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铟(In)被称为信息产业中的“朝阳元素”,在许多新兴科技均有应用,例如:CIGS薄膜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如图是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49
B. 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C.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原子有49个电子
2. 古诗文中描绘的一些景象可以用胶体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云一片去悠悠”中的白云属于液溶胶
B. “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雾属于胶体
C. “江雾霏霏作雪天”中形成“江雾”粒子的直径小于100 nm
D. “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体现了丁达尔效应
3. 下列物质分类的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盐
A 食盐水 波尔多液 食盐 金刚石
B 胆矾 Fe2O3 臭氧 AgNO3
C 氢氧化铁胶体 生石灰 水银 BaSO4
D 浓硫酸 食醋 C60 NaHCO3
A. A B. B C. C D. D
4. 类比推理是化学上研究物质的重要思想。下列类比结果合理的是
A. Fe在中点燃生成,则S在中点燃生成
B. 将少量通入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则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溶液也会变浑浊
C. 是酸性氧化物,可类推CO是酸性氧化物
D. CuO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推测MgO也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5.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胶体,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③继续加热,出现红褐色浑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三种分散系分别属于溶液、胶体、浊液
B. ①→②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胶体)
C. 向②所得分散系中滴加稀硫酸现象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慢慢消失
D. 胶体和沉淀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往溶液中通入少量:
B. 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C.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
D. 将稀盐酸滴在氧化铁上:
7. 在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B. 、、、
C. 、、、
D. 、、、
8. 只用一种试剂,将、、三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9. 下列实际应用中未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保鲜剂
B.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 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 天然气的燃烧
10. 《本草经集注》中有如下描述:“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其中“鸡屎矾”指的是碱式碳酸铜或碱式硫酸铜,“苦酒”指的是CH3COOH溶液。文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置换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1. 在所给条件下,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在水中:
B. 熔融状态:
C. 在水中:
D. 在水中: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硫酸与铁丝制取氢气:
B. 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
C.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 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分析错误的是
A.
B
C.
D.
14. 制硫酸过程中有以下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4:11
C. 只是氧化产物
D. 每消耗1个氧分子,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
15.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B2═2B﹣+A2;2C﹣+A2═2A﹣+C2;2B﹣+D2═2D﹣+B2可以判断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D2<B2<A2<C2 B. 还原性:A﹣>B﹣>C﹣>D﹣
C. 2C﹣+D2═2D﹣+C2反应可以进行 D. 2A﹣+D2═2D﹣+A2反应不能进行
16.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粒子反应,待强的反应完后,再与氧化性弱的反应,称为反应先后规律。已知,且氧化性:,在溶有和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则溶液中一定无
B. 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则溶液中一定有,也可能有
C 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D. 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和
17.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固体和Ba(OH)2固体,随着二者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原硫酸铜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 M点后曲线表征的是新加入的硫酸铜固体生成了胆矾晶体,使溶液质量减小
C. N点时CuSO4和Ba(OH)2恰好完全反应
D. 若将Ba(OH)2固体换成BaCl2固体,曲线变化可能完全重叠
18. 下列由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19. 关于物质转化规律“单质(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酸或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单质”为碳,则“氧化物”可以为
B. 单质铜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
C. 若某非金属元素可实现上述转化,则符合转化规律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
D. “”符合该转化规律
20. 历史上曾有化学家用以下方法制取氯气,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D. 该方法制氯气主要原料是盐酸和氧气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 NaOH是中学常见强碱之一,常用于各种化学实验。
Ⅰ.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①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把盛有溶液和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1)胶体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制备胶体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改为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涉及到的含铁物质有饱和溶液、胶体、沉淀,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Ⅱ.一个实验观察氢氧化钠与硫酸铁在溶液中反应导电性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①实验所需器材:铁架台、烧杯、玻璃电极一对(碳棒)、导线、电源、灯泡、分液漏斗;
②连接好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③开始实验。
(6)反应前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NaOH,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可以看到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22 Ⅰ.已知下列反应:
①;②;③。
(1)、、、四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判断与溶液能否反应?____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判断与NaBr溶液能否反应?____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4)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为,由此分析,在反应中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发生___________反应。
(5)在硫酸溶液中,和能按粒子个数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X,同时被氧化为,则X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Ⅱ.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和。
(6)已知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
(7)砷酸()是三元酸,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氧化性: B. 氧化性:
C. 还原性: D. 还原性:
2025-2026学年惠州市泰雅实验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学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能 ②. (胶体)
(2)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
(3)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
(4)
(5)沉淀
(6)
(7) ①. 灯泡略变暗 ②.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略减小
【22题答案】
【答案】(1)
(2)
(3)否 (4) ①. 得到 ②. 还原 (5)C
(6)
(7) (8)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