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2025-202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Na-23 S-32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4 分。第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16 小题,每小题 4 分。每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的转化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动力。下列物件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板 自热火锅发热包 风力发电机 新能源汽车电池
A. A B. B C. C D. D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B.向锁芯里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在豆浆中加入石膏点豆腐
3.以下生产活动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其中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的是( )
A.草木灰(主要含 K2CO3)加开水洗油锅B.煮饭时鼓风使炉火更旺
C.酿酒时加酒曲酶 D.地窖保存粮食
A. A B. B C. C D. D
第 1页,共 13页
4.N2(g)+3H2(g) 2NH3(g)ΔH<0,合成氨时既要提高 H2的平衡转化率,又要加快反应速率,可采
取的办法是( )
①加压
②升温
③增大氢气和氮气的投料比
④补充 N2
⑤使用催化剂
A.①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5.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
(g)ΔH=-890.3kJ/mol
B.一定条件下,将 0.5molN2和 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放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ΔH=-38.6kJ/mol
C.由 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 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稀溶液中:H++OH-=H2OΔH=-57.3kJ mol-1,若将含 1molCH3COOH的醋酸稀溶液与含 lmolNaOH的稀
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kJ
6.劳动需要“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过程 化学原理
A 司机用冷柜车冷藏运输鲜奶 降温可减慢反应速率
B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水解呈碱性
C 护林员巡山时,向 CaO袋包加水“自热”口粮 CaO与水的反应放热
工人用 Na3CO3溶液将 CaSO4型水垢转化为 CaCO3
D 溶解度:CaCO3<CaSO4
后,再加醋酸清洗
A. A B. B C. C D. D
7.下列事实能证明 ROH是弱碱的是( )
A. RHSO4溶液呈酸性
B. ROH溶液的导电能力小于 NaOH溶液
C.室温下,0.1mol L-1ROH溶液 pH约为 11
D. 10mL1mol/L的 ROH溶液恰好与 10mL1mol/LHCl溶液完全反应
第 2页,共 13页
8.下列相关事实或用途,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向 Na2CO3的酚酞溶液中加入少量 BaCl2粉末,红色变浅
B.配制 FeCl3溶液时,常将 FeCl3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
C.蒸干灼烧 Fe(NO3)3溶液得到 Fe2O3固体
D.氯气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9.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陈述Ⅰ 陈述Ⅱ

可发生反应: 和 的水解相
A
互促进
B 向 ZnS白色悬浊液中加几滴 0.1mol L-1CuSO4,沉淀由白变黑 实验温度下:Ks(p CuS)<Ks(p ZnS)
C 压缩长期装有 NO2,密闭容器的体积,稳定后颜色变深 平衡向生成 NO2的方向移动
D 常温下,Fe与浓硫酸反应比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 A B. B C. C D. D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 3NA
B. 100mL1mol L-1的 CH3COOH溶液中 CH3COOH分子数为 0.1NA
C. 19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 10NA
D.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H2和 1molI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11.C6H5NH2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C6H5NH3C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001mol L-1C6H5NH2水溶液的 pH=11
B. 0.001mol L-1C6H3NH3Cl水溶液加水稀释,pH升高
C. C6H5NH3Cl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为 C6H5NH3Cl=C6H5NH2+HCl
D. C6H3NH3Cl水溶液中,
第 3页,共 13页
12.Os-Gr(锇原子嵌入石墨烯)可以催化汽车废气中的 CO还原 N2O,反应历程可能因两个反应物分子与催
化剂簇结合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呈现历程 a或历程 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历程 a与历程 b的总反应的ΔH相同
B.历程 b中 CO—Os-Gr是中间体
C.催化过程中的最终产物为两种无毒的气体
D.历程 a中催化剂首先吸附 CO,而历程 b首先吸附 N2O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 2W(g)+Z(s),Y的
