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洛阳唐三彩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细瓷土 B.揉泥塑形 C.雕刻花纹 D.入窑烧制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B.闵恩泽———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徐寿————新造元素中文名称 D.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4.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B.减少CO 排放利于冰川保护
C.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波。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铁 B.碳 C.硫 D.磷
6.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运送氢气时应贴的危险品标志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将壶盖顶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气在加压后装入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8.我们与 DeepSeek 等人工智能的每一次对话,都离不开后方高速运转的AI 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的核心————芯片,在制造时需要一种名为氮化镓(GaN)的先进半导体材料。
已知在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1 C. -3 D. +5
9.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大型都城。下图为铜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属于金属元素
B.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18
D.铜的原子质量为63.55
10.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O ②N ③2H ④Si ⑤ NaCl
A.①③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 B.②表示硫酸根离子
C.由①④组成的物质是Si2O D.构成⑤的微粒是 Na 和Cl
1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该实验有关图标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12.9月3 日的阅兵仪式上亮相的“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其弹头部位采用的高密度烧蚀材料中含有二甲酚(化学式为C8H10O)。有关二甲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酚是氧化物 B.二甲酚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二甲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D.二甲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0
13.建立模型对化学学习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原子结构 C.物质分类 D.氮元素的化合价
14.等质量的碳、硫、铁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碳 B.硫 C.铁 D.一样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用化学用语表示:
(1)“秦砖汉瓦”代表了秦汉时期建筑用陶的高水平发展。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铝、硅、氧等元素,其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是 。
(2)《加油,向未来》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根据主持人提供的以下线索:
①它是食品包装袋中的防腐卫士②它可用于医疗手术③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可知该物质是 ;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蒸馒头常用碳酸钠,碳酸钠的化学式 ;
16.阅兵盛典中的化学奥秘
(1)9月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上,象征着和平与希望的八万只气球真正实现了“来时惊艳去无痕”的环保理念。气球内填充的气体是氦气,化学式为 ;它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盛典上战机掠过长空拉出的绚丽彩烟,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化学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的完美结合。彩烟由新型环保彩烟剂产生,其原料之一是尿素 CO(NH2)2,则尿素CO(NH2)2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氦-3可以作为核聚变燃料。氦-3的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用“●”“ ”“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氦-3原子结构的是 。
17.利用分解和合成探究水的组成过程。
(1)图1中,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出现水雾,可知氢气燃烧一定有 生成。
(2)图2中,b处产生的是 ;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8.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科学家设计了一类等离激元催化材料,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人类所需物质,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试分析在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1) ;(2) 。
19.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①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②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2)实验③的反应原理 (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
20.我国计划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制备月壤砖,月壤中含有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其中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10分)
21.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1)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氨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22.如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1)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变化Ⅱ反应后的微粒是什么。
23.在进行“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洛同学用注射器自制如图所示的净水器。
(1)请帮他标出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在图中的位置。
(依次用序号表示,不用在图中填写)
(2)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O 的文字表达式;若制取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实验装置。
(2)写出 B 中制取氧气所用两种原料的化学式。
(3)如何检验 D 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将从化学视角进一步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混合物,它的下列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
(2)从性质角度: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空气成分中氧气的性质之后,进行了某些物理性质验证及知识结构整理。
①为验证氧气的某些物理性质,第一小组同学收集一塑料瓶干燥的氧气,进行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测得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图2曲线中的哪一段的变化特征能突出体现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第二小组梳理了氧气性质的知识结构,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部分条件省略):
a.图中Z的化学式;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目的。
b.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若X 为黑色固体,描述反应④中燃烧的现象;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从环保角度;
①在进行“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要求能检测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检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②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力推行氢能源汽车。已知3.6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300km,3.6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 kg的水 请根据化学式进行列式计算。(提示:电解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DABBCC 6-10CAADD 11-14BCC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铝(2)氮气(3)Na2CO3
16.(1)He;原子;(2)3:7;(3)A
17.(1)水(2)氧气;水通电氧气+氢气
18.(1)从上图可以看出,分子由原子构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9.(1)③(2)4P+5O2点燃2P2O5;化合反应
20.70%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10分)
21.(1)B 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比 A 中的先变红(2) ①.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2.(7)变化I中,分子种类不变,属于物理变化,变化II中,分子种类改变,属于化学变化,则变化I和变化II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变化。(2)原子
23.(1)①活性炭②石英砂③小卵石(2)吸附
24.(1)2KMnO4加热K2MnO4+MnO2+O2↑;D(2)H2O2和MnO2(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B(2)①BC②a.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b.O2+2H2点燃2H2Oc.火星四射;3Fe+2O2点燃Fe3O4
(3)①C②3.6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x kg的水
2H2O通电2H2+O2
36 4
x 3.6
x=32.4(kg)
答:3.6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32.4 kg的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