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测试卷(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测试卷(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三章测试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CaCO3 B. CH3COOH
C. 蔗糖 D. Cu
2. 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 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B. 氯化铵溶液可用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明矾在生活中常用作净水剂
3. 在0.1 mol/L醋酸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c(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热 B. 加入少量水
C. 加入少量盐酸 D. 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4. 已知:25 ℃时,水存在电离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平(OH-)减小
B. 将水加热,pH减小,溶液显酸性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平(H+)减小
D.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固体,c平(H+)增大,Kw不变
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NaOH分别与pH均为4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小
B. 室温下,0.05 mol/L硫酸溶液和0.1 mol/L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pH=5,则醋酸溶液所加水的体积更大
C. 室温下,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 室温下,pH=4的硫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6. 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强碱溶液与pH=1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与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 1∶9 B. 11∶9
C. 9∶1 D. 9∶11
7. 相同温度下,HY、HZ两种一元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酸 HY HZ
电离常数Ka 9×10-6 1×10-2
A. 两种酸的强弱关系:HY>HZ
B.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 相同温度下,0.1 mol/L NaY、NaZ溶液,NaZ溶液的pH更大
D. 相同温度下,1 mol/L HZ溶液和0.1 mol/L HZ溶液中,前者Ka(HZ)更大
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中的铝离子易水解,常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B.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
C. 配制FeCl3溶液时需在溶液中加入盐酸以防止Fe3+水解
D. 冰柜能延长肉类保质期,主要是因为冰柜隔绝了空气
9. 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②④
10. 常温下,H2CO3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α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正常人的血液的pH在7.35~7.45,由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可知,pH=6.1+l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c表示c(CO)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
B. H2CO3的Ka1的数量级为10-7
C. 当血浆中c(HCO)增大时,pH一定显著增大
D. 当血浆的pH=7.1时,则发生酸中毒,此时c(HCO)是c(H2CO3)的10倍
11.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的pH>1
B. b点时,c(H+)+c(Na+)=c(CH3COO-)+c(OH-)
C. c点时,V(NaOH)<20 mL
D. 反应过程中的值不断减小
12. 298 K时,在20.00 mL 0.10 mol/L氨水中滴入0.10 mol/L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NH3·H2O的电离常数Kb=1.8×10-5,≈1.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0 mL
C. M点处的溶液中:c(NH)=c(Cl-)=c(H+)=c(OH-)
D. N点处的溶液中:pH<12
13. 在常温下,下列关于表中4种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 H2SO4溶液
pH 11 11 3 3
A. 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B. 分别取1 mL稀释至10 mL,4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H)>c(SO)>c(H+)>c(OH-)
D. 若将a L溶液④和b L溶液②混合后pH=4,则a∶b=11∶9
14. 铬酸银(Ag2CrO4)微溶于水,作化学试剂。常用作分析试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电镀、卤化物滴定确定终点的指示剂等。在t ℃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l的Ksp=1.8×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
B. 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
C. t ℃时,Ag2CrO4的Ksp为1×10-8
D. t ℃时,将0.01 mol/L 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 KCl和0.01 mol/L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Cl-先沉淀
15.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苏打溶液中:K+、Na+、Cl-、ClO-
B. 溶有明矾的溶液中:Na+、NH、NO、CO
C. 常温下,=107的溶液中:K+、NH、I-、NO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Cl-、HCO
16. 由一种含氟废酸(pH=2,主要离子有F-、SO、Fe3+、Zn2+)生产冰晶石(Na3AlF6)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25 ℃下:Ka(HF)=3.5×10-4,Ksp[Fe(OH)3]=2.8×10-39,Ksp[Zn(OH)2]=3.0×10-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含氟废酸中=3.5×10-2
