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3级高三上期一诊模拟考试
化学
化学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Cl-35.5 Ag-108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SO2有毒,故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B.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O2
C.汽油燃烧产物NOx会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
D.“玉龙之乡”赤峰因红山而得名,红山的岩石因含Fe2O3而呈红色
2.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诗“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描述了古代淘金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是一种常见的气溶胶 B.雾中分散质的粒径在1~100 nm
C.阳光透过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金从“沙中浪底来”伴随着化学变化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钠应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钠的活泼性强于铜,因此钠可从溶液中置换出铜
C.在坩埚中加热钠,可观察到钠先融化,之后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D.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
4.下列物质在溶于水时既需要破坏离子键也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B. C. D.
5.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B.200 mL 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C.反应①中每消耗7.3 g HCl,生成的Cl2分子数为
D.反应②中每有0.3 mol Cl2作氧化剂,转移电子数为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反应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1
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1
D.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将3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会放出92.4 kJ热量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氨水溶液:Na+、K+、OH-、NO
B.盐酸溶液:Na+、K+、SO、SiO
C.KMnO4溶液:NH、Na+、NO、I-
D.AgNO3溶液:NH、Mg2+、Cl-、SO
8.X、Y、Z、W、Q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Z和Q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W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组成的化合物有可燃性 B.X、Q组成的化合物有还原性
C.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 D.W、Q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
9.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下列反应:,,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A.B.C. D.
10.某镍和砷形成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甲,沿z轴方向的投影为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B.晶体中As的配位数为8
C.若图甲中A点的分数坐标为,则B点的分数坐标为
D.晶胞参数为apm,bpm,该晶体密度为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1.鲁米诺在刑侦中用于血迹检测,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米诺的化学式为 B.一定条件,A可以和甘油发生缩聚反应
C.鲁米诺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12个 D.(1)、(2)两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12.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两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第二步NH4NO2仅发生氧化反应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第二步中NH4N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⑤第一步为复分解反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某生物质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充、放电时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醇和羧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iOOH转化为
B.充电时,通过交换膜从右室向左室迁移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为:
D.每转移1mAh的电量,充、放电产生的醇和羧酸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14.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纯净的Cl2并研究Cl2的部分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其中Ⅰ为干燥的红色试纸,Ⅱ为湿润的红色试纸。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 (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盛放MnO2的仪器名称是 ,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的作用是 。
(4)若通入足量Cl2,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 。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D中观察到Ⅱ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Ⅰ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D之前添加图中的 装置(填序号)。
(6)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
16.(15分)钒、钛、钨等金属的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利用废钒-钠系脱硝催化剂(含、、及少量的Si、P、Al等的化合物)回收钒、铁、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和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碱浸”过程中反应生成钠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沉硅沉磷”工序中,除磷率和除硅率变化如图所示。
①“沉硅沉磷”最适合温度为 。
②除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因素外,随着温度升高,的水解程度增大,导致除磷率下降,但除硅率反而升高,其原因是 。
(3)“沉钨”时转化为沉降分离,已知温度为T时,,当溶液中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时,溶液中 。
(4)已知“酸洗”后钒以形式存在。“离子交换”过程可表示为,其中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时,试剂X应选用 (填化学式)。
(5)“沉钒”时温度需控制在50℃左右,温度过高会导致分解产生,生成的还原生成固体和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称取最后所得的粗品1.60g,加入稀硫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的溶液50mL,再用的溶液滴定过量的溶液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8.00mL,则产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整数)。(已知:,)
17.(14分)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 ,其中能量较高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①一氯乙烯分子中,C的一个 杂化轨道与Cl的轨道形成 键,并且Cl的轨道与C的轨道形成3中心4电子的大键。
②一氯乙烷、一氯乙烯、一氯乙炔分子中,键长的顺序是 ,理由:(ⅰ)C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形成的键越强;(ⅱ) 。
(3)卤化物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晶体X和红棕色液体Y。X为 。解释X的熔点比Y高的原因 。
(4)晶体中离子作体心立方堆积(如图所示),主要分布在由构成的四面体、八面体等空隙中。在电场作用下,不需要克服太大的阻力即可发生迁移。因此,晶体在电池中可作为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晶体的摩尔体积 (列出算式)。
18.(15分)用N-杂环卡宾碱(NHC base)作为催化剂,可合成多环化合物。下面是一种多环化合物H的合成路线(无需考虑部分中间体的立体化学)。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反应②涉及两步反应,已知第一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第二步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C与/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
(4)E的结构简式为 。
(5)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6)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后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写出X的结构简式 。
(7)如果要合成H的类似物H′(),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相应的D′和G′的结构简式 、 。H′分子中有 个手性碳(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第1页,共2页高2023级高三上期一诊模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A C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D C
15.(1)(2分)
(2) 圆底烧瓶(1分) (2分)
(3)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
(4)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1分) (5)④(1分)
(6) (2分) 、 (2分) (2分)
16.(1)(2分)
(2) 70℃(2分) 温度升高,水解生成的仍难溶于水(2分)
(3)(2分) (4)NaCl(2分)
(5) (3分) (6)91(2分)
17.(1) ad(1分) d(1分)
(2) sp2(1分) σ(1分) 一氯乙烷>一氯乙烯>一氯乙炔(2分)
Cl参与形成的大π键越多,形成的C-Cl键的键长越短(2分)
(3) CsCl(1分) 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2分)
(4) 电解质(1分) (2分)
18.(1)苯甲醇(1分) (2)消去反应(1分) (3)(2分) (4)(2分)
(5)硝基、酯基和羰基(1分) (6) (2分) (7) (2分)
(2分) 5(2分)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