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word)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必修三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学案专题知识点+习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word)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必修三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学案专题知识点+习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
电流 各处电流相等I=I =I =…=I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 +I +…+In 电流分配和电阻成反比I R =I R =…=InR =U
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 +U +…+U 电压分配和电阻成正比 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 =U =U =…=U
总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R总=R +R +…+R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2有关总电阻的几个常用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最大的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R总=nR;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
(4)两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若两电阻之和为定值,由数学知识知,当R =R 时总电阻最大。
(5)无论串联还是并联,若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则总电阻随之增大(或减小)。
例题:如图所示,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10V的直流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5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将(  )
A.等于5V
B.小于5V
C.大于5V
D.电压表内阻未知,无法判断
解:因为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电压表和电阻并联时,电压表的内阻不可忽略,并联以后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由题知当电压表和R1并联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根据电压分配规律可知电压表和电阻R1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R2的电阻,由此可知R1的阻值要大于R2的阻值。当电压表和R2并联后,并联部分的电阻要小于R2的阻值,所以R1的电阻要大于电压表和R2并联以后的总电阻,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要小于电压的一半,即小于5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图11-4-2)
(1)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偏转,指针的偏角与通过指针的电流成正比。
(2)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小量程电流表G的电阻。
②满偏电流Ig: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
2小量程电流表的改装
改装成电压表 改装成电流表
内部电路
电阻的作用 分压(R串) 分流(R并)
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电阻的阻值
电表的总内阻
3电表改装问题的四点提醒
(1)电表改装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问题,可把表头看成一个阻值为Rg的电阻。
(2)无论表头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参量Ug、Ig、Rg是不变的。
(3)由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其中可知,电压表量程越大,其分压电阻R越大,电压表内阻Ry越大。
(4)由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其中)可知,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其分流电阻R并越小,电流表内阻RA越小。
例题:如图所示是利用表头改装为电压表的原理图,若改装后发现电表的测量值略偏大,为校准电表,可行的方案是(  )
A.与R并联一小电阻 B.与R串联一大电阻
C.与R并联一大电阻 D.与R串联一小电阻
解:改装后测量值略偏大,即电表示数偏大,即通过的电流略偏大,因此为了略减小电流,需要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三关于电阻的理解与问题分析
1对电阻定律的认知延伸
(1)类比通过一段道路,道路越长(导体越长),道路越窄(横截面积越小),路况越差(电阻率越大),越难通过(电阻越大)。
(2)导体越长相当于n段短的导体串联,电阻就会成比例变大。横截面积变大相当于n段横截面积小的导体并联,电阻就会成比例减小。
2典型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分析
(1)图11-4-4甲电路的总电阻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图乙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左)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增大)。
(2)两并联支路电阻值的和不变,由数学知识知,当两支路的阻值相等时,两支路的并联总电阻最大。
如图11-4-5所示,当时,RAB最大,即当P由a滑向b时,RAB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在电学实验中,常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从而求出其他量。在此过程中,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看作理想电表
电流表的内阻一般较小,两端分得的电压也较小,常忽略电流表的分压,将电流表视为没有电阻的通路;电压表的内阻一般很大,通过的电流极小,常忽略电压表的分流,将电压表所在处看成“断路”。这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理想化而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叫测量值,它与真实值存在差异。
2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看作电阻
当题目要求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后对电路的影响时,要利用串、并联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并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看成一个特殊电阻来处理。
(1)电流表视为一阻值较小的电阻,其读数就是流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测电流时,由于电流表串联在支路中使所在支路的电阻增大,故电流测量值偏小。
(2)电压表视为一阻值较大的电阻,其读数就是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测电压时,由于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使所在支路的电阻减小,故电压测量值也偏小。
例题:下列是物理课本中的一些插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端带负电
B.图乙采用了假设法
C.图丙显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图丁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
解:A.根据静电感应的原理知,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故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故A错误;
B.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影响因素时,采用的是每次实验都保证只有一个变量的方法,故图2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
C.由图3图像可知,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温度升高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图4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IR就越大,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I=IR+Ig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2024秋 黄陵县校级期中)一根长为L的导线,电阻为8欧,如将其对折后并联使用,其电阻为(  )
A.2欧 B.4欧 C.8欧 D.16欧
2.(2025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10V的直流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5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将(  )
A.等于5V
B.小于5V
C.大于5V
D.电压表内阻未知,无法判断
3.(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两个导体,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2:1,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这两个导体(  )
A.电阻率之比为2:1
B.电阻之比为4:1
C.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并联在电路中,流过两导体的电流之比为1:4
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某同学找到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与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将a、b、c、d串联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一块电压表分别测量导体a、b、c、d两端的电压。若实验中保持金属导体温度不变,不计电压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对于实验中得到的现象,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电阻成反比
B.如图a、b长度不同,则它们的电压与长度成反比
C.如图a、c的横截面积不同,则它们的电压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D.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a、d两条金属导体的电压之比会随之发生变化
5.(2024秋 思明区校级期中)将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段导体L1、L2无缝连接成一段导体,总长度为1.00m,接入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滑片P从M端滑到N端,理想电压表读数U随滑片P的滑动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导体L1、L2的电阻率之比约为(  )
A.2:3 B.2:1 C.5:3 D.1:3
6.(2024秋 洛阳期中)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1A 4W”和“2A 1W”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
A.2:1 B.16:1 C.4:1 D.1:16
7.(2024秋 杨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0Ω,R2=40Ω,R3=60Ω,R4=40Ω,R5=4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0V
B.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140V
C.若UCD=104V,A、B端开路,则UAB=84V
D.若UCD=104V,A、B端开路,则UAB=60V
8.(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恒为U,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负载电阻为R0,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位于变阻器的中点,当R和R0的值分别为下列哪组数据时,R0两端的电压接近于(  )
A.R=500Ω,R0=500Ω B.R=1000Ω,R0=500Ω
C.R=1Ω,R0=5000Ω D.R=5000Ω,R0=1Ω
9.(2024秋 绿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R2=1:3
B.R1:R2=3:1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10.(2024秋 辽宁期中)某元件内四个定值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R2=R,R3=2R,R4=6R。接入电路后,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总电阻为4R
