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师大版八上数学中期检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北师大版八上数学中期检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北师大版八上数学中期检测试卷
(范围:第1-3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使函数y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的立方根是±4
B.的相反数是
C.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和1
D.的绝对值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m)和点B(n,﹣2)关于x轴对称,则(  )
A.m=2,n=3 B.m=﹣2,n=3 C.m=﹣2,n=﹣3 D.m=2,n=﹣3
4.下列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5.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0.15 C. D.
6.估计的值(  )
A.在1和2之间 B.在2和3之间
C.在3和4之间 D.在4和5之间
7.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若在某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兵”位于点(﹣1,3),“炮”位于点(﹣5,1),则“帅”位于点(  )
A.(﹣1,﹣1) B.(﹣3,0) C.(1,1) D.(3,0)
8.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是(  )
A.1,2, B.3,4,5 C.5,7,12 D.6,8,10
9.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较大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69和144,则最小正方形A的面积是(  )
A.5 B.12 C.13 D.25
10.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离地AB=2.1米,当人体进入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门就会自动打开.一个身高1.6米的学生CD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1.2米的地方时(BC=1.2米),感应门自动打开,则人头顶离感应器的距离AD等于(  )
A.1.2米 B.1.3米 C.1.5米 D.2米
11.勾股定理是人类数学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工具也是数形结合的组带之一,如图,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E=1m,将它往前推6m至C处时(即水平距离CD=6m),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CF=4m,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AC的长是(  )
A. B. C.6m D.
12.如图杨辉三角给出了(a+b)n(n=1,2,3,4…)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系数规律.例如,此三角形中第3行的3个数1,2,1恰好对应着(a+b)2=a2+2ab+b2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第4行的4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a+b)3=a3+3a2b+3ab2+b3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依此规律,(a+b)6的展开式中a3b3项的系数是(  )
A.6 B.10 C.15 D.2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9的平方根是     .
14.比较大小:     (填“>”或“<”).
15.如图,面积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数轴上,且表示的数为﹣1,若以A为原点,A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点E在点A的右边,则数轴上点E所表示的数为     .
16.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垂足为点D,AB=2,AC=4,则AD的长为     .
17.已知点P(m,n),且mn>0,m+n<0,则点P在     象限.
18.如图1,小明按照体育老师教的方法确定适合自己的绳长:一脚踩住绳子的中央,手肘靠近身体,两肘弯屈90°,小臂水平转向两侧,两手将绳拉直,绳长即合适长度.将图1抽象成图2,若两手握住的绳柄两端距离约为1m,小臂到地面的距离约1.2m,则适合小明的绳长为    m.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计算:.
20.(1)已知x+12的算术平方根是4,2x+y﹣6的立方根是3.求4xy的平方根;
(2)设a、b、c都是实数,且满足,求a2+2b+c的算术平方根.
21.如图,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轴上,另一边经过点P(2,2),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22.综合实践小组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进行了两次实验,如图1,第一次绳子沿旗杆下垂到点B,测量多出的绳子长度BC为2米.如图2,第二次绳子斜拉直后至末端点F位置,测量点F到地面的距离FD为1米,以及点F到旗杆AB的距离FE为9.6米,请你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旗杆的高度.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1,1),B(4,2),C(3,4).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点A′,点B的对应点是点B′;
(2)请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并求出△A′B′C′的面积.
24.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为:;第2个等式为:;第3个等式为:;…根据等式所反映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第4个等式为     ;
(2)猜想:第n个等式为     (n为正整数);
(3)根据你的猜想,计算:.
25.“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赵爽为中国古代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独特风格树立了一个典范.
(1)如图1,某同学制作了一个“赵爽弦图”纸板,设AH=a,BH=b,AB=c.
①请你利用图1验证:a2+b2=c2;
②若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3,小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7,求ab.
(2)如图2,在一条东西走向河流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且CH⊥AB.测得CH=0.8千米,HB=0.4千米,求新路CH比原路CA少多少千米?
(3)已知在△ABC中,AC=10,BC=17,AB=21,求△ABC的面积.
26.【具体问题】
如图1,是由6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所搭建的几何体,一只电子蚂蚁从点A出发,沿几何体的表面爬到点B,怎样走爬行的路线最短?
