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讲 透镜的应用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案(含答案)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苏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讲 透镜的应用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案(含答案)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苏科版)

资源简介

第2讲 透镜的应用 人眼看不见的光
考点通关 直击考什么
考点1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投影仪(如图所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原理制成的。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原理制成的;为了胶片上像大些,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应该③_ _ _ _ ,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该④_ _ _ _ 。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⑤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原理制成的。
考点2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⑥_ _ _ _ ,远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⑦_ _ _ _ ,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成像示意图
矫正方法 佩戴⑧_ _ _ _ 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佩戴⑨_ _ _ _ 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矫正示意图
考点3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都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物体成⑩_ _ _ _ 、 _ _ _ _ 的 _ _ _ _ 像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 _ _ _ 、 _ _ _ _ 的 _ _ _ _ 像
考点4 人眼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特点 热效应强,可以用来遥控 消毒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等
应用 遥控器、红外线体温计、夜视仪等 灭菌、验钞、防伪等
夯基综合练
1.如图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苏科图3-29(a)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左右
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物体到镜头(凸透镜)的距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成倒立、_ _ _ 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给小芳先拍了一张全身像再拍半身像,拍半身像时应_ _ _ _ 小芳,同时应将镜头向_ _ _ _ 底片的方向移动。(后两空均选填“远离”或“靠近”)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考向命题点1
考题常以照相机、录像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等为背景,主要考查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大小的调节。
1.[2023常州]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张嘉奇等同学用照相机拍到“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的照片,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拍照时像距( )
A.略小于 B.略大于 C.略小于 D.略大于
易错
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由于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物距)很大,导致像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很小。
2.[2024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3.[科学论证2024淮安节选]凸透镜成像规律被广泛应用于摄像器材中,小明发现手机无需像数码相机那样“调焦”,也能获得清晰的像。他将手机拿到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最接近(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像距/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A. B. C. D.
4.[2024连云港]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 _ _ _ 。 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_ _ _ _ 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妙招
像大小调节的依据:物体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像变大,像距变大。
命题点2 视力的缺陷和矫正★★☆
考向命题点2
视力的缺陷和矫正的内容常融合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填空或实验中。
妙招命题点2
1.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眼睛厚,会聚能力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近厚,像前,凹矫正)
2.远视眼晶状体比正常眼睛薄,会聚能力弱,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远薄,像后,凸矫正)
5.[2025苏州一模]水透镜在图甲位置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_ _ _ _ 的实像。抽水后光屏上的像不再清晰,在透镜前放一副眼镜,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清晰,这就是_ _ _ _ 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甲、乙两图中的眼镜_ _ _ _ (是/不是)同一种透镜。
6.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中虚线圆圈部分当作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_ _ _ _ (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_ _ _ _ _ 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佩戴_ _ _ _ _ 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命题点3 人眼看不见的光★☆☆
考情命题点3
江苏中考中时有出现,主要涉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点和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2025常州]为寻找地震后被掩埋在废墟里黑暗环境下的生还者,新加坡工程师利用蟑螂体型小、喜好在黑暗缝隙内爬行的特点,打造半机械搜索蟑螂。为探测生还者,应在蟑螂背部固定微型( )
A.可见光照相机 B.红外线照相机
C.紫外线照相机 D.超声波成像仪
综合提升
视力缺陷和矫正的实验模拟
提升技巧
1.近视眼镜运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远处物体的像距变大,呈现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运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使近处物体的像距变小,呈现在视网膜上。
2.水透镜模拟晶状体:以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为基础,注水时水透镜变凸,像会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相当于近视眼;抽水时水透镜变平,像会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相当于远视眼。
8.[2025无锡模拟]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小白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第8题图
A.此时“水透镜”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B.若用注射器向水膜里注入适量的水,此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
C.小白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像成在视网膜前,需要佩戴一个合适的凸透镜,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会向上移动
9.[2023盐城节选]如图所示,用焦距为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_ _ _ _ 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_ _ _ _ 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_ _ _ 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第2讲 透镜的应用 人眼看不见的光
考点通关 直击考什么
考点1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倒立、放大的实像
2.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些; 大些
3.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2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
太强; 太弱; 凹; 凸
考点3 显微镜和望远镜
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缩小; 实
考点4 人眼看不见的光
夯基综合练
1.A
2.大于二倍焦距; 缩小; 靠近; 远离
命题研究 聚焦怎么考
命题点1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B
2.A 3.D
4.10; 远离; 小于
命题点2 视力的缺陷和矫正★★☆
5.缩小; 远视; 不是
6.变薄; 近视眼; 凹透镜
命题点3 人眼看不见的光★☆☆
7.B
综合提升
8.C
9.左; 右; 近视
[解析]图中物距,则像距应处于和之间,即像的位置应在和刻度线之间,而图中像的位置在刻度线处,由此可知应向左移动光屏;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即像距不变,此时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可以将物距调至等于,即蜡烛应位于刻度线处,由图可知应将蜡烛向右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透镜,达到增大像距的目的,因此可知应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近视眼镜片。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