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教案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教案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史(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都江堰、屈原和楚辞、战国编钟等基础知识。
2.对屈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3.认识都江堰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
都江堰、屈原和楚辞
教学难点
都江堰的防洪灌溉的原理。
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1)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分别是在什么时期
(2)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有什么作用
(3)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什么变法?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合作与探究
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1)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谁主持修建的?(2)都江堰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屈原是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的?他创立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
(4)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是什么?
2.合作探究
(1)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
“三不讲”。。四、自主拓展与运用
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它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五、课堂小结检查学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1.都江堰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2.屈原和楚辞
3.战国编钟
教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