应的活化能0.78eV-(-0.57eV)=1.35eV;第二步(TS2)反应的活化能1.07eV-(-0.15eV)=1.22eV,第三步(TS3)反应的活化能1.81eV-0.74eV=1.07eV,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是决速步骤,C项正确;图中对应的是单个C3H3(g)分子分解成C3H(g)和H2(g)的能量变化,而热化学方程式对应的是1molC3Hs(g)分解成C3H(g)和H2(g)的能量变化,即C3H(g)一C3H(g)+H2(g)△H=+2.16Na×10-2kJ·mol-1,故C3H6(g)+H2(g)=C3H3(g)△H=-2.16N×10-2kJ·mol1,D项正确。9.C【解析】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由图可知,滴定前读数为0.00mL,滴定后读数为26.10mL,因此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6.10L,A项正确;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证明有钾元素,B项正确;“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84”消毒液的pH,C项错误;MgCl2易水解,HCl可抑制镁离子的水解,则在HCl氛围中加热MgCl2·6H2O能制取无水MgCl2,D项正确。10.D【解析】Cl2和l2均能与水发生可逆反应:CL2+H2O一HC1+HCIO、L2+H2O一HI+HIO,①酸化(加入H2SO使pH=2~3)增大H浓度,抑制上述可逆反应,减少C2和12的消耗,从而获得更多I2,A正确。②中Cl2氧化I发生反应:Cl2+2I2CI+L2,生成1molL2消耗1molC2;⑤中KClO3氧化I厂(酸性条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1名格联考联合体2025年秋季高二第三次(期中)联考化学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其性能的提升离不开先进材料的应用。下列电动汽车部件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如B.铝合金车身骨架C.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车顶阳D.高纯铜导线製2.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在用盐酸和NaOH溶液探究中和滴定的实验中,无需关注的安全图标是制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将CO2持续通入饱和N2CO3溶液中,会有白色晶体析出C.将足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红色溶液逐渐褪色D.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一段时间后还会有红褐色物质生成4.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关反应为2NH,C1+Ca(OHD,研磨CaC2十2NH个十2H,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L1NHCl溶液中NHt数目小于2NAB.1.8g15NH3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3NaC.常温下,500mLpH=12的C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01NAD.一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6NA高二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HI(g)三H2(g)+L2(g)△H>0。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C.加人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人H2,平衡逆向移动,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6.铅酸蓄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二氧化铅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H+向正极方向移动二氧化铅铅H,SO,溶液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一2e一Pb2+D.充电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下列解释其应用或现象的方程式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A13++3HCO5一A1(OH)3V+3CO2个B.少量Na2O2和H2O反应制O2:2Na2O2+2H2O一4Na++4OH-十O2个C.实验室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Cu十4HNO3(浓)一Cu(NO3)2+2NO2个+2H2OD.向N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溶液,无气泡产生:2CH3COOH+CO =2CH3COO-+H2CO38.计算机模拟单个C3H3(g)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3H(g)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eV=1.6×10-19J;标*的是催化剂表面吸附的物种;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催化剂1TS32.14一催化剂2TS2TS31.81TSI1.07C,H(g)+2H*C,H.(g)+H,(g)0.780.741.35C,H,*+H*TS2C,H,(g)C,H.*0.31-0.150.41C,H.(g)+2H*0.00-0.57-0.06CH,*-0.68C,H,*+H*-1.25反应进程A.CH(g)CH6(g)十H2(g)是吸热反应B.催化效果:催化剂2>催化剂1高二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答案(高二11月期中联考).pdf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