B. “调节pH”约为8时,“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Zn(OH)2
C. “合成”过程中,溶液应保持强碱性
D. “滤液2”含有的主要溶质是(NH4)2SO4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Al2(SO4)3溶液显________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将该溶液蒸干,最终所得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0.01 mol/L (NH4)2S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常温下,在NaHSO3和Na2SO3混合溶液中,部分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SO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
(4) 常温下,某浓度的(NH4)2SO3溶液中:
①(NH4)2SO3为________(填“强”或“弱”)电解质。
②向(NH4)2S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HClO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在0.01 mol/LCu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3 mol/LNa2S溶液,有黑色CuS沉淀生成,反应后溶液中c(Cu2+)=________[已知:Ksp(CuS)=6.3×10-36](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18. 下列为测定CH3COOH的浓度的相关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准确移取20.00 mL CH3COOH溶液,转移至锥形瓶,加入2滴________(填“酚酞”“石蕊”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平行测定4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则c(CH3COOH)=________mol/L。
(2) 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中,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后排气泡的操作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锥形瓶盛装CH3COOH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C.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测得醋酸浓度偏低
D. 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溶液出现颜色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19. 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酸 HCN H2CO3 H3PO2(次磷酸) HF H2S
K 4.9×10-10 Ka1=4.3×10-7Ka2=5.6×10-11 5.9×10-2 3.5×10-4 Ka1=1×10-7Ka2=1×10-13
(1) 上述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将10 mL pH均为2的HCN溶液与HF溶液稀释到1 000 mL,如下图所示,则代表HF溶液的是曲线________(填“A”或“B”)。
(2) 已知次磷酸是一元酸,则次磷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HF(aq)??H+(aq)+F-(aq) ΔH<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用HF溶液替代盐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得的ΔH会________(填字母)。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5) 已知:CuS为不溶于硫酸的沉淀。
①向CuSO4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2S(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常温下,向0.01 mol/L的氢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当溶液中的c(S2-)=c(H2S)时,停止滴入,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
20.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含银废液{银主要以[Ag(S2O3)2]3-形式存在}为原料制备硝酸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Ag2S的Ksp=2.0×10-48;②Na2CO3与少量硼砂的作用是降低灼烧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用NaOH溶液将pH调至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工序中,常温下加入Na2S溶液生成Ag2S沉淀,当溶液中Ag+完全沉淀[c(Ag+)≤1.0×10-5 mol/L]时,溶液中c(S2-)=________mol/L。
(4) 称取Na2CO3和硼砂并与Ag2S混合,研细后置________(填“坩埚”或“蒸发皿”)中灼烧,灼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制得Ag溶解在稀硝酸中,蒸发、干燥,即可制得AgNO3。写出HNO3与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上述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测试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1. B 【解析】CaCO3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CH3COOH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发生电离,属于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蔗糖为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2. C 【解析】碳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A不符合题意;氯化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铁锈易溶于酸性溶液,可用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B不符合题意;铁在潮湿空气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生锈,C符合题意;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净水,D不符合题意。
