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实验活动2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实验活动2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微课基本信息
课 题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教科书 书 名: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教学目标
加深对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性质的认识。 学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和检验。 2. 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性质的认识。 【知识难点】 1. 从官能团典型性质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 2. 认识化学科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实验步骤] 1.几种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有机物类别官能团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及化学方程式烯烃碳碳双键(1)向盛有少量1 己烯的试管里滴加溴水,观察现象 (2)向盛有少量1 己烯的试管里滴加酸性KMnO4溶液,观察现象两试管中溶液均褪色 (2)1 己烯被酸性KMnO4氧化卤代烃 碳卤键向试管里加入几滴1 溴丁烷,再加入2 mL 5%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后小心地取数滴水层液体置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几滴2%AgNO3溶液,观察现象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酚—OH羟基(1)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饱和溴水,观察现象 (2)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FeCl3溶液,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试管中溶液显紫色 (2)酚遇FeCl3显色醛 醛基在试管里加入2 mL 10% NaOH溶液,滴入几滴5%CuSO4溶液,振荡。然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制备Cu(OH)2悬浊液] 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2H2O
[问题和讨论] 1.如何鉴别丙烯醛中含有 [提示] 取丙烯醛少许于试管中,然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然后加稀硫酸酸化最后加溴水,若溴水褪色,则说明含有。 2.请用实验方法区分下列两组物质: (1)乙醇、1 己烯、苯和四氯化碳。 (2)1 丙醇、2 氯丙烷、丙醛和苯酚溶液。 [提示](1)取四种物质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溴水振荡,溴水褪色的为1 己烯;混溶不分层的为乙醇;分层上层为橙红色的为苯,下层为橙红色的为四氯化碳。 环节一:太空食品 【情景创设】 还记得上节课太空食品中为我们带来的“盲盒”惊喜吗?事实上为了实现太空食品的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以及个人口味和个性化的综合调配,光靠糖类中的单糖是做不到的,二糖及多糖同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糖类不仅是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更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茎叶中的纤维素等均属于糖类。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糖类中,二糖和多糖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用途。 【视频】太空食品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回忆必修第二册中有关二糖、多糖的知识内容。 2.阅读104页资料卡片“乳糖”。 【探究问题】 二糖中蔗糖、麦芽糖的组成、典型性质和应用 【知识梳理】 (一)蔗糖 1.物理性质和存在:蔗糖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丰富。 2.化学性质:
(二)麦芽糖 1.物理性质和存在:麦芽糖有甜味但不及蔗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可制饴糖。 2.化学性质: 3.乳糖: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经发酵产生乳酸。 环节二:探究糖类的还原性 【探究问题】 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性糖?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检验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性糖。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提出疑问】 1.实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2.这样的实验设计与你的设计方案一样吗?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4.分析讨论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探究结论】 1.如果蔗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则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 2.也可以用银氨溶液代替新制的Cu(OH)2悬浊液,现象应为出现光亮的银镜。 3.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为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操作中所使用的试管必须是洁净的,银氨溶液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现用现制,重视反应后废液的回收及处理。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105页科学·技术·社会了解什么是甜味剂? 环节三:深化多糖的学习 【探究问题】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结构,性质与用途 【学生活动】 任务一:梳理淀粉及纤维素的性质、存在及用途 【探究结论】 1.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子式为(C6H10O5)n,也可表示为[C6H7O2(OH)3]n;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天然淀粉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的,一般支链淀粉海量高的谷类,有比较黏的口感。 2. 【学生活动】 任务二:【实验4-2】纤维素的水解 【活动结论】 【学生活动】 任务三: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设计方案】 【探究结论】 根据纤维素水解程度的不同分为未水解,部分水解,完全水解三种情况,纤维素若发生部分水解,则实验现象应为:现象A溶液变蓝;现象B出现银镜。 【提出问题】 这样的实验设计与你心中所想是否一样?请交流、归纳并总结。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107页的科学·技术·社会“纤维素与燃料乙醇”以及资料卡片“甲壳质” 【阅读收获】 1.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的化工流程:原料预处理→纤维素水解糖化→糖类发酵→蒸馏脱水等;成本低、来源广。 2.甲壳质的应用:甲壳质→壳聚糖→食品、医药、纺织、造纸和环保等。 环节四:构建糖类学习的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 1.二糖、多糖的主要用途及重要意义 2.糖类的思维导图 【学以致用】 “0蔗糖就是无糖” 【例题精讲】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基本结构单元相同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都是天然高分子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D)。 A.蔗糖 B.葡萄糖 C.乙酸乙酯 D.麦芽糖 3.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的现象是(D)。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溶于水 C.有甜味 D.遇碘不再变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