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部分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部分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
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大量砍伐森林树木
C.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一作燃料
B.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C.氢气密度小且稳定一作氦气球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0
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B.量取9mL液体
60
-40
20
d 9mL
C.滴加试剂8
D.连接仪器
桌面

mimm
4.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38 Sr
B.Sr可表示1个锶原子、锶元素

C.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8
87.62
D.锶是一种金属元素
5.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试管,后将导管伸人水中
B.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称量12.5g药品时,先加10g砝码并移动游码至2.5g,再加药品至平衡
D.给试管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后均匀受热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和化学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以复原一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1个水分子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一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隔变小
完成7~8小题。
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1是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
内气压变化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
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第1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压强
传感器
弹簧夹
温度
传感器
压强Pafa
空气
红磷
水七
时间/s
图1
图2
7.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
B.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红磷熄灭的是c点
D,若b、c点之间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上升的水位高度会高于理论的水位高度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表示正确的是
(
02
电子
21%
其他成
A.原子
原子核
质子原子结构
B
分:1%空气组成
中子
(按体积计)》
N2:78%
元素种类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
○0
四个氧原子模型

铁铝其他
10.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失去
聚集
四二个电子@

聚集
得到
钠离子个数:X个数=1:1
聚集
个电子

氟化钠
氟气
A.O表示1个氯气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
B.图中物质只有氯化钠
C.由图可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D.X的符号是CI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与
C.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第2页(共4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