3. A 【解析】加热,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A符合题意;加入少量水,溶液被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但c(H+)减小,B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盐酸,c(H+)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c(CH3COO-)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4. D 【解析】向水中加入稀氨水,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A错误;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B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CH3COO-和H+结合生成CH3COOH,使c(H+)减小,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固体:NaHSO4===Na++H++SO,c(H+)增大,但Kw不变,D正确。
5. B 【解析】室温下,pH均为4的硫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大,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小,A正确;室温下,0.05 mol/L硫酸溶液和0.1 mol/L醋酸溶液,硫酸的pH小,若加水稀释到pH相同,硫酸加水体积更大,B错误;室温下,pH=4的醋酸溶液c(H+)=10-4 mol/L,醋酸的浓度大于10-4 mol/L,pH=10的NaOH溶液c(OH-)=10-4 mol/L,NaOH的浓度等于10-4 mol/L,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反应后溶液溶质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显酸性,pH<7,C正确;室温下,pH=4的硫酸溶液c(H+)=10-4 mol/L,pH=10的NaOH溶液c(OH-)=10-4 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溶液显中性,pH=7,D正确。
6. B 【解析】由某温度时,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11可知,Kw=1×10-13,设强碱溶液体积为x L、强酸溶液体积为y L,将pH=12的强碱溶液与pH=1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为11,则=0.01,解得x∶y=11∶9。故选B。
7. B 【解析】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两种酸的强弱顺序:HZ>HY,A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知,HZ+Y-===HY+Z-能发生,B正确;由越弱越水解知,相同温度下,0.1 mol/L的NaY、NaZ溶液,Y-水解程度更大,则NaY溶液的pH更大,C错误;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Ka与浓度无关,1 mol/L HZ溶液和0.1 mol/L HZ溶液的Ka(HZ)一样大,D错误。
8. D 【解析】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食物放在冰箱里能降低温度,延长保质期,D错误。
9. C 【解析】Cl-浓度越大,Ag+浓度越小,①水中没有Cl-;②6 mL 0.5 mol/L NaCl溶液中c(Cl-)=0.5 mol/L;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中c(Cl-)=0.2 mol/L×2=0.4 mol/L;④50 mL 0.1 mol/L盐酸中c(Cl-)=0.1 mol/L;综上所述,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④③②,C正确。
10. 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曲线a表示c(H2CO3)、曲线b表示c(HCO)、曲线c表示c(CO)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HCO)=c(H2CO3)时,pH=6.2,H2CO3的Ka1==10-6.2,数量级为10-7,B正确;H2CO3、CO均可以转化为HCO,故c(HCO)增大,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错误;正常人的血液pH在7.35~7.45,当血浆的pH=7.1时,则发生酸中毒,pH=6.1+lg,所以此时lg=1,c(HCO)是c(H2CO3)的10倍,D正确。
11. D 【解析】CH3COOH是弱电解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H+)<0.1 mol/L,则a点溶液的pH>1,A正确;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B正确;c点溶液的pH=7,CH3COONa溶液呈碱性,故c点时V(NaOH)小于20 mL,C正确;反应过程中,c(H+)逐渐减小,温度不变,Ka不变,由Ka=c(H+)×知,反应过程中的值不断增大,D错误。
12. D 【解析】滴定终点时,生成的NH4Cl溶液呈酸性,故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A错误;根据滴定时反应,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 mL,M点时溶液呈中性,未到滴定终点,故M点时对应的盐酸体积少于20.00 mL,B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M点时有c(NH)+c(H+)=c(Cl-)+c(OH-),此时溶液呈中性,c(H+)=c(OH-),由于水的电离是微弱的,因此c(NH)=c(Cl-)>c(H+)=c(OH-),C错误;N点时,氨水浓度为0.10 mol/L,NH3·H2O的电离常数Kb===1.8×10-5,则c(OH-)=×10-3 mol/L,c(H+)==mol/L=×10-11 mol/L≈7.5×10-12 mol/L,因此溶液的pH<12,D正确。
13. C 【解析】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1 mol/L,pH=3的硫酸和醋酸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1 mol/L,所以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A正确;稀释10倍后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pH>7,硫酸和醋酸溶液pH小于7,氨水稀释过程中NH3·H2O会继续电离出OH-,故稀释10倍其pH的变化小于1,氢氧化钠溶液pH的变化等于1,则稀释后pH:①>②,醋酸稀释10倍其pH的变化小于1,硫酸pH的变化等于1,即pH:③<④,则4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B正确;一水合氨为弱碱,所以pH=11的氨水浓度远大于10-3 mol/L,而硫酸为强酸,pH=3的硫酸中氢离子浓度为10-3 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c(OH-) >c(H+),C错误;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中c(OH-)=10-3 mol/L,pH=3的硫酸中c(H+)=10-3 mol/L,混合后pH=4,所以酸过量,则=10-4,解得a∶b=11∶9,D正确。
14. C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t ℃时,曲线上都是铬酸银的溶解平衡点,因此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A正确;该温度下,加入K2CrO4,饱和Ag2CrO4溶液中Ag+和CrO的浓度变化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B正确;t ℃时,根据最高点Ag2CrO4的Ksp=(1×10-3)2×1×10-5=1×10-11,C错误;t ℃时,20 mL 0.01 mol/L KCl和0.01 mol/L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沉淀时需要的AgNO3溶液浓度最小,则最先沉淀,AgCl的Ksp=1.8×10-10,则c(Ag+)= mol/L=1.8×10-8 mol/L,Ag2CrO4的Ksp=1×10-11,则c(Ag+)= mol/L=1×10-4.5 mol/L,因此将0.01 mol/L 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 KCl和0.01 mol/L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Cl-先沉淀,D正确。
