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七中、八中、十一中、第十三高级中学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七中、八中、十一中、第十三高级中学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
高二化学
说明:本试卷共8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能量的转化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图中属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冰块在室外融化
C.新能源汽车在行驶 D.天然气蒸煮食物
A. A B. B C. C D. D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在食盐中加入KIO3
B 制取NH3时使用铁触媒催化剂
C. 医护人员冷藏存放“新冠”疫苗
D.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3.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下起了冰雹。下列有关水蒸气变成冰雹的过程中焓变和熵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恒温恒容时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到平衡时,继续充入O2,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的平衡常数不变
C.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97kJ/mol
D.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3(g),充分分解,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97kJ
5. 对于可逆反应3X(s) + Y(g)2Z(g) + 2Q(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X)=0.4 mol·L-1·s-1 B. v(Y)=5 mol·L-1·min-1
C. v(Z)=0.2 mol·L-1·s-1 D. v(Q)=6 mol·L-1·min-1
6.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 实验(c)中可以直接测定氢气的生成速率(mL/s)
D. 实验(d)可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石墨,s)=C(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就一定是吸热反应
C. 测定中和热时,将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盐酸溶液中
D. ,则的燃烧热()为
8.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B 打开健力宝,有大量气泡溢出
C. 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
D. 向盛有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9. 氢能是清洁能源之一,工业制取氢气涉及的重要反应之一是:,一定温度下,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0. COCl2(g)CO(g) +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增加CO浓度;③减压;④加催化剂;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 分解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吸热反应
B. 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C. 过程Ⅱ逆反应的活化能
D. 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2. 已知反应:(红棕色)(无色)。将一定量的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c为压缩注射器的过程 B. c→d为平衡正向移动的过程
C. c点与a点比,增大 D. e点:v(正)>v(逆)
13. 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s,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s)
B.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b:c=1:2
C. 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D. 12 s时,A的转化率为25%
14. 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的反应为 ,测得温度为、时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反应速率: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C. ,
D. 对应点的平衡常数:
15.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含金化合物催化乙烯加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渡态1比过渡态2更稳定
B. 若该反应生成液态,则反应的增大
C. 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的好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6. 一定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的消耗速率()、的消耗速率()、温度()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的消耗速率为
B. A,B,C三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C.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
D. 若投料改为通入和,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7. 学习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分不开的,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用盐酸、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示(已知: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密度近似为,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与水的相同为,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
编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盐酸 溶液
1 24.2 24.0 27.5
2 23.9 24.1 27.4
3 24.0 23.9 25.1
(1)简易量热计示意图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分析发现编号___________实验数据误差大,不予采用。
(2)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无需化简)。
Ⅱ.某小组用硫酸酸化的溶液设计下列几组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反应原理为。
实验编号 温度 0.2mol/LH2C2O4溶液体积/mL 0.001mol/LKMnO4溶液体积/mL V(H2O)/mL V(MnSO4)/mL 褪色时间
1 25 2 4 4 0 t1
2 T1 4 4 V1 0 t2
3 70 2 4 4 0 t3
4 70 2 4 3 1 t4
(3)①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T1=___________,t1 ___________ t2 (填“>”或“<”)。
②实验1、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实验3、4中t3> t4,则关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④实验4中,用高锰酸钾浓度变化表示从反应开始至溶液刚好褪色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用含t4的式子表示)。
(4)为了检测和混合溶液中的和,设计如下实验。
用溶液检测时,在一定酸度下能与反应,为了探究不同酸度对检测造成的影响,设计下列三组实验:分别向下列溶液中加入1滴溶液,现象如下表:
溶液 现象
实验Ⅰ 溶液蒸馏水 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Ⅱ 溶液硫酸 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Ⅲ 溶液硫酸 紫红色明显变浅
写出与稀硫酸酸化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结论:用溶液检测时,酸性越___________(填“强”或“弱”),越容易被氧化,对检测的干扰越大。
18. 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Ⅰ.
(1)如图是和反应生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示意图,图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
化学键
键能() 435 943
(2)①请写出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的键能(断裂键吸收的能量)___________。
(3)用催化还原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求:若还原生成和,则该反应的___________。
Ⅱ.处理、回收利用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A.处理大气污染物,如:
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可以用“”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4)①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
②第二步反应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由此推知,第二步反应速率___________第一步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合成甲醇,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5)___________;若要反应ⅱ正向自发进行,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更有利。
(6)反应ⅰ中,正反应速率为,逆反应速率为,、为速率常数,时,,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___________。
19.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工业上用氢气和氨气直接合成氨。
(1)固氮一直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要课题,有关热力学数据如下: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5 2000 25 350 400 450
平衡常数 0.1 1847 0.504 0.152
常温下,大气固氮的倾向___________工业固氮(填“大于”或“小于”)。
(2)时,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模拟一定条件下工业固氮:,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前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有关工业固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循环使用、可提高的产率
C.温度控制在左右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行
D.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压强越大越好
③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
④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再次往容器中加入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容器中物质的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研究表明某些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加快氨气的分解,某温度下,用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催化等浓度的氨气,测得氨气分解的初始速率(单位:)与催化剂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催化剂
初始速率 0.5 1.8 7.9 4.0 2.2 3.0
在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分解反应中的活化能最大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 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废气普遍含有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利用。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K1(平衡常数)
② K2(平衡常数)
③ K3(平衡常数)
(1)写出K3的表达式K3=___________,K2=___________(用含K1和K3的代数式表示)。
(2)下列叙述一定能说明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断裂4molC-H键的同时生成4molH-H键
B. 恒温恒容,CS2和H2浓度之比不再变化
C. 恒温恒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恒容绝热,不再变化
(3)列举两种可提高反应②中CH4平衡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
(4)在恒压密闭容器内,充入0.2molCS2(g)与0.4mol H2(g)只发生反应③,C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①请回答:比较压强:P2___________P1(填“>”“<”或“=”),维持温度不变,向A点状态的容器中充入氩气,CS2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B点处,容器体积为2L,则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L/mol(写出计算过程)。
③比较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___________(用KA、KB、KC表示)。
(5)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③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CS2的转化率a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
高二化学
说明:本试卷共8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度计 ②. 3
(2)
(3) ①. 25 ②. > ③. 温度 ④. MnSO4起催化作用 ⑤.
(4) ①. 5Fe2+++8H+=5Fe3++Mn2++4H2O ②. 强
【18题答案】
【答案】(1)254 (2) ①. N2(g)+3H2(g) 2NH3(g) H=-92 kJ/mol ②. 390
(3)a-3b (4) ①. FeO++CO=Fe++CO2 ②. 大于
(5) ①. -48.9 ②. 低温
(6)1.5
【19题答案】
【答案】(1)小于 (2) ①. 0.225 ②. B ③. 1.56 ④. 大于
(3)Fe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CD
(3)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H2S的浓度(任写2种或其他合理答案)
(4) ①. > ②. 不变 ③. 200 ④. KA=KB>KC
(5)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消耗的CS2增多,其转化率增大,但当该反应达到平衡之后,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CS2的转化率又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