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类型:A、B卷A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S:32一.单选题(25道,共30分,其中前20题每题1分,后5题每题2分)1.1.化学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化学成就的是A.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既定轨道B.科学家因发现“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获得诺贝尔奖C.中科大潘建伟团队成功研制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D.科学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B.冰和干冰 C.氧气和臭氧 D.液氢和氢气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后制得的一种碘化银溶胶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碘化银胶体带正电荷B.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碘化银胶体中的硝酸钾溶液C.碘化银溶胶中,胶体粒子的直径为D.碘化银固体与水混合形成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4.分类是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及相关性质不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类别 相关性质A 碱性氧化物 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碱B Fe 金属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C 碳酸盐 能够与强酸反应生成D 酸性氧化物 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可以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B.碳酸钡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碳酸钡是电解质C.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D.氯化氢、乙醇液态时都不导电,因此它们都是非电解质6.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产物是非电解质C.B点时,与恰好完全反应D.BC段溶液中、、和可以大量共存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中:、、、B.无色溶液中:、、、C.碱性溶液中:、、、D.酸性透明溶液中:、、、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C.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D.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B.C. D.10.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公认的一种安全、高效、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反应过程中易被还原为Cl-。制取二氧化氯的方法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H2SO4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B.NaClO3是氧化剂C.ClO2具有氧化性D.生成1个ClO2分子时转移2个电子11.下列关于焰色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不同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焰色B.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直接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光的干扰D.实验时,直接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证明溶液中只有Na+,没有K+。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涉及含钠物质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B.溶液C.溶液溶液D.溶液溶液溶液1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钠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B.钠比铁活泼,可以利用钠将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C.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D.可用溶液鉴别溶液和溶液1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二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B 液氯储存在钢瓶中 Cl2能与Fe反应生成FeCl2 Ⅰ对;Ⅱ对;无关系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关系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关系15.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其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漂白粉是混合物B.检验Cl2中是否混有HCl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C.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D.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16.下列实验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B.收集Cl2 C.除去Cl2中的 D.检验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17.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后,对下面的装置图有以下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可以根据a布条不褪色,b布条是否褪色,推断氯气能否与水反应B.最后烧杯中盛放的液体可以是烧碱溶液C.两种有色布条的位置不可以互换D.干燥的有色布条a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b 能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18.很多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有氮气或二氧化碳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相同体积的食品包装袋内分别填充同温、同压的N2和CO2,则其中的N2和CO2具有相同的A.质量 B.原子数 C.密度 D.物质的量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含有的氢原子数为C.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为D.在标准状况下,和60mL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20.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B.可能含有、C.一定含有、D.可能含有、21.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A.称取12.5 g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B.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浓度之比为:1:2:3C.将100 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D.将浓度为2 mol/L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为 0.1 mol/L22.①Cl2+2FeCl2=2FeCl3;②2Fe3++2I-=2Fe2++I2;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Fe3+、I2、CoCl2B.氧化性:Co2O3C.根据反应①②可以推测反应:Cl2+2KI=2KCl+I2可能发生D.在反应③中HCl作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全部被氧化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个原子;③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碳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2 g;⑤CO2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CO2分子的质量;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⑦0.012kg中含有的数目为1 mol。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全部24.下图为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和⑥均可以通过溶液与反应实现B.在发生反应④和⑤时,均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C.碳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反应③和⑧生成氯化钠D.金属钠露置在潮湿空气中,最终会变为氧化钠2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3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26.取一定量Fe2O3粉末加入适量某浓度的盐酸中,得到呈棕黄色的饱和FeCl3溶液,利用此溶液进行系列实验。完成下列题目:(1)在小烧杯甲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 mL该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立即停止加热,即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利用胶体的 来验证有Fe(OH)3胶体生成且操作最简便。在制备胶体过程中,是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 (填“是”或“否”)(2)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运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___________。A.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B.江河入海口,容易形成三角洲C.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D.氯化铁可以用于止血(3)如图是某次提纯Fe(OH)3胶体操作的微观图示。①提纯的方法称为 。27.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其中还原剂是 。(2)亚硝酸钠会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作用,将氧化为,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而使人体中毒。一旦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立即注射美蓝溶液进行治疗,则美蓝溶液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3)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工业上次磷酸()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①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中,Ag被(填“氧化”或“还原”)。②是一元弱酸,则其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计算题(共6分)28.取10.6gNa2CO3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求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若取出20.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B卷四、综合填空(共16分)29.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B.C. D.(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最终既有气体又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金属钠投入溶液中 B.投入溶液中C.投入溶液中 D.投入到溶液中(3)过氧化钠有着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因而具有广泛的用途,如作为漂白剂、印染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剂、潜艇中供氧剂等。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请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数目与方向 。当有5 mol 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0.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个氨分子含 mol 。(2)标准状况下,11.2 L 含有的电子数为 。(3)标准状况下,1.5 mol H2和CH4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4)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R的摩尔质量为 。五、实验探究题(12分)31.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收集氯气,并进行氯水中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1)实验室制备Cl2。装置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氯水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H2O,可制得氯水。写出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此时装置Ⅳ中蘸有NaOH 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其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验证氯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①如图是用强光照射密闭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下列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与图像相符的是 (填字母)。a.溶液漂白能力 b.氢离子浓度 c.溶液的颜色 d.氧气体积分数②据此数据,可分析得到HClO在光照下分解的反应为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五、实验探究题(12分)32.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离子,且每种离子的个数一样多。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该溶液的成分。(1)通过观察,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填写离子符号)。为鉴别该溶液的成分,对该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③将②得到的浊液过滤,再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实验①证明溶液含有 。(3)写出实验②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实验③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5)结合上述实验,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1 2 3 4 5 6 7 8 9 10B C B D B C D B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D D B C D D B A21 22 23 24 25B C D D C26题(1) 红褐 丁达尔效应 否C (3)渗析27题(1)C (2)还原性 (3)(4) +1 还原 H3PO2+NaOH=NaH2PO2+H2O28题(1)1mol/L (2)500.0mL或0.5L29题(1)A (1分) (2)D(1分)(3)1:2 5NA30题0.2 (2)9NA (3)33.6L (4)32 g/mol31题(1)Cl2+H2OH++Cl-+HClO 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环境。2OH-+Cl2=ClO-+Cl-+H2O(4) bd 2HClO= 2HCl+O232题(1)Cu2+ (2)H+ (3)Ba2++=BaSO4↓(4)Ag++Cl-=AgCl↓(5) H+、、Mg2+、Cl- Na+、2e2Na,d+2C0,=2Na,C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考试.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