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1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含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第1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含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第1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明确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2.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3.理解人大代表的性质、权利和义务。4.运用现实事例,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
知识点一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权力的主体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选举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职权 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组成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性质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地位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职权 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委员长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知识点二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性质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产生 民主选举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职权 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我国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按照选举法,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的是直接民主。(  )
提示:×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我国民主属于间接民主。
2.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民意代表机关。(  )
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民意代表机关。
3.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最高决定权。(  )
提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没有最高决定权。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  )
提示:×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而非工作人员,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5.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的任期不同。(  )
提示:×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都是五年。
6.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时,就某些问题向财政负责人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这体现了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
提示:× 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时,就某些问题向财政负责人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这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质询权,而不是“监督权”,监督权是人大的职权。
议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
情景一 2025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举行在京全国人大代表情况通报会,为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准备。据了解,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审议法律案38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检查5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个报告,开展2次专题询问、9项专题调研;决定批准条约、重要协定12项;决定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82人次。
情景二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情景二中全国人大履行了哪些职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相同吗?二者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1)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审议法律案38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行使了立法权。②检查5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个报告,开展2次专题询问、9项专题调研,行使了监督权。③决定批准条约、重要协定12项,行使了决定权。④决定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82人次,行使了任免权。
(2)①最高立法权。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②最高决定权。会议审查通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③最高监督权。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如修改宪法,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报告工作,行使其授予的职权。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在其相应职权范围内,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委会
3.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职权 内容
立法权 制定法律,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通过关于其他国家机关人事任免方面的决定
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 人大听取审议其他机关的工作报告,总起来说是行使监督权。但细分的话,对未发生、将要执行的事务审议和表决,属于决定权;对正在或已经执行完毕的事务的审议和表决,属于监督权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1.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批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修改后的代表法。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批准了两高的工作报告 ②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执行机关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④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人大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等,以及批准重大事项。全国人大批准两高工作报告是行使决定权,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并不是执行机关,③错误。
2.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或议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承担常委会执法检查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有关督办工作,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等。由此可见,各专门委员会(  )
①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立法权和监督权 ④有利于全国人大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而不是各专门委员会,②排除。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各专门委员会不能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立法权和监督权,③排除。
议题二 人大代表
2025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期间,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一一提请表决。随着一项项表决通过,代表们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万人大礼堂。
对此,有网友觉得,人大代表就是开开会、举举手、鼓鼓掌,非常轻松。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人大代表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其次,人大代表要模范带头服务发展。自觉、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好人代会的决议、决定等。最后,人大代表要真正做到为民代言。要密切联系选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自己所提的议案、建议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确保自己所提的议案、建议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实事求是。
[问题探究]
(1)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
(2)人大代表都有哪些职权?
(3)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说说如何才能做好人大代表工作。
参考答案:(1)人大代表是通过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由民主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①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人民重托,首先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尽最大努力为人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②人大代表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使所提议案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更有利于解决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会议期间能依法行使代表职权。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1.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 县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 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人大代表的关系
3.区分各级人大代表四项权利
审议权 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
表决权 对交付表决的报告和议案、有关事项表明各种意愿(包括赞成、反对或弃权)
提案权 依法定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质询权 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公民≠人民;权利≠权力
(1)公民直接行使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
(2)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大在内的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全国人大开设“代表通道”,以通道采访的形式表达人大代表心声。人大代表要“通”民心,“道”民意,传达百姓心声。由此可见,人大代表(  )
①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依法享有广泛的职权 ④应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正确履行其职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没有涉及人大代表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接受人民监督,②排除。在我国,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产生,③错误。
4.生猪产业是湖北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生猪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强等短板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和群众的诉求,某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整合生猪上下游资源,托举湖北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人大代表要找准问题切实反映人民的诉求 ③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人大代表的建议应被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采纳,由政府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不强调人大代表的性质,①不符合题意。人大代表的建议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通过后交由政府组织实施,④排除。
1.2025年3月5日至11日,全国人大代表们在全国人大会上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  )
①质询权 ②决定权 ③审议权 ④监督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质询权和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全国人大的职权,①③错误。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审议法律草案39件、通过24件,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项报告,开展5部法律执法检查、2次专题询问及9项专题调研……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努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②行使国家立法权,按照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贯彻执行全国人大的决议 ④与各国家机关密切协作,汇聚治国理政强大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但不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不负责执行全国人大的决议,③排除。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行为(如听取报告)是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与监督,而不是与各国家机关密切协作,④排除。
3.2025年1月30日,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大会依次表决通过了关于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该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多项决议。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审议权、表决权 ③该市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履行了职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审议权、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错误。
4.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共进行了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一共有22名来自于基层一线(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等)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与中外媒体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对全国人大代表认识表述正确的有(  )