B.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C.通过电阻R4的电流为
D.电阻R4两端的电压为6U1
11.(2024秋 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如图A、B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金属导体,两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2:1,通过这两个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两个导体A与B(  )
A.串联在电路中,两导体的电压之比为1:2
B.并联在电路中,两导体的电流之比为2:1
C.串联在电路中,两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为1:2
D.并联在电路中,两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为2:1
12.(2024秋 武冈市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
13.(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R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
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时,总电阻随之减小
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14.(2024秋 市中区校级期中)三个电阻R1=2Ω,R2=3Ω,R3=5Ω,将它们并联后加一恒定电压U,电路如图所示。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I2、I3,每个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是U1、U2、U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I3=5:3:2
B.U1:U2:U3=5:3:2
C.若再并联一个100Ω的电阻,则并联的总阻值增大
D.若减小R1的阻值,则电路中并联的总阻值减小
(多选)15.(2025春 石家庄校级期中)R1、R2、R3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I1=2 A、I2=1.5 A、I3=1A。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连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和图丁的等效电阻相等
B.图甲和图丙中干路最大电流相等
C.图乙和图丁干路最大电流之比为2:1
D.四个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之比为3:1:2:2
16.(2024秋 宝山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Ω,R2=2Ω,R3=3Ω,接在电源上时,则各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I3=     。若电路总电压为11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V。
17.(2024秋 四川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3A,已知R1=4Ω,R2=15Ω,R3=10Ω,则(  )
A.电路的总电阻是6Ω B.通过R2的电流是4.5A
C.ab两端的电压是12V D.ac两端的电压是18V
18.(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40 V B.60 V C.80 V D.120 V
19.(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动变阻器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60V B.40V C.80V D.120V
20.(2024秋 泉州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4A,已知R1=3Ω,R2=3Ω,R3=6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是5Ω B.通过R2的电流是1.0A
C.a、b两端的电压是20V D.a、c两端的电压是12V
21.(2024秋 洛阳期中)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分别为5V、5V、4V,则此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
A.15V B.12V C.9V D.7.5V
22.(2024秋 江阴市期中)如图所示,电流表电阻为Rg,R1、R2、R为定值电阻。将ab两端接入外电路,下列操作中,当电流表G指针满偏时,ab两端电压最大的是(  )
A.S1断开,S2闭合 B.S1闭合,S2断开
C.S1断开,S2断开 D.S1闭合,S2闭合
23.(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2=2R1,电路两端电压恒定,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A,电压表的读数为4V,则当S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
A.1.5A,6V B.0,4V C.1.5A,0 D.0,6V
(多选)24.(2025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R3=3Ω、R4=6Ω,现在M、N两点间加12V的稳恒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间的总电阻为12Ω
B.R1和R4两端的电压比为3:2
C.流过R2和R3的电流比为2:1
D.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2:1
25.(2024秋 殷都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Ω,R2=1Ω,R3=3Ω,I1=0.2A,I2=0.1A,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
A.0.2A,方向向右 B.0.15A,方向向左
C.0.2A,方向向左 D.0.3A,方向向右
26.(2024秋 贺兰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如果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端的电压大于
B.输出端的电压等于
C.滑动片P向上移动,输出电压增大
D.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小
27.(2024秋 连江县期中)分析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电阻为并联关系
B.四个电阻为串联关系
C.A1的示数为通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
D.A2的示数为通过R3和R4的电流之和
28.(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复杂电路的一个部分,其中三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Ω,R3=3Ω。各个支路上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分别为I1=0.2A,I2=0.1A,那么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A,方向向右 B.0.15A,方向向左
C.0.2A,方向向左 D.0.3A,方向向右
29.(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6Ω,电压U恒为18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电流表示数为   A。
30.(2024秋 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UAB=10V,R1=5Ω,R2=R3=R4=10Ω,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求:
(1)A、B间的总电阻RAB;
(2)电流表的示数。
31.(2024秋 天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R1=R2=8Ω,R3=R4=4Ω,AB之间电压为6V,求:
(1)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
(2)R1和R4两端的电压之比。
32.(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某灵敏电流计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Ig=200μA,内阻Rg=500Ω,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并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4500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14500Ω的电阻
33.(2024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利用表头改装为电压表的原理图,若改装后发现电表的测量值略偏大,为校准电表,可行的方案是(  )
A.与R并联一小电阻 B.与R串联一大电阻
C.与R并联一大电阻 D.与R串联一小电阻
34.(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改装,已知电流表A的满偏电流和内阻均很小,则若将接线柱(  )
A.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了电压表
B.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了电流表
C.1、2接入电路时,R1阻值越小量程越大
D.1、3接入电路时,R2阻值越小量程越大
35.(2024秋 怀柔区校级期中)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1 800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Ω的电阻
36.(2024秋 南岸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Ω,满偏电流Ig为1mA,则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  )
A.9000Ω 90000Ω B.90000Ω 9500Ω
C.9500Ω 9000Ω D.9500Ω 90000Ω
37.(2024秋 北辰区校级期中)有一灵敏电流表,其表头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0.1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表头并联一个2.5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0.5A的电流表
B.将表头串联一个14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 15V的电压表
C.把它改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测量某电压时读数为1.0V,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0.1A
D.将表头改装为一个0~3A的电流表后,其示数为1.5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也是1.5A
(多选)38.(2024秋 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内阻为5Ω;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接线柱1、2测电流1、3测电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1.8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1.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9V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1V
39.(2024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大量程电压表、电流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表G和变阻箱R改装而成。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Ig=300mA,内阻为Rg=10Ω,变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甲,R0=5Ω
B.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乙,R0=10Ω
C.改装为15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甲,R0=20Ω
D.改装为15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乙,R0=40Ω
40.(2024秋 应县校级期中)将一个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则需要(  )
A.串联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