15. A 【解析】Al3+与CO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B错误;酸性溶液中NO有较强氧化性,不能与I-大量共存,C错误;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 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条件时,HCO均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16. C 【解析】由电离常数可知,含氟废酸中===3.5×10-2,A正确;溶液pH为8时,溶液中铁离子、锌离子浓度分别为mol/L=2.8×10-21 mol/L、mol/L=3.0×10-5 mol/L,则“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Zn(OH)2,B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易与强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不利于六氟合铝酸钠的生成,C错误;“滤液2”含有的主要溶质是硫酸铵,D正确。
17. (1) 酸 Al3++3H2O??Al(OH)3+3H+ Al2(SO4)3
(2) c(NH)>c(SO)>c(H+)>c(OH-)
(3) 1.0×10-6.8  (4) ①强
②2SO+HClO===SO+HSO+Cl- 变小
(5) 6.3×10-34 mol/L
【解析】(2) 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酸性,c(H+)>c(OH-),铵根离子少部分水解,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故0.01 mol/L (NH4)2S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c(NH)>c(SO)>c(H+)>c(OH-)。(3) 两曲线交点处=1,SO的水解平衡常数Kh==c(OH-)=1.0×10-6.8。(4) ②向(NH4)2S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HClO溶液,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HClO===SO+HSO+Cl-,此时所得溶液的pH变小。(5) 在0.01 mol/L Cu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3 mol/L Na2S溶液,有黑色CuS沉淀生成,反应后c(S2-)=mol/L=0.01 mol/L,c(S2-)·c(Cu2+)=6.3×10-36,c(Cu2+)=6.3×10-34 mol/L。
18. (1) 酸式滴定管 酚酞 0.100
(2) 是否漏液 C (3) BD
【解析】(1) 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完全反应时溶液显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4次滴定标准液用量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第3次实验误差较大,舍弃,平均用量为20.00 mL,则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mol/L。(2) 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液;选项A、B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NaOH,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尖嘴应向上倾斜,C正确、D错误。(3) 锥形瓶盛装CH3COOH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A正确;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胶管内的玻璃珠,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B错误;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导致所测标准液体积会偏小,最终测得醋酸浓度偏低,C正确;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直到最后半滴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D错误。
19. (1) H3PO2 A
(2) H3PO2+OH-===H2O+H2PO
(3) CN-+H2O+CO2===HCO+HCN (4) B
(5) ①CuSO4+H2S===CuS↓+H2SO4 变小 ②10
【解析】(1)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表示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最强的是H3PO2;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F>HCN,同等程度稀释,酸性越强,pH变化越大,则代表HF溶液的是曲线A。(2) 次磷酸是一元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OH-===H2O+H2PO。(3) 根据表格数据,判断酸性:H2CO3>HCN>HCO,则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O+HCN。(4) HF的电离放热,如果用HF溶液替代盐酸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会使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加,因为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测得ΔH会偏低。(5) ①向CuSO4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2S(g),发生反应:CuSO4+H2S===CuS↓+H2SO4,反应后酸性增强,溶液的pH变小。②常温下,氢硫酸溶液中:Ka1·Ka2=,向0.01 mol/L氢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当溶液中的c(S2-)=c(H2S)时,停止滴入,此时c(H+)==1×10-10 mol/L,即pH=10。
20. (1) 过滤 (2) 抑制硫化钠水解 (3) 2.0×10-38 (4) 坩埚 Ag2S+O22Ag+SO2 (5)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6) 在空气中灼烧产生的SO2有毒,污染空气等
【解析】(1) 操作Ⅰ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2) 用NaOH溶液将pH调至8,其目的是抑制硫化钠水解,避免降低产率。(3) 常温下,Ag2S的Ksp为2.0×10-48,常温下加入Na2S溶液生成Ag2S沉淀,当溶液中Ag+完全沉淀[c(Ag+)≤1.0×10-5 mol/L]时,溶液中c(S2-)= mol/L=2.0×10-38 mol/L。(4) 加热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O22Ag+SO2。(5) 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6) 流程中涉及在坩埚中灼烧硫化物,可生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共39张PPT)