①由全国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对所属行业负责 ②听取意见,帮助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③作为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而非全国人民直接选举,此外,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而非仅对所属行业负责,①错误。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应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中央人民政府推进工作,而不是地方人民政府,②错误。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2025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工作
C.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
D.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答案:D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家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B错误。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C错误。
2.2025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表决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修正案。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立法权 ②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行使表决权 ④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质询权、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并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②③错误。
3.2024年12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的关于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知(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②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 ③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行使全国人大部分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依法行使全国人大部分权力,④错误。
4.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协定》的决定,并决定任命李乐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全体国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③排除。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全体国民”,且题意也未涉及这一表述,④排除。
知识点二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5.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关于人大代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县乡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通过行使监督权提升履职能力 ④人大代表听取民意、反映人民意愿是人大代表应依法行使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人大代表除行使审议权、表决权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代表没有监督权,③错误。听取民意、反映人民意愿是人大代表应该履行的义务,④错误。
6.如图漫画《问计于民》表明人大代表(  )
①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积极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 ③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④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在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且漫画没有涉及人大代表的选举,①错误。材料不涉及积极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②排除。
7.李佳康同学在学校参与了“假如我是市人大代表”的活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李佳康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络机制,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B.当李佳康调查发现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时,要求该企业立即停止生产,马上整顿
C.行使李佳康的审议权,审议常务副市长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
D.当李佳康发现某派出所存在不公正执法时,李佳康对该派出所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答案:D
解析:人大要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制,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A说法错误。人大代表无权要求该企业停工停产,B说法错误。由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市政府工作报告,而不是常务副市长,C说法错误。
8.某人大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的各项调研,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为学校筑好安全防墙,促青少年健康成长贡慧。近年来,他领衔的议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 ②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代表应自觉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④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人大代表具有表决权,无决定权,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①排除。题干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不涉及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②排除。
9.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举行联组会议,重点就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开展专题询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对参与专题询问会各方的作用概括准确的是(  )
①人大常委会:为人民而问,督促政府履职尽责
②受问询部门:接受人民监督,对人大代表负责
③参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推动民生难题解决 ④旁听询问公民:享有监督权,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受问询部门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排除。公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排除。
10.海南省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线上生成代表二维码,收集选民问题、问计选民,实现“群众‘码’上找代表,代表问题马上办”的线上为民服务。这种做法(  )
①体现了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诉求 ③便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而不是满足一切诉求,②错误。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④错误。
1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5年1月21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结合材料并运用相关知识阐述该观点。
答案:①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维护法制统一,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推动提高工作质效。②行使立法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能,为安徽发展提供完备法治保障。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高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推动安徽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开拓安徽基层民主发展新局面。
解析: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可从人大的监督权和立法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角度来分析作答。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信息。信息①: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40件……开展执法检查5次、专题询问6次→可联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权。信息②: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立法……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可联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信息③:提出230件议案……安徽省代表团提交的10件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等平台载体作用→可联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大会期间,代表们肩负党和人民重托,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草案,提出议案298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7000余件。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到优化营商环境……各代表团举行的“开放日”活动,气氛活跃热烈,记者踊跃提问,代表坦诚作答。
3月11日下午3时,闭幕会开始。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一一提请表决。随着一项项表决通过,掌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万人大礼堂。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在这里凝聚为国家的意志、行动的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答案:①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享有广泛的职权。②行使提案权,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和国家的决策更好反映人民的意愿。③行使审议权,促进决策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④行使表决权,把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可联系人大代表的地位,说明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关键词②:提出议案298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7000余件→可联系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关键词③:大会期间,代表们肩负党和人民重托,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草案→可联系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关键词④: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一一提请表决→可联系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第1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明确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2.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3.理解人大代表的性质、权利和义务。4.运用现实事例,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
知识点一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权力的主体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民主选举 在我国,人民通过 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 ,国家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职权 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任免权和监督权
组成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性质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地位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职权 行使宪法规定的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委员长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 ,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知识点二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性质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产生 民主选举产生,采取 相结合的办法
职权 享有
义务 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 ,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应模范遵守 ,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我国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的是直接民主。(  )
2.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民意代表机关。(  )
3.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最高决定权。(  )
4.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  )
5.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的任期不同。(  )
6.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时,就某些问题向财政负责人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这体现了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
议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
情景一 2025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举行在京全国人大代表情况通报会,为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准备。据了解,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审议法律案38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检查5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个报告,开展2次专题询问、9项专题调研;决定批准条约、重要协定12项;决定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82人次。
情景二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情景二中全国人大履行了哪些职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相同吗?二者关系如何?