41.(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期中)从电路的角度看,电流计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一般电流计的内阻约为几百欧到2千欧,满偏电流很小,不过几十微安到几百微安,能够承担的电压一般小于几百毫伏,所以不能直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流和电压。要想用电流计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需要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或电压表,下面两图是改装后的电表的电路图,对两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a)图是电压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B.(a)图是电流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C.(b)图是电压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D.(b)图是电流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42.(2024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Ig=3mA,内阻为Rg=10Ω,变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为3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甲,R0=1000Ω
B.改装为3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乙,R0=990Ω
C.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甲,R0=5Ω
D.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乙,R0=10Ω
43.(2024秋 北辰区校级期中)如图甲、乙两个电路,是利用一个灵敏电流表G(500μA,200Ω)和一个电阻箱R改装成电压表或电流表,若电压表量程为3V,电流表量程为3mA,则(  )
A.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
B.甲表中R=50Ω,乙表中R=5800Ω
C.若使用中发现甲表的示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则可适当增大电阻箱R的阻值
D.若使用中发现乙表的示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则可适当增大电阻箱R的阻值
44.(2024秋 高邮市期中)如图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为甲和乙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压表,R越小量程越大
B.甲表是电流表,R越小量程越大
C.乙表是电压表,ab对应量程较大
D.乙表是欧姆表,ac对应倍率较大
45.(2024秋 杭州期中)以下是来源于物理课本的一些插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端带负电
B.图乙中将A、B两板错开些,静电计的张角变小
C.图丙显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图丁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
46.(2025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小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之后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指针的偏角大于V2指针的偏角
B.A1指针的偏角小于A2指针的偏角
C.V1的读数大于V2的读数,A1的读数小于A2的读数
D.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V1与V2的读数之和,通过的电流小于A1的读数
47.(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某同学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图中的电流表A,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的改装。已知电流表A的内阻RA=0.4Ω,R1=RA,R2=7RA。关于改装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为3.0V
B.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为1.5V
C.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为0.5A
D.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为2.0A
48.(2024秋 武汉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表头的内阻为Rg,与表头串联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为R1和R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9.(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接法连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多选)50.(2024秋 南充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图所示接法连入电路,则(  )
A.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2的读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多选)51.(2024秋 黄埔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A1的量程大于的量程A2的量程,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  )
A.A1的读数比A2的读数大
B.V1读数比V2读数大
C.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小
D.V1指针偏转角度比V2指针偏转角度小
(多选)52.(2024秋 青岛期中)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A)和电流表A2(0~0.6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和A2的内阻之比为5:1
B.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4A
D.A1的读数为2A时,干路的电流为2.4A
53.(2024秋 淮阴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到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
A.电压表示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B.电压表示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C.电压表示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D.电压表示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5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已知表头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电阻R1=R2=R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2Ig
B.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2Ig
C.当R1的阻值增加时,A、B间量程变大
D.当R2的阻值增加时,A、B间量程变大
55.(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用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改装成的量程更大的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改装成了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B.改装成了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56.(2024秋 江阴市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电阻箱组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乙表是电压表
B.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
C.在甲图中,R增大时量程增大
D.在乙图中,R增大时量程减小
57.(2024秋 北辰区期中)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3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旁(  )
A.并联一个阻值为2700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阻值为2700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阻值约为0.3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阻值约为0.3Ω的电阻
58.(2024秋 顺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小量程电流计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电路改装成了一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
B.乙电路改装成了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R增大时,甲表量程也增大
D.R增大时,乙表量程也增大
59.(2024秋 沈阳期中)如图所示,双量程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由表头和定值电阻R1、R2组成,表头的满偏电流I电=2mA。内阻Rg=100Ω,定值电阻R1=20Ω,R2=30Ω。则A接线柱对应的量程为(  )
A.4mA B.6mA C.13mA D.15mA
60.(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的改装,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图中的电流表A。已知电流表A的内阻RA=0.4Ω,R1=RA,R2=7RA。关于改装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0.5A
B.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3.0V
C.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2.0A
D.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1.5V第十一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
电流 各处电流相等I=I =I =…=In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 +I +…+In 电流分配和电阻成反比I R =I R =…=InR =U
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 +U +…+U 电压分配和电阻成正比 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 =U =U =…=U
总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R总=R +R +…+R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2有关总电阻的几个常用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最大的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R总=nR;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
(4)两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若两电阻之和为定值,由数学知识知,当R =R 时总电阻最大。
(5)无论串联还是并联,若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则总电阻随之增大(或减小)。
例题:如图所示,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10V的直流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5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将(  )
A.等于5V
B.小于5V
C.大于5V
D.电压表内阻未知,无法判断
解:因为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电压表和电阻并联时,电压表的内阻不可忽略,并联以后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由题知当电压表和R1并联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根据电压分配规律可知电压表和电阻R1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R2的电阻,由此可知R1的阻值要大于R2的阻值。当电压表和R2并联后,并联部分的电阻要小于R2的阻值,所以R1的电阻要大于电压表和R2并联以后的总电阻,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要小于电压的一半,即小于5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1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图11-4-2)
(1)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偏转,指针的偏角与通过指针的电流成正比。
(2)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小量程电流表G的电阻。
②满偏电流Ig: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
2小量程电流表的改装
