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蚌埠沫河口中学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 B.《水浒传》: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C.《西游记》: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黛玉葬花花的腐败过程2.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操作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B. C. D.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B.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颜色与异味D.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用于霓虹灯的电光源4.甘肃天水某幼儿园在面点中使用彩绘颜料,造成233名孩子血铅严重超标。这一事件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也点燃了亿万网友的愤怒。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铅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2 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D.铅原子核外有82个电子5.若“·”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6.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是纯净物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7~8小题。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人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践行这一理念。7.下列做法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理念的是( )A.进行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 B.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8.2025年7月14日,安徽六安市发布《致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拥有者和使用者的一封信》,呼吁守护好家乡的蓝天白云。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9.观察现象是研究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至“1”处B.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剩余气体只有氮气C.若红磷的量较少,则会影响实验结果D.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11.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B.科学思维: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的燃烧,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1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图1、图2表示同一种元素硒(图2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图2中m-n=_______,硒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2)氘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图3中表示氘原子的是_______(填“A”或“B”)。(3)图4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14.(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注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所制得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集气瓶中要留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5.(6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1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1)步骤①是工业上分离空气的过程,该过程发生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X常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该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3)若用如图2所示的三幅模型图表示步骤②中的反应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_(用字母表示),步骤③中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4)在步骤②合成氨气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A.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产品(5)步骤②在不同条件下得到氨的含量如图3。由此可知,从合成氨含量最高的角度考虑,最理想条件是__________(填字母)。A.300℃、200大气压 B.500℃、200大气压 C.300℃、500大气压16.(6分)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任务一】认识水的净化(1)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A.净化过程中包含蒸馏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 D.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2)如图2装置是电解水的装置,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填“a”或“b”)管;若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名称);一段时间后,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表:温度/℃ 外加电压/V 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mL 时间/s① 15 6 9.9 54.6② 15 9 10.0 23.4③ 15 12 9.0 15.0④ 30 6 9.6 46.2⑤ 45 6 9.7 35.4(3)实验①②③可探究外加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任务四】探究水蒸气与镁粉的反应(4)装置B中进入的水蒸气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气体。用启动的电子打火器接触该气体吹起的肥皂泡,气体燃烧并伴随爆鸣声,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17.(5分)国际上规定以碳-12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kg,锌原子的质量约为1.086×10-25kg。已知锌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1)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2)该锌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A 2.C 3.D 4.B 5.C 6.A 7.C 8.D 9.B 10.B 11.B 12.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1)28 四 (2)A (3)水氢气+氧气14.(6分,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1)长颈漏斗 (2)B (3)A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15.(6分,每空1分)(1)物理 (2)氮气 (3)ACB 放热 (4)BCD (5)C16.(6分,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1)A (2)b 氢原子、氧原子 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合理即可)(3)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加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①④⑤【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4)镁+水氢氧化镁+氢气 (5)冷凝水蒸气(合理即可)17.(5分)(1) (2分)答: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5。(2)30 30 35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