(2)①最高立法权。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②最高决定权。会议审查通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③最高监督权。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如修改宪法,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报告工作,行使其授予的职权。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在其相应职权范围内,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委会
3.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职权 内容
立法权 制定法律,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通过关于其他国家机关人事任免方面的决定
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 人大听取审议其他机关的工作报告,总起来说是行使监督权。但细分的话,对未发生、将要执行的事务审议和表决,属于决定权;对正在或已经执行完毕的事务的审议和表决,属于监督权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1.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批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修改后的代表法。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批准了两高的工作报告 ②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执行机关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④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或议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承担常委会执法检查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有关督办工作,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等。由此可见,各专门委员会(  )
①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立法权和监督权 ④有利于全国人大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二 人大代表
2025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期间,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一一提请表决。随着一项项表决通过,代表们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万人大礼堂。
对此,有网友觉得,人大代表就是开开会、举举手、鼓鼓掌,非常轻松。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人大代表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其次,人大代表要模范带头服务发展。自觉、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好人代会的决议、决定等。最后,人大代表要真正做到为民代言。要密切联系选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自己所提的议案、建议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确保自己所提的议案、建议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实事求是。
[问题探究]
(1)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
(2)人大代表都有哪些职权?
(3)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说说如何才能做好人大代表工作。
(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①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人民重托,首先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尽最大努力为人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②人大代表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使所提议案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更有利于解决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会议期间能依法行使代表职权。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1.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 县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 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人大代表的关系
3.区分各级人大代表四项权利
审议权 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
表决权 对交付表决的报告和议案、有关事项表明各种意愿(包括赞成、反对或弃权)
提案权 依法定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质询权 依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公民≠人民;权利≠权力
(1)公民直接行使权利,国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
(2)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包括人大在内的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全国人大开设“代表通道”,以通道采访的形式表达人大代表心声。人大代表要“通”民心,“道”民意,传达百姓心声。由此可见,人大代表(  )
①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依法享有广泛的职权 ④应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正确履行其职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生猪产业是湖北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生猪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强等短板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和群众的诉求,某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整合生猪上下游资源,托举湖北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人大代表要找准问题切实反映人民的诉求 ③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人大代表的建议应被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采纳,由政府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025年3月5日至11日,全国人大代表们在全国人大会上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  )
①质询权 ②决定权 ③审议权 ④监督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审议法律草案39件、通过24件,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项报告,开展5部法律执法检查、2次专题询问及9项专题调研……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努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②行使国家立法权,按照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③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贯彻执行全国人大的决议 ④与各国家机关密切协作,汇聚治国理政强大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5年1月30日,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大会依次表决通过了关于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该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多项决议。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审议权、表决权 ③该市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履行了职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共进行了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一共有22名来自于基层一线(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等)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与中外媒体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对全国人大代表认识表述正确的有(  )
①由全国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对所属行业负责 ②听取意见,帮助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③作为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2025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工作
C.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
D.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2025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表决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修正案。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立法权 ②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行使表决权 ④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4年12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的关于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知(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②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 ③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行使全国人大部分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协定》的决定,并决定任命李乐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全体国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5.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关于人大代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县乡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通过行使监督权提升履职能力 ④人大代表听取民意、反映人民意愿是人大代表应依法行使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图漫画《问计于民》表明人大代表(  )
①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积极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 ③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④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李佳康同学在学校参与了“假如我是市人大代表”的活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李佳康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络机制,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B.当李佳康调查发现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时,要求该企业立即停止生产,马上整顿
C.行使李佳康的审议权,审议常务副市长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
D.当李佳康发现某派出所存在不公正执法时,李佳康对该派出所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8.某人大代表立足本职,积极参加市人大统一组织的各项调研,提出了《关于健全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的建议》等议案,为学校筑好安全防墙,促青少年健康成长贡慧。近年来,他领衔的议案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  )
①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 ②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人大代表应自觉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④人大代表应不断提高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情况举行联组会议,重点就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开展专题询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对参与专题询问会各方的作用概括准确的是(  )
①人大常委会:为人民而问,督促政府履职尽责
②受问询部门:接受人民监督,对人大代表负责
③参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推动民生难题解决 ④旁听询问公民:享有监督权,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海南省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线上生成代表二维码,收集选民问题、问计选民,实现“群众‘码’上找代表,代表问题马上办”的线上为民服务。这种做法(  )
①体现了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诉求 ③便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5年1月21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结合材料并运用相关知识阐述该观点。
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大会期间,代表们肩负党和人民重托,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草案,提出议案298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7000余件。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到优化营商环境……各代表团举行的“开放日”活动,气氛活跃热烈,记者踊跃提问,代表坦诚作答。
3月11日下午3时,闭幕会开始。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一一提请表决。随着一项项表决通过,掌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万人大礼堂。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在这里凝聚为国家的意志、行动的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