改装成电压表 改装成电流表
内部电路
电阻的作用 分压(R串) 分流(R并)
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电阻的阻值
电表的总内阻
3电表改装问题的四点提醒
(1)电表改装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问题,可把表头看成一个阻值为Rg的电阻。
(2)无论表头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参量Ug、Ig、Rg是不变的。
(3)由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其中可知,电压表量程越大,其分压电阻R越大,电压表内阻Ry越大。
(4)由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其中)可知,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其分流电阻R并越小,电流表内阻RA越小。
例题:如图所示是利用表头改装为电压表的原理图,若改装后发现电表的测量值略偏大,为校准电表,可行的方案是(  )
A.与R并联一小电阻 B.与R串联一大电阻
C.与R并联一大电阻 D.与R串联一小电阻
解:改装后测量值略偏大,即电表示数偏大,即通过的电流略偏大,因此为了略减小电流,需要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三关于电阻的理解与问题分析
1对电阻定律的认知延伸
(1)类比通过一段道路,道路越长(导体越长),道路越窄(横截面积越小),路况越差(电阻率越大),越难通过(电阻越大)。
(2)导体越长相当于n段短的导体串联,电阻就会成比例变大。横截面积变大相当于n段横截面积小的导体并联,电阻就会成比例减小。
2典型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分析
(1)图11-4-4甲电路的总电阻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图乙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左)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增大)。
(2)两并联支路电阻值的和不变,由数学知识知,当两支路的阻值相等时,两支路的并联总电阻最大。
如图11-4-5所示,当时,RAB最大,即当P由a滑向b时,RAB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四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在电学实验中,常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从而求出其他量。在此过程中,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1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看作理想电表
电流表的内阻一般较小,两端分得的电压也较小,常忽略电流表的分压,将电流表视为没有电阻的通路;电压表的内阻一般很大,通过的电流极小,常忽略电压表的分流,将电压表所在处看成“断路”。这种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理想化而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叫测量值,它与真实值存在差异。
2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看作电阻
当题目要求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后对电路的影响时,要利用串、并联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并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看成一个特殊电阻来处理。
(1)电流表视为一阻值较小的电阻,其读数就是流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测电流时,由于电流表串联在支路中使所在支路的电阻增大,故电流测量值偏小。
(2)电压表视为一阻值较大的电阻,其读数就是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测电压时,由于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使所在支路的电阻减小,故电压测量值也偏小。
例题:下列是物理课本中的一些插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端带负电
B.图乙采用了假设法
C.图丙显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图丁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
解:A.根据静电感应的原理知,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故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故A错误;
B.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影响因素时,采用的是每次实验都保证只有一个变量的方法,故图2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
C.由图3图像可知,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温度升高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图4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IR就越大,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I=IR+Ig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2024秋 黄陵县校级期中)一根长为L的导线,电阻为8欧,如将其对折后并联使用,其电阻为(  )
A.2欧 B.4欧 C.8欧 D.16欧
【答案】A
【解答】解:根据电阻定律R=ρ得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即为2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5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10V的直流电源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5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将(  )
A.等于5V
B.小于5V
C.大于5V
D.电压表内阻未知,无法判断
【答案】B
【解答】解:因为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电压表和电阻并联时,电压表的内阻不可忽略,并联以后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的电阻。由题知当电压表和R1并联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根据电压分配规律可知电压表和电阻R1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R2的电阻,由此可知R1的阻值要大于R2的阻值。当电压表和R2并联后,并联部分的电阻要小于R2的阻值,所以R1的电阻要大于电压表和R2并联以后的总电阻,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要小于电压的一半,即小于5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两个导体,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2:1,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这两个导体(  )
A.电阻率之比为2:1
B.电阻之比为4:1
C.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并联在电路中,流过两导体的电流之比为1:4
【答案】C
【解答】解:A.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电阻率相同,为1:1,故A错误;
B.设R1导体的边长为2a,R2导体的边长为a,厚度均为d,根据电阻的公式可得,,故电阻之比为1:1,故B错误;
C.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就等于电阻之比,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故C正确;
D.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倒数之比,故电流之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C。
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某同学找到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与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将a、b、c、d串联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一块电压表分别测量导体a、b、c、d两端的电压。若实验中保持金属导体温度不变,不计电压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对于实验中得到的现象,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电阻成反比
B.如图a、b长度不同,则它们的电压与长度成反比
C.如图a、c的横截面积不同,则它们的电压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D.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a、d两条金属导体的电压之比会随之发生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U=IR,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故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故A错误;
B.由可知,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又由U=IR可知,电压与长度成正比,故B错误;
C.由可知,电阻与截面积成反比,又由U=IR可知,故电压与截面积成反比,故C正确;
D.由于电阻为串联关系,所以无论如何改变滑片位置,电流都是相等的,则由U=IR可知,电压之比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5.(2024秋 思明区校级期中)将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段导体L1、L2无缝连接成一段导体,总长度为1.00m,接入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滑片P从M端滑到N端,理想电压表读数U随滑片P的滑动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导体L1、L2的电阻率之比约为(  )
A.2:3 B.2:1 C.5:3 D.1:3
【答案】B
【解答】答:根据电阻定律:R,根据欧姆定律:ΔU=I ΔR,整理可得:
结合乙图可知导体L1、L2的电阻率之比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2024秋 洛阳期中)两个小灯泡,分别标有“1A 4W”和“2A 1W”的字样,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
A.2:1 B.16:1 C.4:1 D.1:16
【答案】B
【解答】解:由P=I2R可得:
R;
解得:R14Ω;R2Ω;
故电阻之比为:16:1。
故选:B。
7.(2024秋 杨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0Ω,R2=40Ω,R3=60Ω,R4=40Ω,R5=4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0V
B.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140V
C.若UCD=104V,A、B端开路,则UAB=84V
D.若UCD=104V,A、B端开路,则UAB=60V
【答案】D
【解答】解:AB、若UAB=140V,C、D端开路时,C、D两端电压等于R3两端的电压,此时R1、R3、R4串联,则
UCD,故AB错误;
CD、若UCD=104V,A、B端开路时,A、B两端电压等于R3两端的电压,此时R2、R3、R5串联,则
UAB,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恒为U,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负载电阻为R0,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位于变阻器的中点,当R和R0的值分别为下列哪组数据时,R0两端的电压接近于(  )
A.R=500Ω,R0=500Ω B.R=1000Ω,R0=500Ω
C.R=1Ω,R0=5000Ω D.R=5000Ω,R0=1Ω
【答案】C
【解答】解:由题可知,电路的总电压为U,根据电压的分配原则,R0两端的电压接近于,说明电阻R0与根据并联后的电阻接近;根据电阻并联的特点,根据数学知识,当R0>>R时,,满足条件的只有C,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2024秋 绿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R2=1:3
B.R1:R2=3:1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答案】A
【解答】解:AB.由I﹣U图像的信息可得R11Ω,R23Ω,则R1:R2=1:3,故A正确,B错误;
C.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比I1:I2=1:1,故C错误;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比I1:I2=R2:R1=3:1,故D错误。
故选:A。
10.(2024秋 辽宁期中)某元件内四个定值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R2=R,R3=2R,R4=6R。接入电路后,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总电阻为4R
