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房山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房山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0 16 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答案要求的一项。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冶炼金属钠 B.电动车行驶 C.燃料燃烧 D.太阳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2.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有益的是(  )
A. 食物的腐败 B. 金属的腐蚀 C. 汽车尾气的处理 D. 塑料的老化
3.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是负极材料 B.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Zn电极上发生反应Zn-2e-=Zn2+ D. 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电子
4.铅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Pb作正极
B. 放电时,H+向正极方向移动
C. 充电时,铅蓄电池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5.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进程Ⅰ是吸热反应 B. 进程Ⅱ中,加入X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生成P的速率:Ⅰ>Ⅱ D. 平衡时P的产率:Ⅱ>Ⅰ
6.N2与O2化合生成NO是自然界固氮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图显示了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N键的键能大于O=O键的键能
B. 完全断开1mo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1264kJ能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 生成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ΔH=+180kJ/mol
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前10s内,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 s)
B. 在前10s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在第10s末,Y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Y Z
8.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g) N2O4(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mol N原子
B.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C. 水浴加热,气体颜色变浅
D. 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9.工业制硫酸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是:2SO2(g)+O2(g) 2SO3(g)ΔH<0,下列措施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是(  )
A. 采用常压而非高压 B. 采用400~500℃而非低温
C. 加入V2O5作为催化剂 D. 及时分离出SO3
10.如图为电镀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镀时,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 通电后,溶液中的移向阳极
C. 待镀铁制品增重0.64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2mol
D. 若铜片含有少量锌、银等杂质,将导致待镀铁制品镀层中混有锌、银单质
11.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中钢铁发生吸氧腐蚀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连接锌棒后,电子由铁管道流向锌 D.暖气片表面刷油漆防止金属腐蚀
A. A B. B C. C D. D
12.一种基于电解原理的湿法冶铁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阳极生成的气体为Cl2
B. 阳极区溶液的pH升高
C. 阴极反应:
D. 该工艺可同时获得Fe、Cl2浓NaOH,资源利用率高
13.为理解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可设想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Cl固体溶解是熵增过程 B. NaCl固体溶解是吸热过程
C.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a+b=4 D. 根据各微粒的状态,可判断a>0,b>0
14.用电解Na2SO4溶液(图1)后的石墨电极1、2探究氢氧燃料电池,重新取Na2SO4溶液并用图2装置按i→ⅳ顺序依次完成实验。
实验 电极Ⅰ 电极Ⅱ 电压/V 关系
ⅰ 石墨1 石墨2 a a>d>c>b>0
ⅱ 新石墨 石墨2 c
ⅲ 石墨1 新石墨 b
ⅳ 石墨1 石墨2 d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0,说明i中形成原电池,反应为2H2+O2=2H2O
B. b<d,是因为ⅱ中电极Ⅱ上缺少H2作为还原剂
C. c>0,说明ⅲ中电极Ⅰ上有O2发生反应
D. d>c,主要原因是电极Ⅱ上吸附H2的量不同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5.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1)在一定条件下,N2(g)和H2(g)反应生成0.2molNH3(g),放出9.24kJ的热量,写出该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合成氨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流程中,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内氨气产率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③“干燥净化”中,有一步操作是用铜氨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为:
ΔH<0。
为循环使用,应该怎样处理吸收CO后的铜氨废液?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
(3)实验室研究是工业生产的基石。如图中的实验数据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不同温度(200℃、400℃、600℃)、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
②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6.某小组实验探究铁的腐蚀及防护措施。
查阅资料:ⅰ.KFe[Fe(CN)6](s) K+(aq)+Fe2+(aq)+[Fe(CN)6]3-(aq)蓝色沉淀
ⅱ.Fe2++6CN- [Fe(CN)6]4-K1=1.0×103
Zn2++4CN- [Zn(CN)4]2-K2=5.0×1016
实验装置 序号 实验步骤及现象
I 电流表指针偏转,Fe电极上未见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取出少量Fe电极附近的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未出现蓝色沉淀
Ⅱ 一段时间后,向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1)实验Ⅰ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实验Ⅱ中,蓝色沉淀为KFe[Fe(CN)6],说明含有Fe2+。
