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泰安二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的对应关系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
C. 道尔顿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 拉瓦锡提出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2. 安全意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钠着火时,不能用大量水扑灭
B. 不慎将强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稀溶液冲洗
C. 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放回原试剂瓶
D.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往地势较高处走
3. 曹植在《七步诗》中写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诗文中所说的“漉”与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最相近是
A. B. C. D.
4. 用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 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B. 标准状况下,11.2L 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
C. 1.8g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 0.1mol·L-1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2NA
5. 下列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C. 转移溶液 D. 定容
6. 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 AlCl3 B. FeCl3 C. FeCl2 D. CuCl2
7.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B. 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存放 D. 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8.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常温常压下,1g 和14g 的体积相同;
③28g CO的体积为22.4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正比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9.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mL-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A. B. C. D.
10. 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
B. 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O2
C. 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
D. 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I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 用图Ⅱ所示的方法闻的气味
C. 图Ⅲ中有棕黄色烟产生
D. 图Ⅳ中,若气球干瘜,则可证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
12. 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
A. 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SO浓度之比为3∶1∶3
B. 将1mol·L-1的NaCl溶液和0.5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0.75mol·L-1
C. 将100mL 5mol·L-1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 标准状况下,22.4 LHCl溶于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溶液红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B 将碳酸氢钠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有
C 某盐溶液,向其中注入足量的盐酸,如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盐一定是碳酸钠
D 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试剂中 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14. 某小组同学探究和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Ⅰ 实验Ⅱ
A. 实验Ⅰ,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实验Ⅱ,方框中的试剂a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实验Ⅱ中,一段时间之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细小晶体析出
D. 等物质的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更多
15. 某同学将、、三种固体溶于水配得溶液W,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如图1所示。取100mL混合溶液加水稀释,测得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X离子是,Y离子是
C. 溶液W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D. 固体溶解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1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2.24L由、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_g。
(2)1L由KCl、、形成的植物营养液中,,,,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19 g 与______g 中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4)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8,在相同条件下,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5)液态化合物在中恰好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测得生成物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0.672 L,密度为。
①则反应前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②若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Y元素为______(填元素名称)。
(6)某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隔板(厚度忽略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左、右两侧温度相同)。左侧充入1 mol氦气;右侧充入CO和NO的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为1.6 mol。则左右两室体积比为______。
17. 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F、G、H,满足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F为气体单质,A呈黄绿色,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B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H: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由于D不易于保存,故生产生活中往往用A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易于保存运输的固体,其在潮湿空气中可以反应生成D,请写出后面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18.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实验,同时还可收集到。已知C中试剂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B中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反应后B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和。
(5)(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溶液。
A.氯化钡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钡
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二成立。根据此猜想,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9. 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 g·cm-3的浓盐酸来配制460 mL 0.1 mol·L-1的稀盐酸。可供选择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序号),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经计算,需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mL(保留1位小数)。现有①10mL、②20 mL、③5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填序号)。
(4)配制溶液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量取,②计算,③稀释,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_______(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是_______(填序号)。
①洗涤量取浓盐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稀释后的盐酸溶液未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20. 膨松剂反应时单位质量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膨松剂的该项指标,设计了以下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各装置中的气体吸收剂皆为足量)。
【资料】
a.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盛装碱石灰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热前鼓入氮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实验中称取膨松剂6.0g,反应后D装置增重1.32g,该膨松剂的该项指标为_______。
泰安二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14 Na-23 S-32 Cl-35.5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2.8 (2)0.3
(3)17 (4)23.6 g/mol
(5) ①. 0.03 mol ②. 硫
(6)5:4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Na2O2 ②. NaCl
(2) ①. Cl2+H2OHCl+HClO ②. 2 Na2O2+2H2O=4NaOH+O2↑ ③. 2HClO2HCl+O2↑
(3)Ca(ClO)2 +CO2+H2O =CaCO3↓+2HClO
【18题答案】
【答案】(1)饱和NaHCO3溶液
(2)2Na2O2+2CO2=2Na2CO3+O2
(3) ①. 吸收CO2 ②. CO2+2NaOH= Na2CO3+H2O
(4)过氧化钠 (5) ①. A ②. Ba2++ CO=BaCO3↓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BE ②. 胶头滴管,玻璃棒
(2)验漏 (3) ①. 4.2 ②. ①
(4)⑤⑥⑦④ (5)①②⑤
【20题答案】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①. 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 ③. 碱石灰 ④.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 ⑤. 偏大 ⑥. 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