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中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卷第II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选题(共45分)1.下列“诗、情、画、意”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中淘金”是物理变化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过程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置换反应D.“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形成丁达尔效应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硫酸、纯碱、食盐 B.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C.碳酸、乙醇、碳酸钙 D.硝酸、氢氧化铜、生石灰3.硫(S)元素约占地球总质量的1.9%,广泛分布并循环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以及地球内部各圈层,硫的单质有S2、S4、S8等多种分子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B.S2、S4、S8互为同素异形体C.S8转化为S4、S2属于化学变化 D.不论哪种硫分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SO24.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CCO2H2CO3CaCO3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D.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5.纳米材料是一类微粒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将纳米分散到水中,能形成外观均匀的分散系。下列对该分散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加入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C.在静置状态下很快就会形成沉淀 D.纳米不能透过半透膜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7.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B.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C.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CuSO4溶液D.Na2CO3溶液+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B.、、、C.、、、 D.、、、9.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10.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B.氯水久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C.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D.新制氯水为浅黄绿色,原因是溶解了 Cl2分子11.“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作氧化剂 B.HCl发生了氧化反应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1:212.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①锌 ②银 ③钠 ④铁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13.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 B.KCl、MgSO4C.KCl、CaCO3 D.MgSO4、NaCl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③是淡黄色物质,是白色物质④可作供氧剂,而不可⑤和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15.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是,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价B.b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C.包含和,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D.若是,其晶体溶于水时伴随着吸热现象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0分)A、B、C、D、E、F六种物质都含有钠元素,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以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 ;B ;C ;D ;E ;F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盐酸 。17.(15分)下图是Fe、CuO、H2SO4、CuSO4、Cu(OH)2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u ;B→C 。(3)写出B物质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以上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到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5)以Fe、CuO、H2SO4三种物质为原料,写出一种方法制取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8.(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 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 。(同上)(3)①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19.(17分)下列装置可以用来制备氯气,请根据装置回以下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2)Cl2的收集方法是 。(3)A装置中导出的气体有 等。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4)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5)验满的方法:①将 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 ,则证明已集满。②将 试纸靠近盛 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 ,则证明已集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