B.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C.通过电阻R4的电流为
D.电阻R4两端的电压为6U1
【答案】C
【解答】解:A.R2与R3串联,然后整体与R4并联,其等效电阻为
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总=R1+R234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R总=3R,
故A错误;
B.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可知,并联部分电压为R1的2倍,即2U1,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故B错误;
C.通过电阻R4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为
故C正确;
D.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电阻R4两端的电压为2U1,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秋 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如图A、B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金属导体,两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2:1,通过这两个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则两个导体A与B(  )
A.串联在电路中,两导体的电压之比为1:2
B.并联在电路中,两导体的电流之比为2:1
C.串联在电路中,两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为1:2
D.并联在电路中,两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速率之比为2:1
【答案】C
【解答】解:AB、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厚度为d,根据电阻定律可知 ,解得 R1:R2=1:1,无论在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两导体电压电流都相等,故AB错误;
CD、两导体并联或者串联在电路中,两端电压相同,由于电阻之比是1: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等,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neLdv可知,自由电子在导体A与B中的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v1:v2=L2:L1=1: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2024秋 武冈市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得
当开关S断开时,U=I1R1 ①
当开关S闭合时,U=I2 ②
由①②得
I1R1=I2
代入解得
故选:A。
13.(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R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
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时,总电阻随之减小
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答案】B
【解答】解:A.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故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电阻被短路,所以总电阻为零,故A错误;
B.根据可知:
可得:R总<Rn,故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故B正确;
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时,总电阻的倒数减小,故总电阻随之增大,故C错误;
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约为R,故D错误。
故选:B。
14.(2024秋 市中区校级期中)三个电阻R1=2Ω,R2=3Ω,R3=5Ω,将它们并联后加一恒定电压U,电路如图所示。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I2、I3,每个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是U1、U2、U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I2:I3=5:3:2
B.U1:U2:U3=5:3:2
C.若再并联一个100Ω的电阻,则并联的总阻值增大
D.若减小R1的阻值,则电路中并联的总阻值减小
【答案】D
【解答】解:B.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
U1:U2:U3=1:1:1,故B错误;
A.根据,U1:U2:U3=1:1:1可知,I1:I2:I315:10:6,故A错误;
C.若再并联一个100Ω的电阻,根据并联电阻计算公式可知,并联的总阻值减小,故C错误;
D.若减小R1的阻值,电路总电流增大,则电路中并联的总阻值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5.(2025春 石家庄校级期中)R1、R2、R3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I1=2 A、I2=1.5 A、I3=1A。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连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和图丁的等效电阻相等
B.图甲和图丙中干路最大电流相等
C.图乙和图丁干路最大电流之比为2:1
D.四个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之比为3:1:2:2
【答案】AD
【解答】解:A、图丙的等效电阻R丙R3Ω+20Ω=30Ω,图丁的等效电阻R丁ΩΩ,所以丙和丁的等效电阻不相等,故A错误;
B、图甲中三个电阻串联,为了保证三个电阻均正常工作,最大电流应满足R3的要求,所以最大电流等于1A,图丙中R1和R2并联后和R3串联,最大电流也要满足干路电阻R3的要求,即最大电流也等于1A,故B正确;
C、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为了保证三个电阻均正常工作,两端电压最大应该等于I3R3=1A×20Ω=20V,此时三条支路电流都等于1A,干路电流等于3A;图丁当通过R3的电流等于1A时,此时R1和R2支路的电流等于A=0.5A,此时干路电流等于1A+0.5A=1.5A,所以干路最大电流之比等于2:1,故C正确;
D、结合以上过程可知,图甲最大电压等于1A×(20Ω+20Ω+20Ω)=60V;图乙最大电压等于20V;图丙最大电压1A×30Ω=30V;图丁最大电压等于1.5AΩ=20V,所以最大电压之比为60:20:30:20=6:2:3:2,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D。
16.(2024秋 宝山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Ω,R2=2Ω,R3=3Ω,接在电源上时,则各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I3=     。若电路总电压为11V,则R1两端的电压为   V。
【答案】5:3:2;5
【解答】解:根据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
干路电流等着各之路电流之和,故:I1:I2:I3=5:3:2;
并联部分总电阻为:,代入数据R'Ω
R1两端的电压为:U1R1,代入数据得:U1=5V
故答案为:5:3:2;5
17.(2024秋 四川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3A,已知R1=4Ω,R2=15Ω,R3=10Ω,则(  )
A.电路的总电阻是6Ω B.通过R2的电流是4.5A
C.ab两端的电压是12V D.ac两端的电压是18V
【答案】C
【解答】解:A.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是
,故A错误;
B.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是
,故B错误;
C.ab两端的电压是
Uab=IR1=3×4V=12V,故C正确;
D.ac两端的电压是
Uac=IR=3×10V=30V,故D错误。
故选:C。
18.(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40 V B.60 V C.80 V D.120 V
【答案】A
【解答】解:由题,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为100Ω,下半部分电阻与R1并联的阻值为:
R并R1=50Ω
则a、b两端的电压为:
UabU120V=40V.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动变阻器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60V B.40V C.80V D.120V
【答案】B
【解答】解:根据并联电阻的求解方法,可得到a、b间的电阻;
由串联分压比例,可计算a、b间的电压,解得:Uab=40V,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2024秋 泉州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4A,已知R1=3Ω,R2=3Ω,R3=6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是5Ω B.通过R2的电流是1.0A
C.a、b两端的电压是20V D.a、c两端的电压是12V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题中电路图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代入数据解得:R=5Ω
故A正确;
B.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
代入数据解得:
故B错误;
C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a、b两端的电压是
Uab=4A×3Ω=12V
a、c两端的电压是
Uac=4A×5Ω=20V
故CD错误。
故选:A。
21.(2024秋 洛阳期中)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分别为5V、5V、4V,则此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
A.15V B.12V C.9V D.7.5V
【答案】D
【解答】解:因为三个电阻阻值相等,设为R,则R2和R3并联后的总电阻为,再和R1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当R1两端电压达最大值5V时,R2和R3两端的电压为2.5V,均能保证不超过它们的最大电压值,如果R3两端的电压达到4V,R2的电压不超过它的最大值5V,但R1的电压达到8V超过最大值5V,故不能保证R1的正常工作,故此电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Um=5V+2.5V=7.5V,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2024秋 江阴市期中)如图所示,电流表电阻为Rg,R1、R2、R为定值电阻。将ab两端接入外电路,下列操作中,当电流表G指针满偏时,ab两端电压最大的是(  )
A.S1断开,S2闭合 B.S1闭合,S2断开
C.S1断开,S2断开 D.S1闭合,S2闭合
【答案】A
【解答】解:S1断开,S2闭合,由图可知电流表与R1串联,再与R2并联,再与R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ab两端电压为Uab=Ig(Rg+R1)+(Ig+I2)R,其中:;
S1闭合,S2断开,由图可知电流表与R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ab两端电压Uab2=Ig(Rg+R);
S1断开,S2断开,电流表与R1、R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ab两端电压Uab3=Ig(Rg+R1+R);
S1闭合,S2闭合,由图可知电流表与R2并联,再与R串联,ab两端电压;
由题意可知电流表满偏,即Ig的值一定,由数学知识可知:Uab>Uab4,Uab>Uab3>Uab2,即要使ab两端电压最大,应S1断开,S2闭合,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3.(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2=2R1,电路两端电压恒定,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A,电压表的读数为4V,则当S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
A.1.5A,6V B.0,4V C.1.5A,0 D.0,6V
【答案】D
【解答】解:当S断开时,R1和R2串联,则有
解得电源电压
U=6V
当S闭合时,R1和电流表被短路,则电流表读数为0,电压表读数为6V。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多选)24.(2025春 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R3=3Ω、R4=6Ω,现在M、N两点间加12V的稳恒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间的总电阻为12Ω
B.R1和R4两端的电压比为3:2
C.流过R2和R3的电流比为2:1
D.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2:1
【答案】AD
【解答】解:A.R2和R3并联的电阻值为Ω=2Ω,所以M、N间的总电阻为R=R1+R23+R4=4Ω+2Ω+6Ω=12Ω,故A正确;
B.R1和R4串联,流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则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即R1和R4两端的电压比为U1:U4=R1:R4=4:6=2:3,故B错误;
