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安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安徽)

资源简介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一阶 基础训练
1.(2025长沙)“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掉颚”,诗中影响果实品质的生态因素是( )
A. 氧气 B. 光照 C. 水分 D. 土壤
2.(2025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下图为河北博物院珍藏的文物——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该文物造型是一只威猛的虎咬着一只鹿,呈现出虎与鹿之间的关系是( )
第2题图
A. 寄生 B. 捕食 C. 竞争 D. 共生
3.(2025湖南)梭梭的根系连成片可阻挡风沙,减缓沙丘的流动。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
4.(2025龙东地区)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5.(2025山西)下图为汾河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第5题图
A. 黑鹳 B. 水草 C. 鱼 D. 虾
6. 新考法 演绎推理 沙漠气候干旱,水分极少。下列最可能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是( )
A. B.
C. D.
7.(2025蚌埠模拟改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行为会影响生态环境。下列各种做法中,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 栽培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 B. 长期使用含磷的洗衣粉洗衣服
C. 焚烧垃圾保持小区的卫生 D. 入境时随身携带外国产的水果
8.(2025湖北)研究人员在制作某种蛇(甲)标本时发现其消化道中存在某种植物(乙)的种子。已知蛇是严格的肉食性动物,某种啮齿类动物(丙)进食时会暂时将植物种子存于嘴巴两侧的颊囊中。据此推断,这三种生物可能存在的食物关系是( )
A. 甲 乙 丙 B. 乙 甲 丙
C. 丙 乙 甲 D. 乙 丙 甲
9.[分析并解读实验数据]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区域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平均空气湿度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10.(2025北京顺义区)红树林是全球濒危动物勺嘴鹬迁徙途中的“能量补给站”之一。下图表示红树林中的部分食物网,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勺嘴鹬是生产者
B. 其中的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C. 其中包含4条食物链
D. 该食物网完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 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丘陵、盆地、河谷和平原等多种地貌,风景秀美,自然资源丰富。如图是小安绘制的该地区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生理作用,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 甲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 乙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②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碳氧平衡
D. 该图可以表示能量的循环流动
12.[跨学科实践]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黑藻、金鱼、塘泥和河水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图
(1) 同学们选用透明玻璃瓶的原因是该生态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在铺好塘泥并倒入河水的瓶内加入了金鱼和黑藻等,从结构层次的角度来看,黑藻与金鱼的差别是金鱼具有_______这一结构层次。黑藻用种子繁殖,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_植物。
(3) 该生态瓶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中的消费者是_______。
(4) 温度传感器可检测瓶内的温度,由于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可及时调节温度,从而延长瓶内生物的存活时间。
二阶 综合提升
13.(2025聊城改编)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的农药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3题图
A.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甲 乙 丙 丁
B. 甲的生物数量最多
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甲
D. 丁的细胞结构含有叶绿体
14.(2025河北)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甲虫取食马铃薯植株的叶片和嫩茎,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是马铃薯毁灭性害虫,防治难度大。下图为防治过程中马铃薯田能量流动部分过程示意图。
第14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马铃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这些有机物不仅供自身需要,还能作为动物的食物来源,马铃薯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填“生产者” 或“消费者”)。
(2) 马铃薯甲虫取食马铃薯叶片,叶片中的_______和能量流入马铃薯甲虫体内。马铃薯甲虫获得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随遗体、遗物等流向分解者,作为分解者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胡蜂和盲蝽以马铃薯甲虫的卵及幼虫为食。经安全评估,农业技术人员将胡蜂和盲蝽适当引入马铃薯田,用于马铃薯甲虫防治。写出该农田中防治马铃薯甲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措施类开放性]上述措施通过科学调控生物因素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再提出一条通过调控非生物因素提高产量的生产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5成都)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对生物圈具有重要的作用,若森林中的树木被乱砍滥伐,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为研究砍伐树木对某森林的影响,研究人员绘制了该森林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并对砍伐前后云猫和松鼠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15题图
动物 每平方千米的动物数量/只
砍伐前 砍伐后
1年 2年 4年
云猫 1 0 0 0
松鼠 15 23 100 17
(1) 图中只包含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图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___关系形成食物网,请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森林被砍伐前,云猫数量最少,是因为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_______的特点。
(2) [分析并解读实验数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砍伐后的4年内,该森林中松鼠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_______,松鼠数量先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表中数据和图示分析,乱砍滥伐树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三阶 大单元整合
1.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长河,编织出我国大地最基础的脉络。如今在它们的源头青藏高原腹地,我国设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它的成立意义非凡,如图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图
(1) 三江源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后,降水量增加,干涸湖泊逐步恢复,鱼类和湿地鸟类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
(4) 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建立国家公园来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
拓展
(5) 新考法 分级赋分 建立国家公园这一措施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特别是使得雪豹数量增加,请分析雪豹数量的增加对该公园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025南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阳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
春日,白河湿地公园焕发活力:河畔红月季绽放,河面水鸟掠波,河底水草摇曳,绿藻间虾蟹穿梭……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图景。
南阳市通过大规模造林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1 4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森林蓄积量4 083万立方米,造林总量连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
(1) 在白河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红月季、河底水草、绿藻等能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水鸟、虾蟹等动物属于___________,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河底水草与绿藻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它们共同争夺阳光、水分等资源。
(3) 若观察到“虾 鱼 水鸟”这条捕食关系,要构成食物链,还需要补充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4) 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缓解温室效应。因此,我们要善待植物,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5)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 南阳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跻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一阶 基础训练
1. B 2. B 3. A 4. D 5. B 6. D 7. A 8. D 9. D 10. C 11. B
12. (1)太阳能(或光能) (2)系统 被子 (3)金鱼 (4)有一定限度的
二阶 综合提升
13. D
14. (1)太阳 生产者 (2)物质 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或腐生性微生物;大多数细菌和真菌) (3)马铃薯→马铃薯甲虫→胡蜂(或马铃薯→马铃薯甲虫→盲蝽) (4)合理灌溉(或中耕松土;地膜覆盖等,合理即可)
15. (1)分解者 吃与被吃(或捕食和取食) 植物→昆虫→树鼩→云猫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减少 松鼠的天敌云猫因失去栖息地而灭绝 (3)破坏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导致生物数量和种类发生改变,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态平衡(合理即可)
三阶 大单元整合
1. (1)环境影响生物 (2)7 绿色植物→雪鸡→鹰(或绿色植物→高原兔→鹰) (3)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太阳(或太阳能) (4)就地保护
(5)
分值 作答特征 典型作答
2分 在答出雪豹数量增加对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基础上,能够阐明该变化对该国家公园的意义 雪豹数量增加确保了雪豹种类不会濒临灭绝,从而保护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了公园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维持公园内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分 仅答出雪豹数量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雪豹数量增加确保了雪豹种类不会濒临灭绝,从而保护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0分 未作答或作答不合理 —
2. (1)消费者 (2)竞争 (3)生产者(或植物) (4)光合 (5)自我调节 (6)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