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口只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可送
高三年级化学答题卷
17.(14分)(1)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3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3)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创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4)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单选题
1[A][B][C][D]
6[A][B][C][D]
1L[A][B][C][D]
(6)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J[C][D]
14[A][B][C][D]
5[A][B][C][D]
1O[A][B][C][D]
18.(16分)(1)
(2)
15.(14分)(1)
(2)
(3)
(3)
(4)
(4)
(5)
(5
16.(14分)(1)
(2)
(3)
(4)
(6)
(5)
(6)
(7)
■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D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C
15.(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 -1 (2) (3) 2:1
(4) 11:15 (5) 2.63
(每空2分,共14分)
(1) (2)①④ (3)偏大
(4)
(5)使硫酸与悬浊液充分接触反应,防止局部酸性过强产生二氧化硫(提到此点即可给2分,只答“充分接触”给1分)
(6)若用草酸钠溶液代替草酸铵溶液,会有氢氧化亚钴沉淀生成,导致的产率降低
(7)80%
(每空2分,共14分)
(1)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氧化为,从而产生白色沉淀(未提酸性条件仅给1分)
(2) 做缓冲瓶,防止倒吸
(3) 隔绝氧气(空气) b
(4)SO2被氧气氧化为,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5)
(6)O2在氧化反应中起到主要氧化作用(提到硝酸根与氧气共同作用但未分主次作用给1分,仅提到氧气有氧化作用给1分)
(每空2分,共16分)
(1)升温(或搅拌、研磨成粉末等合理答案)
(2)
(3)
温度过高,易分解(答氨水分解也给分)
(4)中和硫酸,降低的溶解度(答调pH给1分)
(5)向漏斗中加入冰水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6)2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2
8
9
10
答案
B
A
B
D
D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15.(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1
Na"[:O:O:]Na"
(3)2:1
02
(4)NaCIO+CO2+H2O=NaHCO3+HCIO
11:15
(5)2.63
16.(每空2分,共14分)
(1)54.3
(2)①④
(3)偏大
(4)2LiCo02+NaS03+3HS04=2CoS04+Li,S0,+Na,S04+3H,0
(⑤)使硫酸与悬浊液充分接触反应,防止局部酸性过强产生二氧化硫(提到此点即可给2分,只答“充分接
触”给1分)
(⑥)若用草酸钠溶液代替草酸铵溶液,会有氢氧化亚钴沉淀生成,导致CoC,O4的产率降低
(7)80%
17.(每空2分,共14分)
(1)酸性条件下NO具有氧化性,能将$02氧化为$O ,从而产生白色沉淀(未提酸性条件仅给1分)
(2)做缓冲瓶,防止倒吸
(3)
隔绝氧气(空气)
b
(4)S02被氧气氧化为$0子,S0 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5)3S02+2NO3+2H2O+3Ba2+-3BaS04J+2N0+4H
(6)O2在氧化反应中起到主要氧化作用(提到硝酸根与氧气共同作用但未分主次作用给1分,仅提到氧气有
氧化作用给1分)
18.(每空2分,共16分)
(1)升温(或搅拌、研磨成粉末等合理答案)
(2)A1(OH)
Tio2++2NH,.H,O=H,TiO,+2NH3
(3)2Fe2++H,O2+2H,P0,+4NH3H,0=2FeP04↓+6H,0+4NH4
温度过高,H,O2易分解(答氨水分解也给分)
(4)中和硫酸,降低FePO,的溶解度(答调pH给1分)
(⑤)向漏斗中加入冰水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6)2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P-31 Cl-35.5 K-39 Mn-55 Fe-56 Co-5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相应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生产劳动 涉及化学知识
A 用石灰浆刷墙翻新 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B 制作馒头时要加入小苏打 Na2CO3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使馒头松软
C 用卤水点豆腐 MgCl2溶液等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
D 用NaOH和铝粉制成固体管道疏通剂 铝粉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产生H2
A.A B.B C.C D.D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有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导电性好,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B.生铁硬度大、抗压性好,可用作铸造下水井盖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毛、丝等
D.Fe2O3呈红棕色,常用作涂料、油漆、油墨等的红色颜料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C. D.Fe(s)FeCl2(s)Fe(OH)2(s)
4.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 g金刚石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
B.0.1 mol/L溶液中,数目为
C.18 g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D.25 ℃,101 kPa下,同体积的与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5.SO2是最常见的硫的氧化物,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B.装置Ⅱ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也无明显变化
C.装置Ⅲ中现象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装置Ⅳ中现象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D.装置Ⅴ中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6.是引发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将工业废气吸收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型酸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
B.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废气中的NO2:
C.用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
D.用过量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