C.R2和R3并联,两端的电压相等,流过两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流过R2和R3的电流比为I2:I3=R3:R2=3:6=1:2,故C错误;
D.R1和R23串联,电流相等,则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又R2两端的电压等于R23两端的电压,所以R1和R2两端的电压比为U1:U2=R1:R23=4:2=2:1,故D正确。
故选:AD。
25.(2024秋 殷都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Ω,R2=1Ω,R3=3Ω,I1=0.2A,I2=0.1A,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
A.0.2A,方向向右 B.0.15A,方向向左
C.0.2A,方向向左 D.0.3A,方向向右
【答案】C
【解答】解:R1两端的电压U1=I1R1=0.2AX5Ω=1V
R2两端的电压U2=I2R2=0.1AX1Ω=0.1V
R1左端与R2的左端电位相等,U1>U2,则R1右端的电位低于R2右端的电位。
R3两端的电压U3=U1﹣U2=1V﹣0.1V=0.9V
通过R3的电流I3,R3上端电位低,下端电位高,电流方向由下向上。
因此用节点法可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左。
设电流表的示数为IA,对于电流表左端的节点,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即IA+I2=I3
电流表的示数IA=I3﹣I2=0.3A﹣0.1A=0.2A。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6.(2024秋 贺兰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如果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端的电压大于
B.输出端的电压等于
C.滑动片P向上移动,输出电压增大
D.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小
【答案】C
【解答】解: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部分电阻与负载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等效为R并,再与滑动变阻器的上部分电阻串联,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AB.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位于变阻器中点时,变阻器的下半部分与负载R并联,根据电阻并联的特点,可得;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的分配原则可知,输出端的电压,故AB错误。
CD.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特点,滑动片P向上移动或者负载电阻R的阻值增大,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阻电压的分配原则可知,输出端电压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7.(2024秋 连江县期中)分析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电阻为并联关系
B.四个电阻为串联关系
C.A1的示数为通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
D.A2的示数为通过R3和R4的电流之和
【答案】C
【解答】解:AB、将电流表用导线代替可得到等效电路为R1,R2,R3并联后与R4串联,故AB错误;
CD、再将电流表画入等效电路中可知:A1的示数为通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A2的示数为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8.(2024秋 福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复杂电路的一个部分,其中三个固定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Ω,R3=3Ω。各个支路上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分别为I1=0.2A,I2=0.1A,那么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A,方向向右 B.0.15A,方向向左
C.0.2A,方向向左 D.0.3A,方向向右
【答案】C
【解答】解:R1两端的电压为:U1=I1R1=0.2A×5Ω=1V
R2两端的电压为:U2=I2R2=0.1A×1Ω=0.1V
R1左端与R2的左端电势相等,由于U1>U2,则R1右端的B点电势低于R2右端的电势;
R3两端的电压U3=U1﹣U2=1V﹣0.1V=0.9V
通过R3的电流I3A=0.3A,R3上端电势低,下端电势高,电流方向由下向上,
因此用节点法可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左,
设电流表的示数为IA,对于电流表左端的节点,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即:IA+I2=I3
电流表的示数为:IA=I3﹣I2=0.3A﹣0.1A=0.2A,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9.(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6Ω,电压U恒为18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电流表示数为   A。
【答案】12;3。
【解答】解:由图可得,电路为两个电阻并联以后再与一个电阻串联。根据电阻的并联规律,下方两个电阻的并联电阻
整个电路的电阻
R总=R+R并=6Ω+3Ω=9Ω
根据欧姆定律,整个电路的电流
电压表的示数
U1=IR=2×6V=12V
电流表的示数为
故答案为:12;3。
30.(2024秋 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UAB=10V,R1=5Ω,R2=R3=R4=10Ω,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求:
(1)A、B间的总电阻RAB;
(2)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A、B间的总电阻RAB为5Ω;(2)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解答】
解:(1)如图甲所示:R3和R4并联后与R1串联,有:R345Ω,R串=R1+R34=10Ω;
而它们又与R2并联,则,代入数据可得RAB=5Ω;
(2)如图乙所示:流经R2的电流I2A=1A,流经R1的电流I1=1A(因为AB间两支并联支路电阻相同),
流经R3的电流I30.5A,所以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A=I3+I2=0.5A+1A=1.5A;
答:(1)A、B间的总电阻RAB为5Ω;
(2)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31.(2024秋 天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R1=R2=8Ω,R3=R4=4Ω,AB之间电压为6V,求:
(1)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
(2)R1和R4两端的电压之比。
【答案】(1)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0.75A和0.5A
(2)R1和R4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解答】解:(1)根据题目简化电路图如图:R1、R2、R3三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并,则有,解得R并=2Ω
电路的总电流为IA=1A
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2、R3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通过R1和R2的总电流。
并联部分的电压为U并=IR并=1×2V=2V,
通过R1、R2、R3三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A=0.25A,I2A=0.25A,I3A=0.5A
则有IA1=I2+I3=0.25A+0.5A=0.75A,IA2=I1+I2=0.25A+0.25A=0.5A。
(2)设R4两端电压为U4,因为UAB=U并+U4,所以R4两端的电压U4=UAB﹣U并=6V﹣2V=4V,又U1=U并=2V,则。
答:(1)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0.75A和0.5A
(2)R1和R4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32.(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某灵敏电流计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Ig=200μA,内阻Rg=500Ω,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并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4500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15000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14500Ω的电阻
【答案】D
【解答】解:将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有U=Ig(Rg+R),代入数据解得串联电阻R=14500Ω,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3.(2024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利用表头改装为电压表的原理图,若改装后发现电表的测量值略偏大,为校准电表,可行的方案是(  )
A.与R并联一小电阻 B.与R串联一大电阻
C.与R并联一大电阻 D.与R串联一小电阻
【答案】D
【解答】解:改装后测量值略偏大,即电表示数偏大,即通过的电流略偏大,因此为了略减小电流,需要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4.(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改装,已知电流表A的满偏电流和内阻均很小,则若将接线柱(  )
A.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了电压表
B.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了电流表
C.1、2接入电路时,R1阻值越小量程越大
D.1、3接入电路时,R2阻值越小量程越大
【答案】C
【解答】解:A.1、2接入电路时,R1与电流表并联,相当于改装成了更大量程的电流表,故A错误;
B.1、3接入电路时,R2与电流表串联,相当于改装成了电压表,故B错误;
C.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量程
则R1阻值越小,量程I越大,故C正确;
D.1、3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的量程
U=UA+IAR2
则R2阻值越小,量程U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35.(2024秋 怀柔区校级期中)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1 800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Ω的电阻
【答案】A
【解答】解: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串联电阻阻值:RRg1800Ω
则A正确,故选:A
36.(2024秋 南岸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Ω,满偏电流Ig为1mA,则电阻R1、R2的值分别为(  )
A.9000Ω 90000Ω B.90000Ω 9500Ω
C.9500Ω 9000Ω D.9500Ω 90000Ω
【答案】D
【解答】解:AB、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即表头满偏时,两点之间的电压为10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U1=Ig(Rg+R1),
代入数据得:R1=9500Ω,故AB错误;
CD、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即表头满偏时,两点之间的电压为100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U2=Ig(Rg+R1+R2),
代入数据得:R2=90000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7.(2024秋 北辰区校级期中)有一灵敏电流表,其表头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0.1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表头并联一个2.5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0.5A的电流表
B.将表头串联一个14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 15V的电压表
C.把它改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测量某电压时读数为1.0V,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0.1A
D.将表头改装为一个0~3A的电流表后,其示数为1.5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也是1.5A
【答案】A
【解答】解:A、将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若需要改装成0~0.5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的电阻阻值为,故A正确;