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γ(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γ1>γ2
B.平衡常数:Ka<Kb=Kc
C.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 T1温度下增大压强,c点向 a点方向移动
14.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E和M发生如下反应:E(g)+M(g) F(g) G(g)。
已知反应初始 c0(E)=c0(M)=0.10mol/L,部分物质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t1后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页,共 13页
A. X为 c(F)随 t的变化曲线
B. 0~t1内,
C.反应的活化能:①>②
D. t2时,扩大容器的体积,n(F)减小
15.下列各实验装置、目的或结论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的 验证 FeCl3对 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 活塞Ⅰ处→Ⅱ处压强减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
或 H2O2分解反应有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小,颜色变化可证明平衡

结 催化作用 响 移动

A. A B. B C. C D. D
第 5页,共 13页
16.常温下,将 0.1mol/LNaOH溶液滴加到 20mL0.1mol/LH2A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随 NaOH溶液滴入量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c>b>a
B. a点时,
C. b点时,c(HA-)>c(A2-)>c(H2A)
D. c点时,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17.铁、钴、镍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可采用酸浸—氨浸等工艺从铁钴镍矿中(主要含 Co2O3、NiO、FeO、
Fe2O3,少量MgO、SiO2)提取 Fe、Co、Ni,并获得一系列化工产品,部分流程如图:
已知:①Co2+易与 NH3发生配位生成 , 不稳定,易被氧化为 。
②lgKb(NH3 H2O)=-4.7。
③相关金属离子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 Fe3+ Co3+ Co2+ Ni2+
开始沉淀的 pH 1.5 6.5 7 6.9
沉淀完全的 pH 2.8 9 10 8.9
第 6页,共 13页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纳米级 SiO2可与 NaOH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沉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常温下,pH=9.9的氨水溶液中,c(NH3 H2O)______ (填“>”“<”或“=”),“氨浸”
过程中,Co2+转化为 。
(5)“氧化”的目的是使______元素以______(填化学式)形式存在于“滤渣 2”中。“调 PH”过程中,
溶液的 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时才能保证“滤渣 2”纯度较高。
(6)“沉镍”过程中使用 NH4HCO3溶液而不使用 NaH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结晶”过程通入的酸
性气体 X是______(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18.硫代硫酸钠(Na2S2O3),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是重要的实验药品和化工原料。
Ⅰ.某兴趣小组用 0.50mol L-1KI、0.2%淀粉溶液、0.20mol L-1K2S2O8、0.10mol 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
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 (快)。
(1)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实验序 KI溶液 淀粉溶液
K2S2O8溶液/mL 水/mL Na2S2O3溶液/mL t/s
号 /mL /mL
① 10.0 0.0 4.0 4.0 2.0 t1
② 9.0 1.0 4.0 4.0 2.0 t2
③ 8.0 Vx 4.0 4.0 2.0 t3
表中 Vx= ______mL,理由是 ______。
(2)向 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______(填化学式)耗
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
根据实验①的数据,反应速率 = ______mol L-1 s-1(列出计算式)。
Ⅱ.测定某硫代硫酸钠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准确称取 7.00g产品,溶于蒸馏水配成 100.00mL溶液,取 20.00mL注入锥形瓶,以淀粉作指示剂,用 0.10mol/L
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第 7页,共 13页
已知: ,Na2S4O6溶液为无色溶液。
(3)碘标准溶液应盛放在 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4)第一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则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mL。
(5)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______。
(6)重复上述操作,记录另两次数据如表,则产品中 Na2S2O3 5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精确到 0.1%)。
滴定次数 滴定前/mL 滴定后/mL
第二次 1.56 30.3
第三次 0.22 26.34
(7)下列操作测得 Na2S2O3 5H2O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______。