第三章
测试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5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CaCO3 B. CH3COOH
C. 蔗糖 D. Cu
【解析】 CaCO3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CH3COOH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发生电离,属于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蔗糖为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B
2. 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 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B. 氯化铵溶液可用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明矾在生活中常用作净水剂
【解析】 碳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A不符合题意;氯化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铁锈易溶于酸性溶液,可用作金属焊接中的除锈剂,B不符合题意;铁在潮湿空气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生锈,C符合题意;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净水,D不符合题意。
C
3. 在0.1 mol/L醋酸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c(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热 B. 加入少量水
C. 加入少量盐酸 D. 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解析】 加热,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A符合题意;加入少量水,溶液被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但c(H+)减小,B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盐酸,c(H+)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c(CH3COO-)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A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平(OH-)减小
B. 将水加热,pH减小,溶液显酸性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平(H+)减小
D.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固体,c平(H+)增大,Kw不变
D
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NaOH分别与pH均为4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小
B. 室温下,0.05 mol/L硫酸溶液和0.1 mol/L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pH=5,则醋酸溶液所加水的体积更大
C. 室温下,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 室温下,pH=4的硫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
【解析】 室温下,pH均为4的硫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大,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小,A正确;室温下,0.05 mol/L硫酸溶液和0.1 mol/L醋酸溶液,硫酸的pH小,若加水稀释到pH相同,硫酸加水体积更大,B错误;室温下,pH=4的醋酸溶液c(H+)=10-4 mol/L,醋酸的浓度大于 10-4 mol/L,pH=10的NaOH溶液c(OH-)=10-4 mol/L,NaOH的浓度等于10-4 mol/L,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反应后溶液溶质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显酸性,pH<7,C正确;室温下,pH=4的硫酸溶液c(H+)=10-4 mol/L,pH=10的NaOH溶液c(OH-)=10-4 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溶液显中性,pH=7,D正确。
6. 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强碱溶液与pH=1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与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A. 1∶9 B. 11∶9
C. 9∶1 D. 9∶11
B
7. 相同温度下,HY、HZ两种一元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酸 HY HZ
电离常数Ka 9×10-6 1×10-2
B
A. 两种酸的强弱关系:HY>HZ
B.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 相同温度下,0.1 mol/L NaY、NaZ溶液,NaZ溶液的pH更大
D. 相同温度下,1 mol/L HZ溶液和0.1 mol/L HZ溶液中,前者Ka(HZ)更大
【解析】 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两种酸的强弱顺序:HZ>HY,A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知,HZ+Y-===HY+Z-能发生,B正确;由越弱越水解知,相同温度下,0.1 mol/L的NaY、NaZ溶液,Y-水解程度更大,则NaY溶液的pH更大,C错误;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Ka与浓度无关,1 mol/L HZ溶液和0.1 mol/L HZ溶液的Ka(HZ)一样大,D错误。
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中的铝离子易水解,常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B.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
C. 配制FeCl3溶液时需在溶液中加入盐酸以防止Fe3+水解
D. 冰柜能延长肉类保质期,主要是因为冰柜隔绝了空气
【解析】 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食物放在冰箱里能降低温度,延长保质期,D错误。
D
9. 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②④
【解析】 Cl-浓度越大,Ag+浓度越小,①水中没有Cl-;②6 mL 0.5 mol/L NaCl溶液中c(Cl-)=0.5 mol/L;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中c(Cl-)=0.2 mol/L×2=0.4 mol/L;④50 mL 0.1 mol/L盐酸中c(Cl-)=0.1 mol/L;综上所述,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④③②,C正确。
C
C