B、将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若需要改装成0 15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的电阻阻值为,故B错误;
C、把它改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测量某电压时读数为1.0V,指针偏转为满偏的;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满偏电流的,则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故C错误;
D、将表头改装为一个0~3A的电流表后,其示数为1.5A时,指针偏转为满偏的;流过表头的电流是I′,故D错误。
故选:A。
(多选)38.(2024秋 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内阻为5Ω;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接线柱1、2测电流1、3测电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1.8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1.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9V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1V
【答案】AD
【解答】解:AB、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根据并联电路规律可知,
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I=IA3IA=3×0.6A=1.8A,故A正确,B错误;
CD、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改装为电压表,电路最大电流为I=1.8A,
此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U=IARA+IR2=0.6×5V+1.8×5×2V=21V,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39.(2024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大量程电压表、电流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表G和变阻箱R改装而成。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Ig=300mA,内阻为Rg=10Ω,变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甲,R0=5Ω
B.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乙,R0=10Ω
C.改装为15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甲,R0=20Ω
D.改装为15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乙,R0=40Ω
【答案】D
【解答】解:AB.根据电表改装的知识可知,将灵敏电流计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电阻,选择图甲,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R0=10Ω,故AB错误;
CD.根据电表改装的知识可知,将灵敏电流计改装为15V量程的电压表,需串联一个电阻,选择图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IgRg+IgR0=U
解得:R0=40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0.(2024秋 应县校级期中)将一个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则需要(  )
A.串联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阻值约为0.5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
【答案】C
【解答】解:把电流表改装成0.6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分流电阻阻值为:R0.5Ω;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1.(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期中)从电路的角度看,电流计就相当于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一般电流计的内阻约为几百欧到2千欧,满偏电流很小,不过几十微安到几百微安,能够承担的电压一般小于几百毫伏,所以不能直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流和电压。要想用电流计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需要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或电压表,下面两图是改装后的电表的电路图,对两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a)图是电压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B.(a)图是电流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C.(b)图是电压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D.(b)图是电流表,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较大
【答案】C
【解答】解:AB、由图可知,(a)图电流计与分流电阻并联,为电流表,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为:
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分流电阻R较大,电流表量程较小,故AB错误;
CD、由图可知,(a)图电流计与分压电阻串联,为电压表,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
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分压电阻R较大,电压表量程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2.(2024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Ig=3mA,内阻为Rg=10Ω,变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为3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甲,R0=1000Ω
B.改装为3V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乙,R0=990Ω
C.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甲,R0=5Ω
D.改装为0.6A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乙,R0=10Ω
【答案】B
【解答】解:AB、改装为3V量程的电压表,应该选择图乙,串联一个大电阻,起到分压的作用,分压电阻的阻值为,代入数值可得R=990Ω;故A 错误;B正确;
CD、由题意知,改装成0.6A的电流表,应该选择图甲,并联一个小电阻,起到分流的作用,根据并联电路的关系可知,分流电阻的阻值为,代入数值可得R=0.05Ω,故CD错误。
故选:B。
43.(2024秋 北辰区校级期中)如图甲、乙两个电路,是利用一个灵敏电流表G(500μA,200Ω)和一个电阻箱R改装成电压表或电流表,若电压表量程为3V,电流表量程为3mA,则(  )
A.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
B.甲表中R=50Ω,乙表中R=5800Ω
C.若使用中发现甲表的示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则可适当增大电阻箱R的阻值
D.若使用中发现乙表的示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则可适当增大电阻箱R的阻值
【答案】C
【解答】解:A、由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特点,可知甲是通过并联改装为电流表,乙是通过串联改装成电压表,故A错误;
B、由甲、乙两表对应的量程,可知甲中并联总电流的表达式为:;乙中串联总电压为:U=IgRg+IgR乙;解得:R甲=40Ω,R乙=5800Ω,故B错误;
C、若测量值比准确值小,应调整电阻箱,使通过灵敏电流表的电流变大,甲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表达式为:,即将甲中的电阻箱阻值调大,故C正确;
D、若测量值比准确值小,应调整电阻箱,使通过灵敏电流表的电流变大,乙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表达式为:,即将乙中的电阻箱阻值调小,故D错误。
故选:C。
44.(2024秋 高邮市期中)如图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为甲和乙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压表,R越小量程越大
B.甲表是电流表,R越小量程越大
C.乙表是电压表,ab对应量程较大
D.乙表是欧姆表,ac对应倍率较大
【答案】B
【解答】解:ABD.电流表的改装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故改装后甲表是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故改装后乙表是电压表,改装为电流表后量程为,R越小量程越大,欧姆表内部要连接电源,甲、乙不可能是欧姆表,故AD错误,B正确。
C.乙为表头与电阻串联,为大量程电压表,量程为U=(Rg+R)Ig,串联的电阻越大,量程越大,故C错误;
故选:B。
45.(2024秋 杭州期中)以下是来源于物理课本的一些插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端带负电
B.图乙中将A、B两板错开些,静电计的张角变小
C.图丙显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图丁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
【答案】D
【解答】解:A、由感应起电的特点可知,a端靠近右侧的负电荷,由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a端带正电,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电容与电源断开,其储存的电荷量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可知,在正对面积变小时,电容变小,结合电容定义式,可知电容两端的电压增大;由静电计特点可知,电容两端电压越大,其张角越大,故B错误;
C、由丙图可知,随着温度增大,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更靠近U轴,即电阻变大,故C错误;
D、由改装表的量程表达式,可判断随着电阻值变小,量程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46.(2025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小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之后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指针的偏角大于V2指针的偏角
B.A1指针的偏角小于A2指针的偏角
C.V1的读数大于V2的读数,A1的读数小于A2的读数
D.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V1与V2的读数之和,通过的电流小于A1的读数
【答案】D
【解答】解:A.电压表是用灵敏电流计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改装而成的,而两个电压表串联,可知通过电压表的表头的电流相等,指针偏角相同,故A错误;
B.电流表是用灵敏电流计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改装而成,由于两电流表串联,故电流表示数相等,但电流表A1的量程小于A2的量程,即A1分度值小于A2的分度值,所以A1指针的偏角大于A2指针的偏角,故B错误;
C.由A选项分析可知,两电压表指针指针偏角相同,但由于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可知V1的读数大于V2的读数;由于两电流表串联,故电流表的读数相同,故C错误;
D.图中可知,两电压表串联再与R并联,故R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和;由串并联关系可知,A1电流大小,等于通过R的电流与通过两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通过R电流小于A1的读数,故D正确。
故选:D。
47.(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某同学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图中的电流表A,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的改装。已知电流表A的内阻RA=0.4Ω,R1=RA,R2=7RA。关于改装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为3.0V
B.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为1.5V
C.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为0.5A
D.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为2.0A
【答案】A
【解答】解:AB.根据电压表改装原理,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电压表量程为
代入题中数据解得
U=3.0V
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量程为
代入题中数据解得
I=1.0A
