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共享资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共享资源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共享资源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2025年4月中旬,“沙尘暴”成为环保热点。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 出行少开私家车
D. 提倡“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前提。下列有关试剂的取用及加热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C. 加固体试剂 D. 量取液体
3.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①②
4.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水银、75%酒精、碳酸钙 B. 氮气、食盐水、过氧化氢溶液
C. 液氧、氯化钠、清洁空气 D. 二氧化碳、锰酸钾、冰水混合物
5.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B.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
C.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 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6.加碘食用盐是在食盐中加入+5价的碘的化合物。下列符合的是(  )
A. I2 B. KIO C. KIO3 D. KIO4
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的是(  )
A. H B. O2 C. Fe D. 2N
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原子中的中子数为22 D.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9.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中,不属于对实验现象描述的是(  )
A. 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B.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 蜡烛熄灭后有白烟生成 D. 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水生成
10.下列各物质中文名称与其化学式对应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OMg B. 氧化铁:Fe3O4
C. 高锰酸钾:K2MnO4 D. 硫酸钠:Na2SO4
11.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反应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火药爆炸 B. 面包发霉 C. 酒精燃烧 D. 镁条燃烧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糖水是否为混合物 取一滴糖水于洁净的玻璃片上,晾干,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固体残留
B 区分氧气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观察现象
C 称量8.7g食盐(1g以下用游码) 先在左盘上加8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0.7g,再在右盘上加减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D 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放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3.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H2O和H2O2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
D.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4.识图能力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功能之一,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忽略水的蒸发)。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
15.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写出下列各元素的符号:
①钠______;
②氢______;
③氧______。
(2)按要求写出以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反应表达式。
①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②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空气各成分的______不同;
(2)加铁酱油,可预防因缺铁导致的______,其中的“铁”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3)打开冰箱,冷藏的菜因未套保鲜膜气味很浓,可用______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其______性;
(4)空气炸锅烤红薯,熟了就可闻到红薯的香味,其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5)从冰箱中拿出一瓶水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17.分类学习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字母):A.水;B.液氧;C.澄清石灰水;D.氧化镁;E.洁净的空气;F.加热高锰酸钾的剩余固体;G.二氧化碳;H.铁丝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②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③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④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⑤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______。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是由______构成的;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2)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图A中发生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图B中水通电分解时,微观上______本身发生变化;图B中所得物质b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x的值为______。
②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_。
③C在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分。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A、B两套装置。
(1)图A和图B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编号)。
(2)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
(3)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正确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该实验中红磷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5)通过该实验还可推知剩余气体的哪些性质?______。
(6)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试验能否成功?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______。
(7)实验结束后,进入水的体积小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任写一条)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AD装置组合制氧气,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试管口塞棉花团的目的是______;若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21.请完成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推断水的组成元素。
【实验过程】
(1)电解水:组装电解水装置,水从______注入,水中可加入氢氧化钠以增强______。关闭活塞,接通直流电源,现象如图,可知Y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极,V正:V负的体积之比为______,发生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
(2)合成水: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______,产物只有水。
【实验结论】
(3)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即反应前后______种类不变,可以推出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剧烈运动后,人身体中产生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请完成下列问题:
(1)乳酸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4)190g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①Na;
②H;
③O;
①镁+氧气氧化镁或Mg+O2MgO。
②铜+氧气氧化铜或Cu+O2CuO。
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16.【答案】氧气;沸点;
贫血;元素;
活性炭;吸附;
分子在不断运动;
水蒸气
17.【答案】CEF ABDGH BH ADG AG
18.【答案】氦分子;氧分子。
①物理。
②水分子;化学;混合物;
①7;
②AD;
③得到;S2-
19.【答案】A;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更准确或环保,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答案不唯一);
红磷的量不足
20.【答案】铁架台;
H2O2H2O+O2;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收集的氧气不纯
21.【答案】长颈漏斗;导电性;负;1:2;水氢气+氧气或H2OH2+O2。
淡蓝色。
原子;氢元素;氧元素
22.【答案】1:2;
6:1:8;
90;
76g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