对Fe2+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H+将Fe氧化;
猜想2:______将Fe氧化,
猜想3:K3[Fe(CN)6]将Fe氧化;
①猜想2中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依据实验Ⅰ中的现象可否定猜想______(填序号)。
②甲同学猜想,Fe2+也可能是K3[Fe(CN)6]被Zn还原的产物,理由是:______。
乙同学依据资料ⅱ推断甲同学猜想不成立,依据是:______,无法生成蓝色沉淀。
初步判断,猜想3成立。
(3)继续验证。实验Ⅲ装置如图所示。
①证明发生吸氧腐蚀的操作及现象是:向A区滴加______,溶液变红。
②向A区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与铁钉接触的蓝色沉淀消失。已知铁不与蓝色沉淀反应,请结合资料i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与铁钉接触的蓝色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
③将实验Ⅲ装置中的锌片换成铜片,向A区滴加K3[Fe(CN)6]溶液,推测其与实验Ⅲ现象的差异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可以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金属铁进行防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17.电化学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为电池的______极。
②电极b表面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金属腐蚀的防护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①碳钢管发生电化学腐蚀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如图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铁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说明材料B需定期补换的原因:______。
18.电解是物质制备的重要手段。
(1)氯碱工业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结合化学用语解释电极b附近得到较浓NaOH溶液的原因______。
③实际生产中,阳离子交换膜的损伤会造成OH-迁移至阳极区,从而在电解池阳极能检测到O2,产生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下列生产措施有利于提高Cl2产量、降低阳极O2含量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定期检查并更换阳离子交换膜
b.及时补充Cl-浓度高的精制饱和食盐水
(2)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环保的水处理剂,电解法制取K2FeO4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
①Ni电极作______(填“阴”或“阳”)极。
②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19.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供应之间的冲突,CO2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1:CH4(g)+H2O(g) CO(g)+3H2(g)
反应2:CO2(g)+4H2(g) CH4(g)+2H2O(g)
(1)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①反应CH4(g)+CO2(g) 2CO(g)+2H2(g)的ΔH=______kJ mol-1。
②某温度下,CH4(g)与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4,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体系内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为1mol L-1,则此时v正______V逆(填“>”“=”或“<”),结合计算说明理由______。
(2)制备CH4是CO2的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CO2加氢制CH4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2,但过程中存在副反应:CO2(g)+H2(g) CO(g)+H2O(g)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压强下,起始投料比n(CO2):n(H2)=1:4时,CO2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CO2平衡转化率在580℃后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温度由300℃到400℃的过程中CO2实际转化率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b.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c.催化剂的活性增强
③CO2制备CH4过程中,CO2活化的可能途径有两种(如图2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其中CO*是CO2活化的优势中间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N2(g)+3H2(g) 2NH3(g)ΔH=-92.4kJ/mol;
①加压、分离出氨、增加N2和H2投料比;
②加压、400℃~500℃、铁触媒;
③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均可使得平衡逆向移动,产生的混合气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后可回收CO,铜氨溶液可重复利用;
①200℃;
②KQ=KM>KN
16.【答案】电;
①O2;猜想1、猜想2;
②K3[Fe(CN)6]中铁元素为+3价,具有氧化性,Zn有还原性,可将+3价铁还原为Fe2+;依据K1>>K2,Fe2+与CN-的配位结合能力远大于Zn2+与CN-的配位/结合能力,[Fe(CN)6]3-被Zn还原后的产物应为[Fe(CN)6]4-而非Fe2+;
①酚酞溶液;
②KFe[Fe(CN)6](s) K+(aq)+Fe2+(aq)+[Fe(CN)6]3-(aq),Fe2+与OH-结合,使Fe2+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K>Q),蓝色沉淀溶解;
③该反应比实验Ⅳ产生蓝色沉淀更快,一段时间后,与铁钉接触的蓝色沉淀不消失
17.【答案】①负;
②O2+2H2O+4e-=4OH-;
③变小;
①Fe-2e-=Fe2+;
②b;锌板做铁锌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损耗,锌板需要定期拆换
18.【答案】①2NaCl+2H2O2NaOH+H2↑+Cl2↑;
②,生成OH-且Na+从a极区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极区,生成NaOH;③4OH--4e-=O2↑+2H2O;ab;
①阴;②;③KOH
19.【答案】①+247;
②>;Q===1<4=K,则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
①反应2正向是一个放热反应,副反应正向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2平衡逆向移动,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当温度高于580℃时,以副反应为主导,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
②ac;
③根据图示可知生成CO*中间体反应过程需要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且CO*中间体的能量更低,较稳定,更利于生成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