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地球这么大,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就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第二章
认识地球
1.人地协调观:地球仪作为地球的模型,其设计与构建体现了人类对地球的认知成果,领悟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以更好适应和保护地球家园的精神。
2.综合思维:能够综合分析地球仪的构造原理,如地轴、两极、赤道等要素与地球实际特征的对应关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区域认知:借助地球仪,准确识别地球上的重要区域划分,如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五带等,建立明确的区域概念。
4.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提升对地理学习的实践兴趣 。
核心素养目标
2.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的区别。
项目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示意图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①   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 ②    (除极点外)    
长度 ③     (赤道最长,到两极缩短为点)    
垂直

不相等
南、北
半圆
相等
指示方向 ④    21   
起始线 ⑤    (0°纬线) 22        (0°经线)
度数表 示方法 度数划分:0°~90°。 赤道以北称⑥   ,用字母“⑦ ” 表示,赤道以南称⑧    ,用字母“⑨  ”表示。 赤道的纬度是⑩  ,北极的纬度是    ,南极的纬     。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度数划分:0°~180°。
0°经线以东称为23   ,用字母“24  ”表示,0°经线以西称为25  ,用字母“26
    ”表示。
本初子午线是27    经线,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即 28 
 
重要 分界线 南北纬的分界线: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经的分界线:29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0 .   
东西
赤道
北纬
N
南纬
S

90°N
90°S
0°~30°
30°~60° 
60°~90°
赤道(0°纬线)
赤道(0°纬线)
南北
本初子午线
东经
E
西经
W

180°经线 
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项目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度数递 变规律 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31   , 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32   

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33   ,
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34   
北纬
南纬 
东经 
西经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直观演示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你知道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都用来表示什么吗?
一般情况下,用于指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
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是地球的自转轴
人们称之为“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
两极
北极——地轴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1. 纬线与纬度:
北半球
南半球
西

指向东西、有无数条。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纬度: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这就是纬度
23.5°
地理纬度:23.5°
23.5°
地理纬度:23.5°
如何区分?
北纬:向北增大
南纬:向南增大
N
S
北极90°N
南极90°S
北纬 N
南纬 S
赤道的纬度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递增
递增
90°N
90°S
1. 纬线与纬度:
60°-90°为高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0°-30°为低纬度地区;
2. 经线与经度: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指向南北、有无数条。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经度:为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他们标定度数,这就是经度。


从这条经线
向东为东经
向西为西经
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
西经:向西增大
东经:向东增大
E
E
E
E
E
W
W
W
W
W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 经线与经度:
20°W
160°E
由于地球上大陆的分布并不均匀,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大陆上一些国家分隔在东半球和西半球上,国际上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
160°E
0o
60°E
60°W
120°E
120°W
180o
180o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大于20OW或大于160OE为西半球
小于20OW或小于160OE为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定:
对比理解经线纬线与经度纬度
项目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项目 经度 纬度
度数范围
表示符号
度数分布规律
半圆

等长
向两极缩短
南北
东西
0°- 180°
0°- 90°
E、W
N、S
东大东经
西大西经
北大北纬
南大南纬
运用地球仪说重要界线
南北纬分界线
南北半球分界线
东西经分界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
赤道
赤道
0°经线与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课堂小结



2. 雪龙2号到达极点后,围绕极点航行数圈,其穿越了所有的
( C )
A. 纬线 B. 极圈
C. 经线 D. 赤道
C
(2024·广西中考)2023年,我国科考队员乘坐雪龙2号科
考破冰船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雪龙2号行进路线图
(部分)。据此完成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过关训练
读经纬网图,完成3~4题。
3. 甲地所在纬线是( C )
A. 本初子午线
B. 东西半球界线
C. 南北半球界线
D. 中低纬度界线
C
4. 图示阴影区域位于( B )
A. 中纬度 B. 西半球
C. 北温带 D. 南半球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5~7题。
5. 图中各点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的是( D )
A. b B. c C. d D. e
D
6. 一架飞机从a点向c点飞行,如果
不改变方向,一直飞,最终可以( B )
A. 绕地球一圈 B. 到达北极点
C. 到达南极点 D. 到达a点
B
7. 下列选项中能与b点所在经线组成
经线圈的经线为( A )
A. 120°E B. 120°N
C. 120°S D. 120°W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纬线与纬度
  【地理实践】地理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简易地球仪。图2.1.11为地球仪制作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2.1.11
8.地理课上制作地球仪的顺序应该是 (  )
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①③
C
9.下列关于纬线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纬度越小,纬线越短  B.纬线是长度相等的圆
C.所有的纬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读图2.1.12,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四点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点为15°  B.乙点为15°S 
C.丙点为40°N  D.丁点为60°S
11.下列关于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B.乙点位于北半球
C.丙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D.丁点位于南半球
图2.1.12
B
C
★经线与经度
  某班学生在地理课上与老师一起进行了关于经纬线的探究式学习,图2.1.13为老师展示的地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经线和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度度数越大,离本初子午线就越近
B.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
C.所有的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2.1.13
C
13.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分别是 (  )
A.A线和C线 
B.A线和D线
C.B线和C线 
D.B线和D线
图2.1.13
A
读图2.1.14,完成14~16题。
14.图中甲地位于 (  )
A.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度
B.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度
C.本初子午线以西,为东经度
D.本初子午线以东,为西经度
图2.1.14
B
15.图中乙地地处 (  )
A.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16.图中 (  )
A.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经线有360条之多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2.1.14
A
D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