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北育才高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u 64I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化学与文化结合的场景中描述错误的是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绘了古代炼铜的场景,炼铜时C还原CuO反应为放热反应,但仍需不断补充能量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描述了豆萁燃烧产生热量煮豆的过程,其中豆萁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釜传递的热量C.“尚吐石窦油,颇疑岩腹烧”描绘了石油从石缝中涌出的奇特景象,石油经过提炼后得到的汽油有固定的燃烧热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描述了马在长途跋涉过程中的惊人毅力,马长期拉货物过程中体内脂肪提供能量的过程是放热反应2.25℃时,在等体积的①的溶液、②的NaOH溶液、③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B. C. D.3.工业上以纯度为98%左右的粗硅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如下:① ;② 。当①、②反应体系的压强各为、时,分别改变进料比和反应温度,二者对产率和的平衡转化率影响如图1、图2所示。下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反应①,增加HCl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产率增大C.反应①更适合在较低温度下进行D.反应②,工业上选择反应温度1300℃更合适4.载人航天器中氧气再生方法中涉及萨巴蒂尔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400 ℃下,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 mol CO2和4 mol H2,分别在绝热、恒温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用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为K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容器甲在恒温条件下发生反应B.反应速率:v正(c)>v正(b)C.气体物质的量:n(a)D.b点平衡常数Kx>1某小组设计实验测定胆矾(CuSO4·5H2O)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取w g胆矾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配制成250 mL溶液,准确量取配制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溶液X,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V mL。涉及反应如下:2Cu2++4I-=2CuI↓+I2,I2+2=2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为酚酞溶液B.若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高C.滴定管装液之前最后一步操作是水洗D.胆矾纯度为%6.恒温下,反应物A与Q按图示计量关系,同时发生三个基元反应,分别生成产物B、C、D,反应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活化能①>②>③B.提高温度仅提高反应②中活化分子百分数C.加入催化剂,使反应③的活化能变小,D的产量降低D.总反应速率7.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A. 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一只鲜橙并与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接通电源,电流计指针发生明显偏转 橙子汁是电解质B.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溶液的pH为9,等浓度溶液的pH为12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C. 向2mL1mol/L的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NaOH溶液,再滴加2滴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再产生黑色沉淀D. Cu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有白色固体生成,为验证其成分,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白色固体是A.A B.B C.C D.D8.实验测得10 mL 0.50 mol·L-1NH4Cl溶液、10 mL 0.50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稀释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均为1.8×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实线表示pH随加水量的变化,虚线表示pH随温度的变化'B.将NH4Cl溶液加水稀释至浓度mol·L-1,溶液pH变化值小于lgxC.随温度升高,Kw增大,CH3COONa溶液中c(OH- )减小,c(H+)增大,pH减小D.25 ℃时稀释相同倍数的NH4Cl溶液与CH3COONa溶液中:c(Na+ )-c(CH3COO- )=c(Cl-)-c(NH)9.实验室制取乙炔时常混有气体,可以依次通过①NaOH溶液将其除去,②溶液检验是否除尽。已知常温下:,,,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B.溶液中存在C.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时,若恰好生成NaHS溶液,则其pH<7D.若NaOH溶液足量,①中离子方程式为10.常温下,用溶液以相同滴速分别滴定下列两种等体积溶液:I.硫酸酸化的溶液Ⅱ。盐酸酸化的溶液随滴定时间变化的滴定曲线如图。已知:,;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点水电离的B.Ⅱ中恰好完全沉淀的点为f点C.I中出现沉淀时的低于理论值,说明被氧化D.h点处2c()=c(OH-)11.无水易水解,650℃以上升华,常用于有机合成。与蒸气加热反应制无水装置如图(夹持及部分加热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试剂为饱和溶液,中试剂为碱石灰B.当产生气体时,先关闭,打开,再关闭,打开C.遇水生成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D.连接管需间歇性加热,防止冷却凝固堵塞连接管12. 与混合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会发生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催化剂表面积碳量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物质变化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活化能 催化剂M催化剂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温,增加、减小 B.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均为高温自发反应C.升温,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少 D.催化剂M优于催化剂N25 ℃下,某实验小组用碱(MOH)与酸(HA)做了如下三组滴定实验:实验序号1 0.1000 50.00 0.1000 25.002 0.0100 50.00 0.0100 25.003 0.0010 50.00 0.0010 25.00得到滴定曲线如图(生成的MA可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组实验均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C.M、N、P三点溶液中,N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该小组所做实验说明通常的酸碱滴定不适用于特别低的浓度测定14.是二元弱酸,不发生水解。