11.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 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的pH>1
B. b点时,c(H+)+c(Na+)=c(CH3COO-)+c(OH-)
C. c点时,V(NaOH)<20 mL
D
D
13. 在常温下,下列关于表中4种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 H2SO4溶液
pH 11 11 3 3
14. 铬酸银(Ag2CrO4)微溶于水,作化学试剂。常用作分析试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电镀、卤化物滴定确定终点的指示剂等。在t ℃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l的Ksp=1.8×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
B. 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
变为X点
C. t ℃时,Ag2CrO4的Ksp为1×10-8
D. t ℃时,将0.01 mol/L 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 KCl和0.01 mol/L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Cl-先沉淀
C
15.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调节pH”约为8时,“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Zn(OH)2
C. “合成”过程中,溶液应保持强碱性
D. “滤液2”含有的主要溶质是(NH4)2SO4
C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Al2(SO4)3溶液显___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将该溶液蒸干,最终所得固体为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 0.01 mol/L (NH4)2S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
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2(SO4)3
1.0×10-6.8
(4) 常温下,某浓度的(NH4)2SO3溶液中:
①(NH4)2SO3为___(填“强”或“弱”)电解质。
②向(NH4)2S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HClO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在0.01 mol/L Cu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3 mol/L Na2S溶液,有黑色CuS沉淀生成,反应后溶液中c(Cu2+)=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CuS)=6.3× 10-36](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变小
6.3×10-34 mol/L
18. 下列为测定CH3COOH的浓度的相关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用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准确移取20.00 mL CH3COOH溶液,转移至锥形瓶,加入2滴______(填“酚酞”“石蕊”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平行测定4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5 mL、20.00 mL、18.40 mL、19.95 mL,则c(CH3COOH)=_________ mol/L。
(2) 滴定管在洗涤前应先检查____________。实验操作中,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后排气泡的操作为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酸式滴定管
酚酞
0.100
是否漏液
C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锥形瓶盛装CH3COOH溶液前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B.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
C.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测得醋酸浓度偏低
D. 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NaOH溶液,溶液出现颜色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BD
19. 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酸 HCN H2CO3 H3PO2(次磷酸) HF H2S
K 4.9×10-10 Ka1=4.3×10-7 Ka2=5.6×10-11 5.9×10-2 3.5×10-4 Ka1=1×10-7
Ka2=1×10-13
(1) 上述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若将10 mL pH均为2的HCN溶液与HF溶液稀释到1 000 mL,如下图所示,则代表HF溶液的是曲线___(填“A”或“B”)。
H3PO2
A
(2) 已知次磷酸是一元酸,则次磷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H2O+
B
(5) 已知:CuS为不溶于硫酸的沉淀。
①向CuSO4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2S(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常温下,向0.01 mol/L的氢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当溶液中的c(S2-)=c(H2S)时,停止滴入,此时溶液的pH=______。
CuSO4+H2S
===CuS↓+H2SO4
变小
10
20.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含银废液{银主要以[Ag(S2O3)2]3-形式存在}为原料制备硝酸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Ag2S的Ksp=2.0×10-48;②Na2CO3与少量硼砂的作用是降低灼烧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2) 用NaOH溶液将pH调至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
抑制硫化钠水解
(3) “反应”工序中,常温下加入Na2S溶液生成Ag2S沉淀,当溶液中Ag+完全沉淀[c(Ag+)≤1.0×10-5 mol/L]时,溶液中c(S2-)=_______________mol/L。
(4) 称取Na2CO3和硼砂并与Ag2S混合,研细后置______(填“坩埚”或“蒸发
皿”)中灼烧,灼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制得Ag溶解在稀硝酸中,蒸发、干燥,即可制得AgNO3。写出HNO3与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绿色化学的要求看,上述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38
坩埚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在空气中灼烧产生的
SO2有毒,污染空气等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