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女启用前
2025年九年级期中学业质量调研
试题由济南市

市中区教研室编著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127Si28P31
S 32 Cl35.5 K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525
A.瓷盘破碎
B.葡萄酿酒
C.光合作用
D.煤气燃烧

2.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蜂”,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
施中,不利于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是
A.鼓励乘坐公交出行
B.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尽容
C.大力推广燃煤发电
D.发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尚锅剂
50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过滤黄河水
C.熄灭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化学试题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5.对下列成语中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釜底抽薪:其原理是隔绝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煽风点火:加速空气流动,补充氧气,从而促进燃烧
D.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提高温度到木材的着火点,实现燃烧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B.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C.C0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0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点燃
碳原子
○氧原子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8
D.甲、丙两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丙>甲
8.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以微观粒子形式分散在溶剂中静止不动,所以溶液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蔗糖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蔗糖分子的作用不同
C.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钡溶液中,硝酸钡和水的质量比为1:4
D.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化学反应多数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
9.如图是用硫粉粗略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火焰熄灭
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最终约有50 mLNaOH溶液进
入集气瓶。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0
A.硫与氧气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50m
B.若硫粉的量不足,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C.若火焰熄灭后,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测算结
果会偏小
NaOH
溶液
D.该实验说明NaOH溶液容易吸收SO2
化学试题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