【方案设计】
为了研究其爬行的最短路线,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1)观察发现
观察发现,蚂蚁从A点出发,为了走出最短路线,根据“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知识,并结合展开与折叠原理,一共有3种不同的爬行路线.
①填空:图2是由     面与     面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图3是由     面与     面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填“前”“后”“左”“右”“上”)
②画图:小明已经画出了其中两种,请在网格之中补充出第3种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并画出相应的最短路线即线段A3B3.
(2)比较验证
③请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比较A1B1、A2B2、A3B3三种路线的长短.(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3)得出结论
④线段A1B1,A2B2,A3B3中最短的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解:根据题意得:x+3≥0,
解得:x≥﹣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熟记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2.【考点】实数的性质;平方根;立方根
【分析】根据立方根,相反数,平方根和绝对值的意义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
解:A.64的立方根是4,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的相反数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的绝对值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立方根,相反数,平方根和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自的意义.
3.【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求解.
解:∵点A(﹣3,m)和点B(n,﹣2)关于x轴对称,
∴m=2,n=﹣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A.,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
B.2,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是最简二次根式,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D.3,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5.【考点】无理数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求解.
解:只有是无理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关键.
6.【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先估算出的范围,然后再得出的范围即可.
解:∵,
∴,
∴,
∴的值在2和3之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掌握利用“夹逼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7.【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根据“兵”与“炮”的坐标即可判断原点和坐标轴的位置,从而可求“帅”的坐标.
解:∵“炮”位于点(﹣5,1),“兵”位于点(﹣1,3),
∴“帅”的坐标为(﹣3,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8.【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A、12+2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52+72≠12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62+82=10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
9.【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解:如图,在Rt△DEF中,DE2=DF2﹣EF2=169﹣144=25,
则最小正方形A的面积是2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10.【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构造Rt△ADE,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度即可.
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AB=2.1米,BE=CD=1.6米,ED=BC=1.2米,
∴AE=AB﹣BE=2.1﹣1.6=0.5(米).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到:(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线段AD的长度.
11.【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设绳索AC的长是xm,则AB=xm,求出AD=AB+BE﹣DE=(x﹣3)m,然后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设绳索AC的长是xm,则AB=xm,
∵DE=FC=4m,BE=1m,
∴AD=AB+BE﹣DE=x+1﹣4=(x﹣3)m,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D2+CD2,
即x2=(x﹣3)2+62,
解得:x,
即绳索AC的长是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数学常识
【分析】根据杨辉三角中每行数字与(a+b)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解:由题知,
从第三行开始,杨辉三角中每一行的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数都是1,其余数为其肩上的两数之和,
则(a+b)5的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依次为:1,5,10,10,5,1;
(a+b)6的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依次为:1,6,15,20,15,6,1;
因为a3b3为(a+b)6展开式中的第四项,
所以a3b3的系数是20.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的规律及数学常识,能根据题意得出杨辉三角中每行数字与(a+b)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考点】平方根
【分析】运用平方根和平方间的互逆关系进行求解.
解:∵(±3)2=9,
∴9的平方根是±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平方根的求解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平方根和平方间的互逆关系.
14.【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先估算的大小,进而估算的大小,然后根据同分母两个数比较,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进行比较即可.
解:∵,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如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15.【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AB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
解:由题意可知:,
又∵点E在点A的右边,
∴点E所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是关键.
16.【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
解:在Rt△ABC中,∠BAC=90°,AB=2,AC=4,
由勾股定理得:BC2,
∵S△ABCAC ABBC AD,
∴AD,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17.【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以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确定出m、n的正负情况,再根据各象限的坐标的特点解答.
解:∵mn>0,
∴m、n同号,
∵m+n<0,
∴m<0,n<0,
∴点P(m,n)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判断出m、n都是负数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8.【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如图,过A作AD⊥BC于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如图,过A作AD⊥BC于D,
∵AB=AC,
∴BDBC(m),
在Rt△ABD中,AD=1.2,
∴AB=AC1.3(m),
∴绳长为1.3×2=2.6(m);
故答案为:2.6.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先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方、化简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除法,再进行加减法计算即可.
