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二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D A D C B B C
二.填空题
11.(1,3) 12. 70 13. 40
14. 12 15.70或40 16.
三.解答题
17.(8分)
证明:, ......................................2分
在△和△中
......................................6分
△≌△ ......................................8分
(没写“SAS”扣1分)
(8分)
证明:(1)△≌△
......................................2分
......................................3分
(2)△≌△
, ......................................5分
......................................6分
......................................7分
......................................8分
(8分)
解:(1)如图所示,△为所求;......................................3分
(2)如图所示,△为所求; ......................................6分
(3) ......................................8分
(作图每个结论1分,若两个小问都没写结论,只扣1分;只写结论不得分)
(8分)
解:(方法一)

......................................2分
......................................4分
,平分
......................................6分
......................................7分
......................................8分
(方法二)
平分,
......................................1分
......................................3分
......................................4分
......................................5分
......................................7分
......................................8分
(8分)
解:
图1 图2
(1)如图所示,射线为所求; ......................................4分
(2)如图所示,点为所求. ......................................8分
(作图3分,结论1分,若两个小问都没写结论,只扣1分;只写结论不得分;没有正确痕迹的图给1分)
(10分)
解:(1)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得 ......................2分
......................................3分
(2)由(1)知
第三边为奇数
......................................5分
△为等腰三角形 ......................................6分
(3)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得,
, ......................................7分
......................................10分
(10分)
(1)解: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2)证明:连接 ......................................6分
,点是的中点
, ......................................8分

......................................9分
......................................10分
(12分)
解:(1)(方法一)我选择第 1 小组的思路
证明:作的平分线,交于,在上截取,连接
平分
......................................1分
在△和△中
△≌△ ......................................3分
......................................4分
是△的外角
......................................5分
(方法二)我选择第 2 小组的思路
证明:作的平分线,交于,在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
平分
......................................1分
在△和△中
△≌△ ......................................3分
......................................4分
是△的外角
......................................5分
(方法三)我选择第 3 小组的思路
证明:作于,在上截取,连接

......................................2分
......................................3分
是△的外角
......................................5分
(2) ......................................7分
(3)已知:如图,在△中,
求证: ......................................8分
证明:在内部,以为顶点,以为一边作,另一边与交于点 ......................................9分
......................................10分
......................................11分
在△中,
......................................12分
(14分)
解:(1)如图,作轴于点

, ......................................1分
......................................2分
在△和△中
△≌△ ......................................3分

......................................4分
(2)作轴于点,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平分
在△和△中
△≌△ ......................................6分
在△和△中
△≌△ ......................................8分
点的纵坐标为 ......................................9分
(3)连接,作于点,于点
平分,平分
......................................10分
在△和△中
△≌△
......................................11分
在△和△中
△≌△
......................................12分
......................................13分
由折叠可知
......................................14分
1晋安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
初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第十五届全运会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不懈奋斗的精神,下列关于体育运动的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4 B.2,2,4 C.2,3,6 D.1,2,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D.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中,,,分别对应,,,根据下列选项不能判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 B.
C., D.
5.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6.下列各图中,作△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补充下列条件不能够证明△≌△的是  
A. B. C. D.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是,,若△≌△,则点的坐标是  
A. B. C. D.
9.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已知,,则的面积为  
A.80 B.40 C.20 D.1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10.如图,在△中,,,,直线垂直平分线段,若点为边的中点,点为直线上一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  
A.10 B.11 C.12 D.13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11.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2.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为  .
13.如图,在△中,,是边的中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14.如图,为△的中线,,若△的周长比△的周长多,则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16.中,,点,在边上(点在点的左侧),,,点在边上,,若,,,则  .(用含,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86分)
17.(8分)如图,,分别是线段,上的点,,.求证:△≌△.
18.(8分)如图,已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
(2)若,,求线段的长.
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关于轴的对称图形△;
(2)画出△沿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3)如果上有一点经过上述两次变换,那么对应上的点的坐标是   .
20.(8分)如图,在△中,,平分,点在边上,且.若,求的度数.
21.(8分)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在图1中,作的平分线交于点;
(2)在图2中,在上找一点,使得.
图1 图2
22.(10分)已知,,是△的三边.
(1)若,.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2)若,,第三边为奇数,判断△的形状;
(3)化简.
23.(10分)如图所示,△中,,于点,于点,交于.
(1)若,求的度数;
(2)若点是的中点,求证:.
24.(12分)综合实践课中,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了这样的问题:
【课本回顾】
学习等腰三角形时,学习了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反之,等角对等边.
【问题探究】
(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边不等,那么所对的角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猜测:大边对大角.如图1,△中,,求证:.
经同学们的讨论,以下三个小组给出了解决方法:
第1小组 第2小组 第3小组
思路 与 辅助线 分析:作的平分线,交于,在上截取,连接. 分析:作的平分线,交于,在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 分析:作于,在上截取,连接.
图形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的思路与图形,完整写出证明.
【知识应用】
(2)在△中,已知:,用“”连接、、应为   ;
【问题拓展】
第4小组提出想法:大角对大边,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角大,那么角所对的边大。你认为这个小组的想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补充图形完成证明(包含已知和求证,并写出完整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第(1)题图 第(3)题图
(1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
图1 图2 图3
(1)如图1,若,,求点的坐标;
(2)如图2,设交轴于点,若平分,,求点纵坐标;
(3)如图3,当点运动到原点时,的平分线交轴于点,为线段上一点,将沿翻折,的对应边的延长线交于点,为线段上一点,且,求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