7.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1923年Bronsted和Lowry提出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向盛有足量液氨的容器中投入23 g钠,钠沉入容器底部,迅速发生溶剂化,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过程如下图所示),随后缓慢产生H2,待停止产生气泡,经分离获得纯净的氨基钠(NaNH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液氨属于纯净物
B.导电性:蓝色溶液>液氨
C.当溶液中放出0.2 mol H2时,Na共失去0.4 mol电子
D.按酸碱质子理论,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
8.学习化学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类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已知硫酸、硝酸属于电解质,则盐酸也属于电解质
B.已知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则Na2O2也属于碱性氧化物
C.已知 BaCO3能溶于盐酸,溶液变澄清,则BaCO3也能溶于硫酸,溶液变澄清
D.已知H2O能与Na2O2反应生成NaOH和O2,则H2O也能与BaO2反应生成Ba(OH)2和O2
9.为了预防传染性疾病,不少地方都采用了“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可用于消毒和漂白。相关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胶头滴管中的液体 实验现象
I 1mL的蒸馏水 混合后溶液的pH=9.9,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Ⅱ 1mL 0.0002 mol·L-1 的H2SO4溶液 混合后溶液的pH=5.0,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
Ⅲ 1mL 2 mol·L-1 的H2SO4溶液 混合后溶液的pH=3.2,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气体,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实验I和Ⅱ,Ⅱ中蓝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lO-+H+=HClO
B.对比实验Ⅱ和Ⅲ,溶液的pH可能会影响ClO-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
C.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是Cl2,由HClO分解得到:2HClO=Cl2↑+H2O
D.加酸可以提高“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需合适的pH才能安全使用
10.有一无色透明溶液A,欲确定其是否含有下列离子:、、、、、、、、,实验如下:
①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焰色呈紫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红;
③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取③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已知微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三种
B.溶液A中不能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C.为进一步确定溶液A中是否含有,可以取少量原溶液,加入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碳酸锰矿(难溶于水,主要成分为MnCO3、FeCO3)可发生如下图转化。
已知“氧化”后溶液中含Mn2+、Fe3+、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浸”时FeCO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CO3 + 2H+ = Fe3+ + CO2↑ + H2O
B.“氧化”过程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Mn2+氧化为MnO- 4
C.“除铁”时加入NH3 H2O,需控制溶液pH使Fe3+完全沉淀,而Mn2+不沉淀
D.最终得到MnSO4和(NH4)2SO4溶液,经蒸发结晶可直接得到纯净的MnSO4固体
12.我国科学家开发了具有可变孔径的新型三维MOF材料(如图),实现了从C2H2、C2H4、C2H6混合气体中一步分离、提纯C2H4的目的。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扩散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气体扩散速率:C2H6>C2H4>C2H2
B.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气体压强:C2H2>C2H4>C2H6
C.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2H2、C2H4、C2H6含原子数之比为1∶1∶1
D.常温常压下,同体积的C2H2、C2H4、C2H6所含极性键数之比为1∶2∶3
13.过硫酸钠(Na2S2O8)常用作漂白剂、氧化剂等,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Na2S2O8(加热及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反应开始时控制活塞的操作是关闭K1,然后打开K2
B.通入的目的是将生成的及时赶出装置Ⅲ,防止发生副反应
C.Na2S2O8中-2价氧与-1价氧的个数比是1:3
D.装置Ⅲ的反应为
14.在半导体光催化作用下,N2被光催化材料捕获,并实现“N2→NH3”的转化,其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方法属于人工固氮技术
B.反应中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氮气在反应中被氧化,体现了还原性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2+6H2O4NH3+3O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钠、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中氢为 价。
(2)图1中①可做供氧剂,其电子式为 。
(3)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图:
反应Ⅰ阶段,参加反应的③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反应Ⅱ的氧化产物为 。
(4)图2中②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在空气中的作用下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HClO,另一种是酸式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通入NaOH溶液中制备②时,若温度控制不当,会生成副产物③。若反应后的溶液中②和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消耗的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商业上常用“有效氯”来说明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有效氯”是指一定质量的这种消毒剂与多少质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相当,其数值可以用此时氯气的质量对消毒剂质量的比值来表示。二氧化氯()的“有效氯”为 (保留两位小数)。
16.(14分)草酸钴用途广泛,实验室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草酸钴。回答下列问题:
Ⅰ.稀硫酸的配制。
(1)实验室需要480 mL 2 mol·L-1 H2SO4溶液,用98%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1位小数)。
(2)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3)配制过程中稀释浓硫酸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进行下一步操作,将使配制的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为原料制备CoSO4溶液。