A.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读取碘标准溶液的体积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过于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碘标准溶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8 分。
-能与 Ag+生成[Ag(CN)2]-,常用于自然界中提取银或废液中回收银。
(1)将 Ag置于 1L2.0mol L-1NH3 H2O溶液中,通入 O2,Ag转化为[Ag(NH3)2]+的离子方程式为:
4Ag+O2+8NH3+______=4[Ag(NH3)2]++______。反应 1小时测得溶液中银的总浓度为 1.08mg L-1,Ag的
溶解速率为 ______mol h-1。
(2)向 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 NaCN粉末,沉淀会逐渐溶解。此过程也可以表示为:AgCl(s)+2NaCN
(s) [Ag(CN)2]-(aq)+2Na+(aq)+Cl-(aq),则此反应的ΔH= ______。
已知:
(3)常温下,向含有 Na[Ag(CN)2]溶液中加入 Na2S,生成黑色沉淀,存在以下平衡:
ⅰ.Ag+(aq)+2CN-(aq) [Ag(CN)2]-(aq)Kf=1021
第 8页,共 13页
ⅱ.Ag2S(s) 2Ag+(aq)+S2-(aq)Ksp=10-50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标号)。
A.加入 Na2S时,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其平衡常数 Kf减小
B.随着 c(CN-)增大, 减小
C.溶液中存在 c(Na+)+c(H+)+c(Ag+)=c([Ag(CN)2]-)+c(CN-)+c(OH-)
D.加水稀释,反应ⅱ的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
②反应 2[Ag(CN)2]-(aq)+S2-(aq) Ag2S(s)+4CN-(aq)K= ______(用 Ksp、Kf表示)。
(4)由于 CN-有剧毒,生产中常改用 R2-提取 Ag+。
已知:Ag+(aq)+R2-(aq) [AgR]-(aq)K1=108.8
[AgR]-(aq)+R2-(aq) [AgR2]3-(aq)K2=104.7
向 1L0.1mol L-1AgNO3溶液中加入 Na2R固体,得到澄清溶液(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 Ag+、[AgR]-、[AgR2]3-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c(R2-)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中δ(X)= 。
①曲线 ______(填标号)表示 Ag+的变化。
②m点 c(R2-)约为 ______mol L-1。
20.我国力争于 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含量的控制和 CO2资源利用具
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将 CO2转化为有价值的甲酸和尿素 CO(NH2)2、甲醇等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合成尿素通
过以下两步反应实现,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 9页,共 13页
则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O2与 H2在 Cu/ZnO催化下发生反应可合成清洁能源甲醇:CO2(g)+3H2(g) CH3OH(g)+H2O
(g)ΔH<0
①该反应在______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②该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u/ZnO+H2=Cu/Zn+H2O。
第二步: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在催化剂作用下 CO2和 H2也可以合成甲酸,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ⅰ.CO2(g)+H2(g) HCOOH(g)ΔH3<0
ⅱ.CO2(g)+H2(g) CO(g)+H2O(g)ΔH4>0
刚性密闭容器中 CO2(g)和 H2(g)按物质的量 1:1投料,平衡时 HCOOH和 CO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
图所示[如 CO的选择性= ]:
①表示 HCOOH的选择性的是曲线______(填“a”或“b”);为同时提高 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HCOOH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
A.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高温、低压
第 10页,共 13页
D.低温、高压
②240℃时,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压强/MPa p0 0.91p0 0.85p0 0.80p0 0.80p0
反应ⅰ的速率可表示为 v=k p(CO2) p(H2)(p为气体分压,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k为常
数),则反应在 60min时,p(CO2)=______MPa,v=______(用含 p0、k的式子表示)。
第 11页,共 13页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将铁钴镍矿粉碎、适当加热、搅拌;
SiO2+2NaOH=Na2SiO3+H2O;
Ni2++2 =NiCO3↓+H2O+CO2↑;
>;
Fe;Fe(OH)3;2.8≤pH<6.5;
等浓度下 NH4HCO3溶液的碱性弱于 NaHCO3,防止生成 Ni(OH)2;HCl
18.【答案】2.0;保证反应物 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Na2S2O3或 S2 ; × ;
酸式;
26.10;
当滴入最后半滴碘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并且 30s内不褪色;
第 12页,共 13页
92.5%;
AD
19.【答案】2H2O;4OH-;10-5;
ΔH1+ΔH2+ΔH3;
①B;
② ;
①c;
②4×10-4.7
20.【答案】2NH3(g)+CO2(g) H2O(l)+CO(NH2)2(s)ΔH=-134kJ/mol;
①低温;
②Cu/Zn*+2H2+CO2=Cu/ZnO*+CH3OH;
①a;D;
②0.25p0;0.0625
第 13页,共 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