解:原式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知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考点】立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x和y的值,进而求出4xy的值,即可求出它的平方根;
(2)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c的值,进而求出a2+2b+c的值,即可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
解:(1)∵x+12的算术平方根是4,2x+y﹣6的立方根是3,
∴x+12=16,2x+y﹣6=27,
∴x=4,y=25,
∴4xy=4×4×25=400,
∴4xy的平方根是±20;
(2)∵,
∴2﹣a=0,a2+b+c=0,c+8=0,
∴a=2,b=4,c=﹣8,
∴a2+2b+c=22+2×4+(﹣8)=4,
∴a2+2b+c的算术平方根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1.【考点】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点的坐标
【分析】过点P作PA⊥x轴,垂足为A,根据垂直定义可得∠PAO=90°,再根据已知可得:OA=2,AP=2,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P=4,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过点P作PA⊥x轴,垂足为A,
∴∠PAO=90°,
∵点P(2,2),
∴OA=2,AP=2,
∴OP4,
∴sinα,cosα,tanα,
∴sinα,cosα,tanα.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点的坐标,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2.【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设旗杆AB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AF为(x+2)米,在Rt△AEF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设旗杆AB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AF为(x+2)米,
由题意可知,BE=FD=1米,FE=9.6米,AE=AB﹣BE=(x﹣1)米,
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AE2+EF2=AF2,
即(x﹣1)2+9.62=(x+2)2,
解得:x=14.86,
答:旗杆AB的高度为14.86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3.【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2)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
(2)A′(1,﹣1),B′(4,﹣2),C′(3,﹣4),
△A′B′C′的面积=3×31×32×31×2.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1)根据分母有理化规律,直接写出即可;
(2)根据分母有理化规律,直接用含n的等式表示即可;
(3)根据分母有理化规律,分母有理化后可以合并消项,结果﹣1.
解:(1)根据规律,第四个等式为:,
故答案为:;
(2)根据规律,第n个等式为:;
故答案为:;
(3)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主要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分式分母有理化的.
25.【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分析】(1)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整理即可解答;
②利用①中发现的结论求解即可;
(2)设AB=AC=x千米,则AH=AB﹣BH=(x﹣0.4)千米,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x=1,即CA=1千米,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解答;
(3)如图:作CH⊥AB,垂足为H,设AH=y,BH=AB﹣AH=21﹣y,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得y=6,即AH=6;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得CH=8,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1)①证明:∵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a,
∴S小正方方形=(b﹣a)2,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4ab=2ab,
∴S正方形ABCD=(b﹣a)2+2ab=a2+b2,
∵S正方形ABCD=c2,
∴a2+b2=c2;
②解:∵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3,小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7,
∴a2+b2=c2=169,b﹣a=7,
∴(b﹣a)2=a2+b2﹣2ab=49,
∴2ab=120,
∴ab=60;
(2)解:设AB=AC=x千米,
∴AH=AB﹣BH=(x﹣0.4)千米,
在Rt△ACH中,由勾股定理得:CA2=CH2+AH2,
∴x2=0.82+(x﹣0.4)2,
解得:x=1,
∴CA=1千米,
∴CA﹣CH=1﹣0.8=0.2(千米).
答:新路CH比原路CA少0.2千米;
(3)解:如图3,在△ABC中,AC=10,BC=17,AB=21,作CH⊥AB,垂足为H,
设AH=y,则BH=AB﹣AH=21﹣y,
在Rt△ACH中,由勾股定理得:CH2=CA2﹣AH2,
在Rt△BCH中,由勾股定理得:CH2=CB2﹣BH2,
∴CA2﹣AH2=CB2﹣BH2,即102﹣y2=172﹣(21﹣y)2,
解得:y=6,
∴AH=6,
∴CH8,
∴S△ABCAB CH8×21=8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成为解题的关键.
26.【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垂线段最短;勾股定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分析】(1)①根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求解;
②根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作图;
(2)根据作线段根据已知线段的基本作法作图;
(3)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求解.
解:(1)①图2是由上面与右面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图3是由前面与下面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
故答案为:上,右,前,下;
②如图3:线段A3B3即为所求;
(2)③如图2所示;
(3)④∵A1B1>A3B3>A2B2,
故答案为:A2B2.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的应用与设计,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