取一定量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粉碎后与Na2SO3溶液混合配成悬浊液,加入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70 ℃时通过仪器a缓慢滴加2 mol·L-1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4)LiCoO2转化为CoSO4、Li2SO4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分液漏斗滴入2 mol·L-1 稀硫酸,滴加速率不能太快且需要快速搅拌的原因是 。
Ⅲ.沉钴。
向除杂后的CoSO4溶液中加入H2C2O4溶液或草酸铵溶液作沉淀剂,可得到CoC2O4·2H2O。
已知:向0.100 mol·L-1 CoSO4溶液中滴加溶液调节pH,pH=7时开始出现Co(OH)2沉淀。
(6)不能用同浓度的Na2C2O4溶液代替(NH4)2C2O4溶液的原因是 。
(7)为测定草酸钴样品中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M=183 g·mol-1)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a.取草酸钴样品3.660 g,加入100 mL 0.1000 mol·L-1 酸性KMnO4溶液,加热(该条件下Co2+不被氧化)。
b.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c.取25.00 mL溶液,用 0.1000 mol·L-1 FeSO4溶液滴定,共消耗FeSO4溶液18.00 mL。样品中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 。
17.(14分)某学习小组对通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白色沉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做出假设】
假设一:主要是氧气将氧化为,产生白色沉淀。
(1)假设二: 。
【设计实验】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2)装置X的作用是 。
【实验过程】
对比实验一 对比实验二
实验装置 A烧杯中加入煮沸的溶液,再加入与溶液体积相同的食用油,冷却至室温。 B烧杯中加入未煮沸的溶液。 C烧杯中加入煮沸的溶液,再加入与溶液体积相同的食用油,冷却至室温。 D烧杯中加入未煮沸的溶液。
在A、B、C、D四个烧杯中均放入传感器,然后通入气体。
(3)向A烧杯与C烧杯中加入食用油的目的: 。烧杯中“食用油”可以用下列试剂中的 代替(填字母)。
a.四氯化碳 b.己烷 c.乙醇
【实验现象】
A烧杯无明显现象,B、C、D三个烧杯中均出现浑浊现象。
【实验结论】
(4)B烧杯中出现浑浊的原因: 。
(5)在硝酸钡溶液中,有无氧气参加都能产生硫酸钡沉淀。若是硝酸根的强氧化性导致沉淀的出现,则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为了进一步确定产生沉淀的原因,该小组成员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得出结论: 。
18.(16分)磷酸铁(FePO4)可作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一种以副产硫酸亚铁(主要成分为FeSO4,杂质含Mn2+、Al3+、TiO2+)为原料合成磷酸铁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已知:FePO4易溶于硫酸,微溶于硝酸,不溶于冰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加快浸取速率可采取 (任写一种)的措施。
(2)滤渣2主要成分为H2TiO3和 (写化学式),写出生成H2T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沉淀”步骤中,生成FePO4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步骤中,一定时间内反应温度与产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60 ℃以后,随温度升高该反应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
(4)“沉淀”步骤中,加氨水的目的主要有①使滤液1提炼可作氮肥,② 。
(5)为得到纯净产品,系列处理中还应对粗品进行洗涤、干燥等操作,洗涤FePO4沉淀的操作是 。
(6)煅烧水合磷酸铁(FePO4·xH2O)过程中的TG(热重)及DSC(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略)曲线如下图。样品在50~120 ℃有少量失重,可能是样品吸潮引起的少量游离水的损失(0.7%左右),从120 ℃开始有明显的失重,到200 ℃时失重达19.98%,则x值约为 。(计算结果取整数值)
1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学校:合肥工大附中
命题教师:鹿钰锋
审题教师:方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P-31C1-35.5K-39Mn-55Fe-56Co-5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相应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生产劳动
涉及化学知识
A
用石灰浆刷墙翻新
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b
制作馒头时要加入小苏打
Na2CO3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使馒头松软
c
用卤水点豆腐
MgC12溶液等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
0
用NaOH和铝粉制成固体管道疏通剂
铝粉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产生H2
A.A
B.B
C.C
D.D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有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导电性好,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B.生铁硬度大、抗压性好,可用作铸造下水井盖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毛、丝等
D.Fe2O3呈红棕色,常用作涂料、油漆、油墨等的红色颜料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Mg(OHD,MeCL,溶液电解Mg
盐酸
B.A,O3A过量NG0Hag。
盐酸
[AI(OH)4]
C.Cu,S09Cu线CuS04
C12(g)
D.Fe(s)FeClz(s)NOH(aDFe(OH)2(s)
高温
点燃
4.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g金刚石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B.0.1mol/L NaHSO4溶液中,Na数目为0.1Na
C.18gD20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W
D.25C,101kPa下,同体积的O2与C0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5.$O2是最常见的硫的氧化物,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并检验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浓硫酸
亚硫
酸钠
BaCl,溶液品红溶液含淀粉的碘水NaOH溶液


I
V
A.装置I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
B装置Ⅱ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也无明显变化
C,装置Ⅲ中现象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装置IV中现象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D.装置V中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第1页共7页15 9
16 10
17 12
18(1)(2)(3) 8
18(4)(5)(6) 6
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