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14分)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下图是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化合价NaHCO3Na2CO3+NaH②NaOHNaCl①→物质氢化物单质氧化物碱盐类别请回答下列问题:(1)银白色固体①应保存在中:①可直接转化为淡黄色固体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要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请写出鉴别Na,CO,和NaHCO,两种固体的一种方法(④)氢化钠QNH田)在野外被用作生氢剂,氢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⑤)关于钠的化合物的用途,正确的是①NaHCO,—焙制糕点②Na2C0,—制药,用于中和胃酸③Na2O—呼吸面具的供氧剂④NaCIo一"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6)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NaHCO,Na2CO光洁无锈的铁丝澄清灰水带火星的木条圣水乙a,图甲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放热b.图乙检验Na202与H0反应有O2生成c.图丙观察纯碱的焰色d.图丁比较Na2C03、NaHCO,的稳定性高中一年级化学试卷第6页共8页19.(14分)现有含NaC、NaS04和NaNO,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S0 、和NaNO;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加入的试剂均为溶液):沉淀A混合溶液过量X沉淀B①过量AgNO;溶液1②溶液2过量Na2C03沉淀C③溶液3请回答下列问题:(I)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沉淀A:;沉淀B:(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zC03目的是(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查资料可知NaNO3的溶解度曲线呈典型的“陡升型”,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NO,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20.(14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因其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容易误食中毒。亚硝酸钠加热到320℃以上会分解产生N20、N2和O2,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AgNO,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AgNO2。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NaNO2+KI+=_NOt+_+KS04+_Na2S04+H0(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NaNO2是(填字母代号)。a.酸b.碱c.酸式盐d.正盐e.电解质£非电解质(3)上述反应的还原剂为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个数比为高中一年级化学试卷第7页共8页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测评高中一年级化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BDCCBC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AAADB1.A【详解】A.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变化的科学,所以化学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化学注重实验研究,是以实验为研究基础,并由此得出结论的自然科学,故A正确:B.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各种化学品,应尽量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不是不能使用,也并非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有毒,有些是无毒无害的,对人类有益的,故B错误:C.尽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通过计算模拟来研究和预测化学现象和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下降。实验仍然是验证理论、获取直接实验数据的关键步骤,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C错误:D.化学反应是不可以创造新原子,故D错误;故答案选A。2.D【详解】A.对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A正确:B.对同一物质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交叉分类法,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B正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2O,为酸性氧化物,C正确: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故选D。3.C【分析】溶液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浊液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两者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沉淀属于浊液,而不属于胶体,A不符合题意:B.两者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疏酸钡沉淀,沉淀属于浊液,而不属于胶体,B不符合题意:C.两者混合形成蛋白质溶液,由于蛋白质分子是大分子,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颗粒的大小,因此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C符合题意;D.酒精和水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两者混合互相溶解形成溶液,溶液与胶体是不同的分散系,D不符合题意;高中一化学答案第1页共8页故合理选项是D。4.B【详解】该转化关系涉及的化学反应依次为:C+2CuO高温2Cu+C02↑、CO2+H2O=H2CO3、H2CO3+Ca(OHD)2=CaC03↓十2H0、CaC0,高温CaO十C02↑,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选B。5.D【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后可以导电,是电解质,A错误:B.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原则,由于H20分子中O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H原子强,所以O原子一端带部分负电荷,可知中间两图中的与O原子靠近的“a”是Na,B错误:C.结合A分析可知,NaCI溶液能导电,C错误;D.NaCI是由Na、CI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的状态下,固体中的Na、CI克服彼此的吸引而变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熔融的NaCl可导电,D正确:故选D。6.C【详解】A.氯酸钾是盐,完全电离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CIO3=K+C1O ,A错误:B.氧化钠在水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错误;C.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Na+H+SO},C正确:D.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碳酸氢根离子部分电离,离子方程式为NaHCO3=Na+HCO;,D错误。答案选C。7.C【详解】A.MgCO3为微溶物,MgCO3的非澄清溶液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因此不能用2H++C0}=CO2↑+H0表示,故A项不选:B.醋酸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因此不能用2H+CO}=CO2↑+HO表示,故B项不选:C.NH4)2CO3在水中电离出NH和CO},CO}与稀硫酸中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0}=C02↑+H20,故C项选;D.NaHCO3在水中电离出Na+和HCO,,HCO;与HNO3溶液中H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和H2O,因此不能用2H+C0}=CO2↑+H0表示,故D项不选:高中一化学答案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化学.docx (高一化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科知识质量测评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