25℃时,向足量的难溶盐MA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平衡时溶液中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25℃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MA的溶度积常数的数量级是B.时,溶液中C.时,溶液中D.时,溶液中15. 常温下,浓度均为、体积均为的MOH和ROH两种碱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中,时,两曲线出现交叉点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均不能确定其数值大小B.KbMOH≈1.1×10-4C.x点时,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D.相同时,将两种溶液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则不变Ⅱ非选择题(共55分)16.(11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在化学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字母)。a.C与反应生成CO b.铝热反应 c.燃烧反应 d.碳酸钙的分解(2)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知葡萄糖(,s)的燃烧热()是,写出表示葡萄糖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有室温下,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测得热效应为;将溶于水,测得溶液温度降低,则反应,______(填“>”或“<”,下同)0;结合反应,判断______。(4)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电解质溶液可使用氢氧化钾溶液或稀硫酸。①若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写出电极附近电极反应式 。②使用不同电解质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能量转化方式相同B.电极均作负极C.电极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相同D.转移等量电子,消耗氧气物质的量相等。17.(14分)I.已知:下表是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ClO H2CO3 H2SO3Ka Ka=1.8×10 5 Kb=1.8×10 5 Ka=3.0×10 8 Ka1=4.1×10 7 Ka2=5.6×10 11 Ka1=1.54×10 2 Ka2=1.02×10 7(1)25℃时,体积相等的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两溶液中c(ClO-) c(CH3COO-)(填“”“〈”或“=”)。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应 (填序号)a.向NaClO溶液中加适量水b.向NaClO溶液中加适量的NaOH固体c.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水d.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CH3COONa固体(2)由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A.2+SO2=+2CO2+H2OB.ClO-+CO2+H2O=HClO+C.ClO-+SO2+H2O=HClO+D.CH3COO-+SO2+H2O=CH3COOH+(3)在25℃时,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其对应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 L 1),三者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在25℃下,将a mol L 1的氨水与0.01 mol 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II.常温时,分别改变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CO3和氨水的pH,H2CO3、、的物质的量分数(δ)及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δ)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的CO2和NH3分子),已知:δ=、δ=,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5)NH4HCO3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6)计算反应+NH3·H2O=++H2O的lgK= 。18.(14分)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对认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具有指导意义。实验小组研究测定“”平衡常数的方法,对照理论数据判断方法的可行性。(1)理论分析①易挥发,需控制生成较小。②根据时分析,控制合适,可使生成较小;用浓度较大的溶液与过量反应,反应前后几乎不变;,仅需测定平衡时溶液和。③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小,可忽略对测定干扰;低浓度挥发性很小,可忽略。(2)实验探究序号 实验内容及现象I ,将溶液()与过量混合,密闭并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容器液面上方有淡黄色气体。Ⅱ ,将溶液()与过量混合,密闭并搅拌,反应时间与I相同,溶液变为淡黄色,容器液面上方未观察到黄色气体。Ⅲ 测定I、Ⅱ反应后溶液的;取一定量反应后溶液,加入过量固体,用标准溶液滴定,测定。已知:;和溶液颜色均为无色。①Ⅲ中,滴定时选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作用: 。②I中,与反应前的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的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后,按计算所得值小于的K值,是因为挥发导致计算时所用 的浓度小于其在溶液中实际浓度。③Ⅱ中,按计算所得值也小于的K值,可能原因是 。(3)实验改进分析实验I、Ⅱ中测定结果均偏小的原因,改变实验条件,再次实验。控制反应温度为,其他条件与Ⅱ相同,经实验准确测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①判断该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是否准确,应与 值比较。②综合调控和温度的目的是 。19.(16分)硫酸锌主要用作制取颜料立德粉、锌钡白和其他含锌化合物的原料。利用某工业废水(主要成分含有、、及少量、Fe2+、Fe3+)制备溶液的流程如下:已知:室温下,,KSP[Fe(OH)2]=4.9×10-17。(1)加快“氧化”速率的措施有 (写两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除杂”需要过滤,实验室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水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调节”时,溶液中 mol/L。(5)流程中先用除杂,再用深度除杂,不用一步除杂的原因是高二化学试卷第1页,共2页高二化学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D D D B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A C C16.(10分)(1)ad(2)(3) > (1分) <(1分)(4) ① ② C17.(14分)(1) < ad(2)BD(3)b>a>c(4)(5)碱(6) 0.9518.(14分)(2)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Br2+I- =I2 +2Br- 增大 实验Ⅱ中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3) 40℃的K 防止Br2挥发并调控反应快速达到平衡19.(17分)(1) 搅拌、适当加热、适当增大双氧水的浓度 有理即可(2)烧杯、玻璃棒、漏斗(3分,一个一分)(3) 碱(4)(5)直接向酸性溶液中加入溶液,不但要增大的用量,还会产生气体,污染环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