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Ti-48 Fe-56 Cu-64 Ba-137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电离或水解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SO3水溶液呈碱性:SO32- +H2OH2SO3+2OH-
B.HS-的水解:HS-+H2OS2-+H3O+
C.NH4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D.Al(OH)3在水溶液中的碱式电离:Al(OH)3=Al3++3OH-
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与水反应的能量变化 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C.测量中和反应热 D.测定NaClO溶液的pH
A.A B.B C.C D.D
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有
①常温下,溶液中pH<13
②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的溶液与等体积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④常温下,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溶液弱
⑤常温下,MCl溶液pH<7
⑥常温下,pH=12的MOH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pH减小lg2
A.①④⑥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⑤
4.下列选项中ΔH2>ΔH1的是
A.
B.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1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2
C.已知2Al(s)+Fe2O3(s)===Al2O3(s)+2Fe(s) ΔH<0
2Fe(s)+O2(g)===Fe2O3(s) ΔH1 2Al(s)+O2(g)===Al2O3(s) ΔH2
D. ΔH1 ΔH2
5.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
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
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
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
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D.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且等于26
⑤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⑥密闭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不变
⑦固体的质量不变
A.②③④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⑤⑥⑦
7.下列对反应 ,自发性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已知条件 判断结果
A 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B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D 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8.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某无色透明澄清的溶液:NH、、CO、
B.水电离出的mol·L-1溶液:、、、
C.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Ba2+、
D.与铝反应产生的溶液:、、、
9.恒压下,将HCl和O2分别以不同的起始流速通入体积为7L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2HCl(g)+O2(g)Cl2(g)+H2O(g),在T1、T2、T3温度下反应,通过检测流出气体成分
绘制HCl转化率(a)曲线,如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
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B.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C.加入高效催化剂或升温可提高M点转化率
D.若通气1h开始反应,则N点容器体积减少0.7L
10.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Y>Vx
C.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D.X一定是强碱,Y一定是弱碱
11.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该过程吸热。定义T℃时,液氨的离子积常数K=c(NH4+)·c(NH2 )=1.0×10 30,若用定义pH的方式来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B.纯液氨达到电离平衡时,
C.温度高于T℃时的纯液氨中,pN<15
D.一定温度下,向液氨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值不变
12.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酸 HX HY HZ
浓度/(mol·L 1) 0.12 0.2 0.9 0.9 0.9
电离度 0.25 0.2 0.1 0.3 0.5
电离常数 K1 K2 K3 K4 K5
A.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1B.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溶液,从左至右c(X )逐渐减小
C.室温时,若在HZ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的值增大
D.在相同温度下,从HX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13.常温下,药物乙酰水杨酸(用HA表示,,且含A粒子为药物有效部分)在胃内吸收模式如图(只有HA可自由穿过胃粘膜进入血液且达到平衡),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血液与胃中药量之比约为
B.HA在血液中电离度大于胃中
C.在胃中,
D.碱性强的食物有利于药物吸收
14.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pH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①H2S+Cl2=2HCl+S↓ ②FeCl3+3KSCNFe(SCN)3+3KCl ③ ④A(g)+3B(g)2C(g)
A.①是表示通入溶液中pH变化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③是用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D.④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正反应△H>0
15.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pH=4的未知浓度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2-的分布系数:δ(A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H2A的Ka1为10-6.3
C.Na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D.=104
16.燃煤废气中的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一定条件下,现有两个体积均为2.0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容器甲中充入1mol和3mol,在容器乙中充入2mol和6mol,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容器甲中,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表示乙容器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是曲线A
B.图1中,逆反应速率:状态I<状态Ⅱ
C.图2中,a点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图2中,对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对应的平衡常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现有下列物质:①Ba(OH)2溶液②NH3·H2O③蔗糖④ NaCl固体⑤冰醋酸⑥镁条⑦盐酸 ⑧CO2⑨ HClO⑩熔融BaSO4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 ,能导电的有 。
(2)如图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物质的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可以表示④中滴加蒸馏水
B.曲线B可以表示⑤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
C.曲线C可以表示①中通入过量⑧
D.曲线D可以表示②的稀溶液中滴加等浓度⑤的稀溶液
(3)25℃时,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HClO
①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ClO与金属锌反应的起始速率 HClO
(填“>”“<”“=”)。
②相同浓度的Na2C2O4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NaClO溶液中,碱性最强的为 (填化学式)。
③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
B.少量通入溶液中:
C.相同浓度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D.相同浓度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18.(每空2分,共12分)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重要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浓度为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浓度较大的溶液样品。该小组先量取该溶液样品,置于容量瓶中,配制得待测溶液。
(1)下列为滴定实验的部分操作,选择正确的操作并排序: (填字母)。
A.滴定时,通常用手控制活塞或挤压玻璃球,另一只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
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C.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水洗后须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D.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或由乳胶管、玻璃球组成的阀)是否漏水
E.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颜色变化,滴定终点时,准确记录读数
F.眼睛应注视液面变化,滴定终点时,准确记录读数
G.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应借助烧杯或漏斗等玻璃仪器转移,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处
H.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溶液倒入滴定管,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处
I.排完气泡后,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2)每次实验均量取待测溶液,再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并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几次,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 1 2 3
(初读数) 0.10 0.00 0.20
(终读数) 20.08 ? 20.22
(消耗)
①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 ,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请在横线上补全操作)
②表格中“?”处的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该读数为 ,
该实验终点现象为 。
③溶液样品的浓度为 。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时,开始时平视后俯视读数,最终结果偏小
B.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方,瓶下垫一张红纸以方便观察
C.该实验中量取溶液的仪器可用量筒
D.盐酸和溶液均可以装入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中
E.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将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活塞把向左),轻轻转动活塞控制流速
19..(每空2分,共14分)
I.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的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1)图中 (填写“>”,“<”或“=”)
(2)c点溶液的性质 。(填写“酸性”、“碱性”或“中性”)
(3)将a点变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II.25℃时,有浓度均为的4种溶液:
①盐酸 ②HF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氨水
已知:25℃时,电离平衡常数,1.6×10-5
(1)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④中溶液的pH值为
(3)①和③混合后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Va:Vb=
(4)常温时,用pH=3和pH=2的HF溶液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所消耗的HF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 10Vb(填“>”“<”“=”)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循环在捕获及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科研人员设计了利用与反应生成的路线,主要反应如下:
I.
II.
III.
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1分)
(2)提高平衡产率的条件是_______。(1分)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低压
(3)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催
化与反应生成,部分历程如图,
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所示
步骤中最慢的基元反应是 (填序号),
生成水的基元反应方程式为 。
(4)下,在密闭容器中和各发生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和生成物(、)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反应III在以下不考虑)。
注:含碳生成物选择性
①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 (填字母)。
②点M温度下,反应Ⅱ的 (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在下达到平衡时, 。,随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C A D B A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A B A B D D C 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2分)。
(1)④ ⑩ ,①⑥⑦⑩ 。
(2)C
(3)① > ②Na2CO3 ③B
18.(每空2分,共12分)
(1)DCHIAE
(2)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20.60 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标准液时,溶液由红色变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3)AD
19. (每空2分,共14分)
I.(1)< (2)碱性(3)加碱
II.(4)③>④>②>① (5)11.1(6)11:9(7)>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1分)
(2)(1分)B
(3) ④ HO*+H2*+CH2*= CH3*+H2O
(4) c 0.2 反应Ⅱ生成的氢气多于反应Ⅲ消耗的氢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