故CD错误。
故选:A。
48.(2024秋 武汉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V。表头的内阻为Rg,与表头串联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为R1和R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BD、由电路图可知AB间的最大量程为10V,AC间的最大量程为100V,故当最大量程时,BC间的分压为100V﹣10V=90V;
由串联分压特点可知:,故B正确,D错误;
AC、由于由于表头的电阻、量程未知,无法判断表头电阻、R1的阻值、R2的阻值的关系,故AC错误。
故选:B。
49.(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接法连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答案】A
【解答】解:AB.由图可知,两改装后的电流表并联,其两端的电压相等,改装后的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可知电流表A1的内阻小于A2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比电流表A2的示数大;由于两电流表的表头相同,表头内阻相同,因此通过两表头的电流相同,表头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可知,改装后的两电压表串联,表头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根据欧姆定律U=IR可知,电压表V1两端电压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故CD错误。
故选:A。
(多选)50.(2024秋 南充期中)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图所示接法连入电路,则(  )
A.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2的读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答案】AD
【解答】解:A、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电流表A2的量程,故电流表A1的电阻值小于电流表A2的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电阻小的支路电流大,故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故A正确;
B、两个电流表的表头是并联关系,电压相同,故偏转角度相等,故B错误;
CD、两个电压表串联,电流相等,偏转角度相同,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故电压表V1的读数大于电压表V2的读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多选)51.(2024秋 黄埔区校级期中)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A1的量程大于的量程A2的量程,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  )
A.A1的读数比A2的读数大
B.V1读数比V2读数大
C.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小
D.V1指针偏转角度比V2指针偏转角度小
【答案】BC
【解答】解:AC.改装成两个电流表时,并联了不同的电阻,而两电流表又是串联关系,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读数相同;量程大的电流表,并联的电阻较小,并联的电阻所分的电流更多,表头分的电流更少,即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小,故A错误,C正确;
B.电压表V1、V2是相同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串联时流过表头的电流相同,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所以,V1读数比V2读数大,故B正确;
D.两个电压表串联关系,则通过两个电压表的电流相等,即通过两表头的电流也相等,所以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52.(2024秋 青岛期中)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A)和电流表A2(0~0.6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和A2的内阻之比为5:1
B.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4A
D.A1的读数为2A时,干路的电流为2.4A
【答案】BD
【解答】解:A、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为R,所以A1和A2的内阻之比为,故A错误;
B、两个电流表是并联的,且电流计和电阻并联改装成电流表,所以加在两个电流计两端的电压相等,则通过两个电流计的电流是相等的,所以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故B正确;
CD、两个电流表的量程之比是3:0.6=5:1,所以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2A;A1的读数为2A时,通过A2的电流是0.4A,则干路的电流2A+0.4A=2.4A,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53.(2024秋 淮阴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到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
A.电压表示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B.电压表示数大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C.电压表示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D.电压表示数等于R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x的实际电流
【答案】B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实验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的示数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电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已知表头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电阻R1=R2=R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2Ig
B.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2Ig
C.当R1的阻值增加时,A、B间量程变大
D.当R2的阻值增加时,A、B间量程变大
【答案】D
【解答】解:ACD.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有
I1=Ig
解得
I1=3Ig
当R1增加时,A、B间量程变小;当R2增加时,A、B间量程变大,故AC错误,D正确;
B.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
I2=Ig
解得
I2Ig
故B错误。
故选:D。
55.(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用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改装成的量程更大的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改装成了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B.改装成了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改装成了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答案】A
【解答】解:A、改装成了电流表,R增大时电流表量程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给电流计串联一个分压电阻,串联电阻越大,电压表量程越大,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计与电阻R并联,改装后电压表量程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56.(2024秋 江阴市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电阻箱组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乙表是电压表
B.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
C.在甲图中,R增大时量程增大
D.在乙图中,R增大时量程减小
【答案】A
【解答】解:AB.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要需要并联一个小电阻;甲表是G与R并联,R起到分流作用,所以甲表是电流表,乙表是G与R串联,R起到分压作用,所以乙表是电压表,故A正确,B错误;
CD.设G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
甲图中,通过电阻R的电流
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
当电阻R增大时,电流表的量程减小;
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UR=IgR
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U=Ug+UR=IgRg+IgR
当电阻R增大时,电压表的量程增大,故CD错误。
故选:A。
57.(2024秋 北辰区期中)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3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旁(  )
A.并联一个阻值为2700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阻值为2700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阻值约为0.3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阻值约为0.3Ω的电阻
【答案】B
【解答】解: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因此将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300Ω,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阻,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8.(2024秋 顺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小量程电流计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电路改装成了一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
B.乙电路改装成了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R增大时,甲表量程也增大
D.R增大时,乙表量程也增大
【答案】C
【解答】解:AC、灵敏电流计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可以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所以甲表是电流表,当电阻变大时,甲表中变阻器分流减小,则量程减小,故A正确,C错误;
BD、灵敏电流计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可以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所以乙表是电压表,当电阻变大时,乙表中变阻器的分压增大,则量程增大,故B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59.(2024秋 沈阳期中)如图所示,双量程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由表头和定值电阻R1、R2组成,表头的满偏电流I电=2mA。内阻Rg=100Ω,定值电阻R1=20Ω,R2=30Ω。则A接线柱对应的量程为(  )
A.4mA B.6mA C.13mA D.15mA
【答案】D
【解答】解:接中间接线柱时,量程较大,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有:Ig(Rg+R2)=(IA﹣Ig)R1
解得:I2A=0.015A=15mA,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0.(2024秋 东城区校级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的改装,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图中的电流表A。已知电流表A的内阻RA=0.4Ω,R1=RA,R2=7RA。关于改装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0.5A
B.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3.0V
C.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2.0A
D.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1.5V
【答案】B
【解答】解:AC、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故AC错误;
BD、根据电压表改装原理,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U=IgRA+IR2=0.5×0.4V+1×7×0.4V=3.0V,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